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红学家的穿凿附会,看老树白茶的真相小
本文是百家号“小陈茶事”原创文章,首发头条号,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小陈茶事《1》关于《红楼梦》里的“兼美”,身兼宝钗和黛玉之美的重孙媳中第一人——秦可卿,估计80%的男性读者是极粉她的。长得美貌,体格风流,有生活情趣,性格和善,这样的女子,在中国这种传统的男权社会里,恐怕是无人能抗拒她的魅力的。所以,贾宝玉在她屋子里歇中觉的时候,梦见了乌山云雨。然而红颜薄命,秦可卿最终被公公所污,又担心事败被婆婆和丈夫发现,在几重压力之下,自尽了。由于是12钗里第一个去世的人,秦可卿的死因,曹公在书里交待得极为详细,有图,有诗,有判词,还有脂砚的批注。然而,仍是有人对秦可卿的真正死因,存了疑,不停去探寻所谓的“秦可卿死亡真相”,鸡蛋里挑骨头,从各种野史外传里找灵感。终于,一位叫刘心武的学者,探寻到了所谓的“秦可卿死亡真相”!《2》刘先生提出的第一个论点,是置疑秦可卿的出身:如贾家这样的大族,娶媳妇一定是娶贵族之女,身份贵重的公候千金,比如王熙凤、比如王夫人、比如李纨。而秦可卿是营缮郎秦业的女儿,营缮郎其实相当于现在部级单位里面的一个科员。这样的身份地位,如何能成为贾府重孙媳中的第一人?不合常理!刘先生揭秘说,秦可卿的身份,并不是秦业的女儿这么简单。她其实是废太子胤礽的女儿,为保护她,假托是从孤儿院里抱出来,生下来就送给秦业抚养。长大后,贾府的人找到了她,为了保护她,把她娶进贾府。废太子的女儿,天皇贵胄,金枝玉叶,当一个公候府的重孙媳妇还当不得么?刘先生如此解读,果真是匪夷所思,令人拜服。然而,刘先生的天马行空,并不是表现在对秦可卿出身的研究,而是对秦可卿的死亡原因的新解。《3》《红楼梦》原著前80回本,讲得很清楚,秦可卿是“淫丧天香楼”,与公公私通后被婆婆发现,畏罪自杀,悬梁自尽的。但刘先生却说,你们如果这样理解秦可卿的死,那真是白读红楼了,难怪曹公要叹息:“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刘先生研究了大量的清初史料,得出结论,说废太子被圈禁多年,知道时日无多了,于是写信给女儿秦可卿,暗示她自我了断。至于这封信,刘先生说,是一张药方。大家还记得《红楼梦》第十二回里,秦可卿心病难治,冯紫英荐了个医生过来给她治病,那个医生写了个方子,说奶奶这病,过了冬天就好了。那个处方曹公明明白白写在书里:人参白术云苓熟地归身白芍川芎黄芪香附米醋柴胡怀山药真阿胶延胡索炙甘草建莲子红枣任哪个学中医的人看了,都会认为这是一个普通的“益气补脾和肝汤”。然而刘先生却用文人拆字法和寻找藏头诗的要诀,“破译”了这张普通的药方。《4》刘先生说,这张方子,不是普通药方,是一张催秦可卿自尽的“密信”。之所以称这药方是密信,是因为药方的前五味药,就是废太子的指令。人参和白术,代表废太子和废太子妃,也就是秦可卿的爹娘。云苓、熟地、归身,这三味药,把云和苓折开,就可以拆成一句暗语:人参白术云:您熟地归身!翻译成白话就是,你爸你妈告诉你,在熟悉的地方归天。被刘先生这么一解读,好好的一张治病救人的药方,立即变成了催命的夺命符,想想都恐怖。把秦可卿解读成太子的女儿,已经够有想象力的了。还能把一张药方解读成催人赴死的夺命函,更加的是脑洞大开,世所难及。曹公泉下有知,当哭笑不得。《5》其实如刘先生这般喜欢断章取义,喜欢附会的人,在茶界,真是比比皆是。例如前段在茶界闹得沸沸扬扬的“老树白茶”。在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的强大宣传阵势下,大家对白茶的认识,主要是以老为好,以老为尊。大多数人都认为,白茶越老,便越好。在这种大氛围下,老树白茶的概念应运而生。从策划“老树白茶”这一概念的营销高手的角度出发,不难理解,你们不是追老吗,我就给你们造一个老树概念。这些宣传中所谓的“老树白茶”,其实就是指30以上的白茶。这种年份的白茶,在福鼎并不少见,可以说,太姥山、磻溪、管阳、点头,每个产区都有许多30年以上的白茶树。其实,别说30年,60年以上的白茶树,在福鼎也比比皆是。《6》所以,福鼎茶农在宣传福鼎白茶的时候,压根儿没想过要提“老树白茶”的概念。因为人家遍地都是几十年树龄的老树。村姑陈在福鼎几个产区见到的老树白茶,树干粗壮得跟成年女性手臂一样,采下来的芽头饱满得跟杨柳青年画上的胖娃娃一样,制成的茶香得比任何国际大牌香水还变化无穷。对于福鼎茶农来说,老茶树是司空见惯的物种,家家户户都有,还有拿出来炫耀的必要么?就像一个渔民,天天吃大螃蟹,自然觉得没什么稀奇。但是一个内陆客,偶然吃到一次大螃蟹,惊为天人,自然就会掏手机出来拍照,发朋友圈炫耀。《7》老树白茶只是一次营销学上的成功炒作,并不是在某地发现的什么珍稀物种。还希望各位营销高手在宣传思路上另辟蹊径,别尽想着偷懒,硬搬普洱茶老树和武夷岩茶老丛的概念。毕竟一款好的白茶,跟海拔、土壤、技术有关系,但跟所谓的老树不老树真的搭不上太大的关系。以上图片、文字均归小陈茶事所有,未经允许媒体不许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到朋友圈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shaoa.com/bszz/15324.html
- 上一篇文章: 阳气不足百病生一个方子,把丢失的阳气补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