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白露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澎湃在
< 今日6点17分 我们迎来了昼夜温差最大的节气 白露 白露为八月节。《诗经》中的名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蒹葭就是芦苇。苇丛拂晨光极目苍凉,清露凝雪莹遍地残芳。芦荻无花秋水长,淡云微雨似潇湘,秋容憔悴。那伊人在哪里呢?雨菲烟蒙中,秋波阻隔,只闻秋风吟。“白露为霜”的霜,非霜降之霜,霜降为霜之冰晶,而白露之“霜”不过是气温骤降,清露因沉浊而变奶白,感伤形容而已。 “白露”是反映自然界气温变化的节令。露是“白露”节气后特有的一种自然现象。此时的天气,正如《礼记》中所云的:“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 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对“白露”的诠释——“水土湿气凝而为露,秋属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气始寒也”。古人在《孝纬经》中也云:“处暑后十五日为白露”,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 其实,气象学表明:节气至此,由于天气逐渐转凉,白昼阳光尚热,然太阳一归山,气温便很快下降,至夜间空气中的水汽便遇冷凝结成细小的水滴,非常密集地附着在花草树木的绿色茎叶或花瓣上,呈白色,尤其是经早晨的太阳光照射,看上去更加晶莹剔透、洁白无瑕,煞是惹人喜爱,因而得“白露”美名。 白露·天气 暑气渐消,天气转凉 白露前后,北方地区夏日残留的暑气逐渐消失,天气渐渐转凉。中国天气网分析师邵鹏介绍,常年“白露”节气期间,我国北方会受到频繁冷空气的打扰,将北方大部地区带入真正意义上的秋天。夏季风被冬季风代替,北方地区早晚气温下降较快,昼夜温差加大。 白露节气到来代表日夜温差将进一步增大,秋燥也更加明显,鼻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及胃肠道疾病容易发生。 若夜间寒气内侵,也可引起关节疼痛。 白露·搓耳 白露时节常搓搓耳朵补养肾气,也是很好的养生方法。耳为肾之窍,传统中医认为“五脏六腑,十二经脉有络于耳”,因此,平时坚持搓耳、捏耳,就可强健身体。每日早、晚各1次,搓后顿有神志。 白露·食俗 白露茶 “白露”前后采的茶 经过了春日的滋养 耐过了夏日的酷暑 褪去了春茶的苦和夏茶的涩 更加甘醇浓厚、清香馥郁 乃是茶中之上品 鳗鱼 “白露鳗鲡霜降蟹” “白露”时节的鳗鱼最是肥美 其口感鲜嫩,入口回甘 是品尝的最佳时节 此时苏州人喜食“鳗鱼熬萝卜” 鳗鱼营养丰富 白萝卜消谷和中 二者相配 可谓相得益彰 龙眼 福州人有食龙眼的习俗 龙眼果肉鲜甜、剔透 光看样貌就暗合白露之“白” “白露”时节的龙眼 个大味甜、口感极好 剥壳后浸泡在稀粥或米汤之内 养血安神又不宜上火 “十样白” 温州一带有吃“十样白”的民俗 所谓“十样白” 是将白芍、白芨、白莲子、白山药等 十样名字带“白”的中药材煲汤 主料则选择猪蹄、 乌骨鸡之类的滋补之物 既具时令特色 又能滋养身体 白露·出游 “飒飒秋风至,袅袅炊烟香。” “白露”节气 微凉的秋风吹来了秋季最美的颜色 四处金*斑驳 是出游赏景的好时节 白露·诗词 “ 玉阶怨 作者:唐·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 初秋时节 清晨的露水浸润了月下的玉阶 罗袜沾湿,生出凉意 水晶帘动、月色如许 这是“白露”时节独有的情韵 白露 作者:唐·杜甫 白露团甘子,清晨散马蹄。 圃开连石树,船渡入江溪。 ” “白露”的清晨 诗人纵马于江堤之上 感受秋高气爽的怡然情致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白露”过后 中秋将至 虽说是可以“千里共婵娟” 但或许只有故乡的月最明 你有多久没有回家了 家中的至亲 正盼着离乡的游子早日归来 如果你有空 记得回家看看 白露, 一个从名字到灵*, 都无限诗意的节气。 红衣落尽暗香残, 叶上秋光白露寒。 在风轻云淡中诠释这秋日的美好, 让我们的心灵, 从夏日的浮躁桎梏中重新复苏, 将一切的憧憬都注入秋的丰腴和成熟。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秋已重,请添衣, 愿秋日静好,收获满满。 来源:石家庄日报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shaoa.com/bscl/13013.html
- 上一篇文章: 饿得快,吃得多,中医名方解决脾虚问题不反
- 下一篇文章: 大家都是如何祛斑的雀斑的祛除方法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