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芍的栽培及田间管理技术
选地整地 栽种芍药的土地,必须通过3—4年白芍收成之后才干翻土,因此,栽种前整地必须精耕细作。前作收成后,选晴天不粘脚时,深翻30-40厘米,将土块耕细整平,并施入有机肥与三元复合肥40—60公斤。 栽培技术 栽种时开穴,行距40-45厘米,株距30厘米左右,穴深16-20厘米,每亩能够种-株,开穴后,每穴放芽1-2个,留主根2-3条,根部宜分叉斜种,芽向上,覆土与畦平,以芽在地下5厘米左右为宜,覆土操作应细致,土要细碎,不能用土块掩盖;土块掩盖的芽头不能与土壤紧密结合,通风强,芽头易受干旱及冻害,会推迟发芽甚至不发芽。 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芍药最怕草荒,尤其在栽后的第二年,因为株行距宽,每株发出的苗不多,杂草容易繁殖,若不及时除草,便会阻碍芍药成长。因此,栽种后麦苗萌生出土时,即应中耕除草,今后约隔一个月进行一次,必须到达土松、无草的要求。每次中耕,只能浅松表土3-5厘米,避免伤根,并留意勿将苗芽弄断,假如弄断,当年就不再萌生,影响成长。若规模化栽培,主张使用除草剂。 2、追肥:芍药当年栽种后,不必追肥。第二年与第三年追肥4次。 次在3月份中耕除草后,第二、第三次在5月-7月,每4次次在11-12月。第四年春季根据芍药成长状况能够追肥1-2次,每次追肥均应在株旁开穴或开环状浅沟施入,施后覆土,避免肥料丢失。主张追肥量为三元复合肥15—20公斤与生物有机肥。 3、灌溉排水:芍药较耐旱,但若久晴过干,对成长不利,故旱时仍须灌溉,芍药又怕积水,常因积水而引起病害,故应更留意排水。 4、摘蕾:在4月中旬现蕾时,选晴天将其花蕾悉数摘去,以利会集营养,促进根的成长,进步产值和质量。摘蕾不宜过迟。 5、间作:栽后1~2年内,植株成长缓慢,发棵小,为充分利用土地,可间作蔬菜、豆类、芝麻作物。 得了白癜风怎么办北京治疗白癜风大约花多少钱啊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shaoa.com/bsgx/2131.html
- 上一篇文章: 白芍品种分析
- 下一篇文章: 桑葚竟然是养发良品8道养发的药膳药粥方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