风湿免疫科患者常用改善病情抗风湿药特点介绍:

(如有风湿免疫性疾病,建议您在专业科室就诊,遵医嘱服药!)

甲氨蝶呤片(2.5mg)

甲氨蝶呤具有抗炎抗风湿的作用,每周口服1次,每次7.5~20mg。治疗一般4~6周起效,疗程至少半年。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腹泻、脱发、皮疹、肝损害等,停药后多能恢复。使用甲氨蝶呤24h后补充小剂量叶酸可缓解或预防甲氨蝶呤的*副作用。用药期间应定期查血常规和肝肾功能,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来氟米特片(10mg)

来氟米特为新型免疫抑制剂,单药治疗效果等同于甲氨蝶呤。每天1次,每次10~20mg,口服。主要不良反应有腹泻、瘙痒、肝酶增高、皮疹、脱发和白细胞下降等。服药期间应定期查血常规和肝肾功能。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羟氯喹片(0.1g/0.2g)

羟氯喹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面部皮疹疗效好,也作为类风湿关节炎的联合用药。每天2次,每次mg,与食物同服或饮用牛奶。起效缓慢,服用后2~3个月见效。不良反应较少,但长期用药可出现视物盲点、视野缺损、视网膜病变,故用药前和开始用药后每6~12个月应行眼底和视野检查。

雷公藤多苷片(10mg)

雷公藤是中药提取物,对缓解关节肿痛效果较好,每次20mg,每天3次,饭后口服。主要不良反应是性腺抑制,导致男性不育和女性闭经。一般不用于育龄期患者。其他不良反应包括皮疹、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血细胞减少等。孕妇禁用。

柳氮磺吡啶肠溶片(0.5g)

柳氮磺吡啶是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 用药,也用作类风湿关节炎的联合用药。每次1.0g,每天2次口服,服药期间多饮水,从小剂量起始可以减轻药物不良反应。一般4~8周后起效。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过敏反应、肝和肾功能损害、胃肠道反应等。对磺胺过敏者、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定期查血常规和肝、肾功能。

沙利度胺片(25mg)

沙利度胺可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的二线治疗,起始剂量为每天50mg,治疗剂量在每天50~mg。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头晕、恶心、嗜睡、皮疹和便秘,多数轻微可耐受、停药后消退。用药期间禁止驾车或操纵机器,如果使用过程中出现手脚面部麻木,应停药就诊。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白芍总苷胶囊(0.3g)

白芍总苷是植物制剂,具有明显的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每次mg,每日2~3次,对减轻关节肿痛有效。副作用小,常见不良反应是大便性状改变如大便变软或变稀、大便次数增多以及轻度腹痛、纳差等,多可自行缓解。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了解更多疾病知识,请长按







































治白癜风杭州哪家医院好
白癜风发病原因有哪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shaoa.com/bsgx/22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