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话读医学源流论,谈古方加减
白癜风早期症状及治疗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214447.html医话 本周与您分享的医话是:读《医学源流论》,谈古方加减 关键词:徐灵胎;经方的加减;临床取神效的秘诀 近日读清代 医家徐灵胎《医学源流论·卷上》其中的“古方加减论”篇,读后顿觉热血沸腾,相关论述可谓入木三分!给后人无限启迪与训导! 1.《医学源流论》的作者1.1对徐灵胎的评价——一代宗师《医学源流论》的作者是一代宗师徐灵胎,从徐灵胎开始学医的五十年中,经徐灵胎批阅的书约千多卷,泛览的书约万余卷。据《苏州府志》记载,他穷经探《易经》,好读*、老与阴符家言。既益泛滥,凡星经、地志、九宫、音律、刀剑、技击、勾卒、嬴越之法,没有不通究的,而对于医更是深研。 徐灵胎认为读书要从源到流,上追灵素根源,下治汉唐支派。首先熟读《内经》、《本草》、《伤寒》、《金匮》等古医典,继而博览《千金要方》、《外台秘要》以下各书,取长补短,以广见识,然后多行临证,把书本知识与临床实践联系起来,这才不会落入窠臼,步入偏见。 笔者于年8月10日深夜于书房勤学斋,曾作诗一首,《咏徐灵胎》:“灵胎洄溪画眉泉,异禀聪慧通云端。两度皇召稀世荣,一生好古德艺全。”这首七言绝句诗,是笔者对一代医学宗师徐灵胎的评价。 1.2徐灵胎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成就“终日遑遑,总没有一时闲荡。严冬雪夜,拥被驼绵,直读到鸡声三唱。到夏月蚊多,还要隔帐停灯映末光。只今日,目暗神衰,还不肯把笔儿放轻”。这是清代名医徐灵胎自述生平精研医经典籍的词句。可见徐氏是何等的珍惜时间,包括抓紧时间读书,著述等等。值得后人学习和敬佩! 2读《医学源流论》,谈古方加减2.1观点一:必须要用经方——汉代以前的方 徐灵胎在《医学源流论·卷上·古方加减论》说“古人制方之义,微妙精详,不可思议。盖其审察病情,辨别经络,参考药性,斟酌轻重,其于所治之病,不爽毫发。故不必有奇品异术,而沉痼艰险之疾,投之辄有神效,此汉以前之方也。”从这段文字中不难看出徐灵胎是强烈推荐我们用汉以前的方剂,因为这些方剂“微妙精详,不可思议”,“沉痼艰险之疾,投之辄有神效。”而汉以前之方,即为经方也。 2.2观点二:古方(经方)必须依古法加减 徐灵胎在《医学源流论·卷上·古方加减论》说“如《伤寒论》中,治太阳病用桂枝汤,若见项背强者,则用桂枝加葛根汤;喘者,则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下后脉促胞满者,桂枝去白芍汤;更恶寒者,去白芍加附子汤,此犹以药为加减者也。若桂枝麻*各半汤,则以两方为加减矣。若发奔豚者用桂枝,为加桂枝汤,则又以药之轻重为加减矣。然一二味加减,虽不易本方之名,而必明着其加减之药。若桂枝汤倍用芍药而加饴糖,则又不名桂枝加饴糖汤,而为建中汤。其药虽同,而义已别,则立名亦异。”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经方的加减法(古法加减)在相关经典著作中,如《伤寒论》中,早已近乎全备,我们在临床上应按照相关经典条文,特别是经方方后的加减法,依古法加减,切不可随意加减。 2.3观点三:怒斥当时之庸医杀人! 徐灵胎在《医学源流论·卷上·古方加减论》说:“古法之严如此。后之医者,不识此义,而又欲托名用古,取古方中一二味,则即以某方目之。如用柴胡,则即曰小柴胡汤,不知小柴胡之力,全在人参也。用猪苓、泽泻,即曰五苓散,不知五苓之妙,专在桂枝也。去其要药,杂以他药,而仍以其方目之。用而不效,不知自咎,或则归咎于病,或则曰咎于药,以为古方不可治今病。嗟呼!即使果识其病而用古方,支离零乱,岂有效乎?遂相戒以为古方难用,不知全失古方精义,故与病毫无益,而反有害也。”徐灵胎在这段话中怒斥了当时之庸医的乱用经方,肆意加减的行为,并指出这样使用经方是“与病毫无益,而反有害也。” 2.4观点四:临床取神效的秘诀!——用经方或用经方以古法加减 徐灵胎在《医学源流论·卷上·古方加减论》说:“能识病情与古方合者,则全用之;有别症,则据古法加减之;如不尽合,则根据古方之法,将古方所用之药,而去取损益之。必使无一药之不对症,自然不倍于古人之法,而所投必有神效矣!”