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一方张锡纯变通应用白虎加人参汤
张锡纯先生是清末民初医学巨匠、中西汇通派医家的代表人物,著作《医学衷中参西录》以其较高的临床实用性而备受医界推崇,对中医组方、中药性能、基础理论及临床贡献巨大。张锡纯先生擅长用石膏治疗外感热病,对石膏之性能反复阐发,并以石膏为主药,创制了清解汤、凉解汤、寒解汤、石膏阿司匹林汤等方剂,对经方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随证变通化裁,以之治疗外感热病。1张锡纯对石膏功效特点的认识 1.1石膏入药为生石膏,内服尤其不可煅用 《医学衷中参西录》“石膏解”说:“《本经》谓其微寒,则性非大寒可知;且谓其宜于产乳,其性尤纯良可知。医者误认为大寒而煅用之,则宣散之性变为收敛,用至一两即足伤人,是变金丹为鸩*也。”生石膏的基本成分是天然二水石膏(CaSO4·2H2O),经过煅制后成为煅石膏,即半水石膏(2CaSO4·H2O),性质即不相同,由“宣散之性变为收敛”,已无清热作用。张锡纯先生又以煅石膏点豆腐取类比象,深戒石膏不可煅用。如今全国中药材管理均已规范,处方“石膏”均给予生石膏饮片,这个问题已经解决了。 1.2石膏退热应大剂量使用 《医学衷中参西录》“石膏解”说:“夫石膏之质甚重,七八钱不过一大撮耳。以微寒之药,欲用一大撮扑灭寒温燎原之热,又何能有大效。是以愚用生石膏以治外感实热,轻症亦必用至两许;若实热炽盛,又恒重用至四五两,或七八两,或单用,或与他药同用。”药理研究结果提示,石膏退热主要靠钙离子,CaSO4是难溶于水的化合物,因此解离的钙离子多少与药量关系较大,是以生石膏退热用量宜大。考《医学衷中参西录》方剂篇各方石膏用量,清解汤、和解汤石膏用六钱,合今18g;凉解汤、寒解汤石膏用一两,合今30g;石膏阿司匹林汤、石膏粳米汤石膏用二两,合今60g;仙露汤、镇逆白虎汤、白虎加人参以山药代粳米汤,石膏用三两,合今90g,此三方在医案篇中应用较多,实际在医案中石膏常用量四两(g)者较多。综合来看,凡表未解而已传里化热者,用石膏配合薄荷、连翘、蝉蜕等药清里热兼解表时,石膏用量在一两(30g)左右;里热已成而病情不重时,或体质较实,石膏用二两(60g);如里热炽盛,病情较重,体质较实者,石膏用量应在三两到四两(90~g)。 1.3石膏配粳米 石膏清热的代表方是白虎汤,方中石膏配伍了粳米,姜宗瑞先生从石膏与粳米的配伍角度较好地阐释了石膏的清热机制。他在《经方杂谈》中说:20世纪90年代,农村仍饮用浅井水,味苦涩。因水中多含钙镁等矿物质,烧水的铝壶数月便结一层厚厚的“水锈”。一次,烧水的壶漏了,只能用做饭的铝锅烧水,半月的时间,锅内也结了一层“水锈”,后此锅煮稀饭,不料饭熟之后,“水锈”全都混入饭中。因悟谷米(做饭用小米,白虎汤用粳米,同类)可使“水锈”溶解。由此想到了白虎汤中石膏主要成分为 钙,微溶于水,用粳米同煎,石膏能被更好地吸收利用。粳米不仅可以护胃、养胃,还有促进石膏吸收利用的作用,是白虎汤中不可缺少的一味。 1.4石膏配人参 伤寒定例,汗、吐、下后,用白虎汤者加人参,渴者用白虎汤亦加人参。张锡纯先生临证品验,“其人年过五旬,或壮年劳心劳力之余,或其人素有内伤,或禀赋虚弱,用白虎汤时,亦宜加人参”。加用人参后,帮助石膏化解内热、益气生津,使药力盘旋于上焦,能使深部的邪热息息托出。人参与石膏相得益彰,所用石膏量不必大,而退热之力则大大增强。同时,对于伏气化热所致温病,或外感之热内迫所致女子下血、痢疾等症,皆用白虎加人参汤化裁,益其气而清其热,以拔除病根。张锡纯先生特意提示,人参用*参即可,辽人参性热不宜用,所以今天用白虎加人参汤,不需要用红参、生晒参、高丽参等价昂之品,*参即足以胜任,也是十分经济实惠的。 1.5水煎服退热力量不够时,研细末吞服 由于各人体质不同,疾病性质差异,个别情况,辨证无误,而药效不满意时,应想到病重药轻,故而应加重药量,重用之法有两种,一是煎汤数碗,分数次饮下,使药力接续;二是将石膏研为细末,药汁冲服,或生梨片蘸石膏细末进食;逐渐品验多加。张锡纯先生常用吞服生石膏细末治疗大热兼呕吐者,或兼大便不通者。“生石膏若服其研细之末,其退热之力一钱可抵煎汤者半两。若以之通大便,一钱可抵煎汤者一两”,不仅疗效提高,也节约药物,值得学习。 1.6配合轻清之药,使邪热表散 外感寒温之病,逐邪出表为 选择,所谓“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方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但凡外感邪气,能够从原路逐出,则对机体影响较小而易趋康复。张锡纯先生特别重视对于热已传里而表尚未解者,配伍辛凉轻清之品,解表的同时可以使内热酿汗由表而散。所配之药常用者为薄荷、蝉蜕、连翘、白茅根。薄荷是温病宜汗解之要药,薄荷气味近于 ,最善透窍;其力内至脏腑筋骨,外至腠理皮毛,皆能透达,故能治温病中之筋骨作痛者。蝉蜕性微凉味淡,原非辛散之品,而能发汗者,因其以皮达皮也,身弱不任发表者,用之 。连翘味淡微苦,性凉,具升浮宣散之力,流通气血,治十二经血凝气聚,为疮家要药;能透表解肌,清热逐风,为治疗风热要药;性能托*外出,又为发表疹瘾要药;用至一两必能出汗,且其发汗之力甚柔和,又甚绵长,如此既使退热彻底,又能防过汗伤正。白茅根最善透发脏腑郁热,托痘疹之*外出,善利小便淋涩作痛;利尿出汗两擅其能;特别是肾先虚弱的温病患者,郁热侵犯肾经,可用白茅根使热透出,是伏气温病要药。总之,外感病已经化热入里,但尚未至腑实、未至动血,都应当尽量存一分达热出表使其由汗而解的心思。《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清解汤、凉解汤、寒解汤都是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所创方剂。方中用石膏清热,这些轻清之药可以引药力达表,使汗液透发,汗出热解,而又不过汗伤正。 2变通白虎加人参汤用药规律2.1玄参、生地*、白芍代知母 白虎汤的退热功效在于石膏、知母这一药对,石膏解热迅速但不持久,知母解热作用缓慢却持久,正好相须为用。张锡纯先生应用白虎汤或白虎加人参汤时又常常根据病机变通,使更符合病机。或以玄参代知母,产后寒温证用之;或以芍药代知母,寒温兼下痢者用之;或以生地*代知母,寒温兼阴虚者用之。 2.2生山药代粳米 山药与粳米同属谷物,山药煎汁较黏稠,也可促进石膏吸收利用;粳米不过调和胃气,而山药兼能固摄下焦元气;使元气虚弱者,不致因服石膏、知母而作滑泻。且山药富含蛋白,最善滋阴,白虎汤得此,既去实火又清虚热,内伤外感,须臾同愈。 2.3煎服法 张锡纯先生大剂量用石膏时,特别强调:滋阴清火之药,务必药汁多煎方效。煎汤四五茶盅,徐徐温饮下,防其寒凉下侵,致大便滑泻,又欲其药力息息上达,升元气以生津液,饮完一剂,再煎一剂,使药力昼夜相继,数日火退舌润,其病自愈。以心中不觉寒凉,大便不致滑泻为度,服至汗出热退,脉静身凉即停服;热退不必尽剂。 3病案举例男,7岁,年初夏,随父母从美国回上海生活,因降温淋雨感冒,发热39℃。自服美国产解热镇痛药美林,出汗后热稍退,旋即体温又上升。电话问诊,建议服用白虎汤一次。并约好第二日来面诊。次日晨起体温37.8℃,刻诊患儿精神已转好,舌质红苔薄白,脉浮滑。摸其脊背,干燥无汗,摸额头仍有热感微微透出。大便偏干。腹诊柔软。尚有余热,炉焰虽熄,防其灰中有火。告知家属尚不能排除下午体温再度上升的可能。方用变通白虎加人参汤:生石膏60g(其中30g另包),生白芍15g,生山药15g,炙甘草15g,*参15g,薄荷6g,蝉蜕3g,连翘9g,白茅根15g。3剂,水煎服。 此为白虎加人参汤,用白芍代知母,山药代粳米;加用薄荷开表,因为后背摸上去干燥,以防表闭不开。蝉蜕以皮达皮,使药力外达肤表,热邪可随汗而解。连翘使汗出柔和而绵长,不留余邪;白茅根出汗利小便,配芍药使内热由小便而去。 嘱咐家属注意观察,如下午体温不升高,即只用生石膏30g;如体温升高,即把另包的生石膏全部加入一起煎药;如体温升高,而身无汗,可先服美林一次,5min后开始出汗,马上喝药。服药时如同喝茶,一口一口慢慢喝。mL药液15min内喝完即可。体温持续升高时,每2h服药一次,当天服3次;体温不升即4h服药一次,当天服2次。切记:体温升高要看孩子有汗无汗,有汗直接喝汤药,无汗要配合服用美林,出汗再服中药。 当日下午患儿体温又升高,且无汗。家长遵医嘱服用美林加中药,患儿全身湿润,体温缓缓下降,一夜安睡,晨起体温复常。短信联系之后,石膏减为30g,继服白虎汤一日,巩固疗效。 参考文献略 本文来源:山东中医杂志年3月第35卷第3期第-页。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仅用于学术交流,公众请在中医师的指导下使用相关处方。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北京白殿疯医院挂号 名白癜风医院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shaoa.com/bsyl/2468.html
- 上一篇文章: 海派中医文化科普专题弘扬海派中医文
- 下一篇文章: 中药的美,可以让你心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