徐灵胎的这段话,明确的指出了临床取神效的秘诀——用经方(汉以前之方)或用经方依古法加减或遵循经方之法,“去取损益”(加减)。 END重磅!喜讯,喜讯!博士生导师何庆勇主任医师全国首批入室弟子招生 第九期《伤寒杂病论类方方证与疑难病治疗》系统培训班(内蒙古) 医案九十七:大柴胡汤治愈“动则大汗淋漓”反复发作10余年,加重1年案 医案九十六:重剂经方原方治愈失眠7月余案 何庆勇主任医师《伤寒论》传承弟子班第2次集训 何教授新书推介:名方·名医临证集 以上内容来源于何教授新书《白天临证,夜间读书——方证辨证解伤寒》更多精彩尽在书中。 “白夜”系列一 《方证辨证解伤寒》 “白夜”系列二 《经方治疗疑难病实录》 另有新书可以加购! 淘宝等各大平台均可购买! 何庆勇教授简介 何庆勇,字鹏伟。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仲景国医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中青年创新人才,全国中医药创新骨干人才,中国荣耀医者,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理事,北京市科技新星,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国家卫健委)。现工作于中国医院心内科。长年致力于仲景伤寒学说,笃尊汉唐古方,矢志于方证辨证,临证恒用经方或经方叠用而治今病,临证处方药味严格遵守《内经》“多则九之,少则二之”,临床处方平均药味仅3-6味,并且疗效显著。对运用《伤寒论》《金匮要略》《备急千金要方》等书的古方治疗临床疑难病症有较深的体会与丰富的经验,诊治患者遍及世界各地,多次获得年度患者满意奖。获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仲景国医临床精湛奖”,被北京、河南、南阳三地联合授予仲景国医十一大门人。兼任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金匮要略》课程授课老师,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青年委员会常委。何庆勇主任医师首次较系统的针对《伤寒论》提出了“类方—方证—主证”辨证新体系,针对《金匮要略》提出了“辨病—方证—主证”辨证体系,易学易懂易用,深受广大学员欢迎。 先后主持或参加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项目等 课题11项,发表 核心期刊论文89篇,发表SCI文章20篇,独著或主编《白天临证,夜间读书——方证辨证解伤寒》《白天临证,夜间读书——经方治疗疑难病实录》《伤寒论钤法》等学术著作10余部。其中《白天临证,夜间读书——方证辨证解伤寒》《白天临证,夜间读书——经方治疗疑难病实录》出版1年内均已销售超册。已经申请或授权国家发明专利8项,获得包括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在内的国家及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2项,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25名。近年来受邀在全国各地就《伤寒论》《金匮要略》《备急千金要方》讲课或直播,累计听众数万余人次,被业内誉为“《金匮要略》《备急千金要方》临床研究 人”。 国医大师路志正评价其为“生性颖悟,少负大志,及学岐*,精研经方,诚杏林之中流砥柱也”“天机敏妙,博学好古之士也。”国医大师薛伯寿评价其为“谙熟中医经典,尤其对《伤寒论》的研究颇有心得。”“对经方,对《伤寒论》研究很深!”国医大师刘志明评价其为“博极群籍,雅好《伤寒》《金匮》之书,每每诊病,笃尊经方,详辨方证,凡有施治,悉本仲景,多应手而愈,如有神助,实为仲圣之力也。” 扫码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shaoa.com/bsyl/5019.html
- 上一篇文章: 韩旭从胃论治冠心病经验介绍
- 下一篇文章: 白芍补血善柔肝,调经止痛敛虚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