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景方证化裁全解之茯苓桂枝白术甘草
根治白癜风用什么方法 http://m.39.net/pf/a_4633059.html 大家好今天起我们要一起来学习,以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为基础加减化裁的一系列方药 大家已经学习了这么久的加减化裁的方法,想必心中已经对方与方之间的变化、联系有了认识和理解 我也不再多言,直接来看 个方子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 茯苓四两桂枝三两白术三两炙甘草二两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刘志杰经方解析法 三才解析法: 阳性:桂枝(温,辛甘滋)白术(温,辛甘滋微苦) 平性:茯苓(平,甘淡)炙甘草(平,甘滋) 阴性:无 四象解析法:君药:桂枝3臣药:白术3佐药:茯苓4甘草2使药:无 此方以桂枝为君,白术为臣,两味阳性药,以及茯苓、甘草平性药,并无阴性药参与,很显然对治寒凉病。 君臣辛温甘滋,佐以两味甘滋甘淡的药物,能解表降逆温化水饮,还能滋养津液。 三才解析法帮助我们明确全方的指向,它就像个“公式”,是个“标准”,是个相对客观的载体。 不只是苓桂术甘汤,其他的方剂拿来,放到其中,也是一样明了。 恩师的刘志杰经方解析法,大家也可以拿来分析自己手中的方剂。 方中药物,按阴阳属性、君臣佐使,对号入座。 合不合法度,对不对病机,一目了然。 本方就很典型,利用经方解析法来分析,即使是初学者,也能很快理解方义。 来看条文:、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 心下有痰饮,这个痰饮,指虚寒水饮,存在于心下胃脘这个部位。 中焦虚寒或者中焦胃气津液亏虚,不能制约水饮,这个水饮就会上逆,由于病邪所在的位置,它向上冲逆,会冲到上焦,表现也大都会是上焦的症状。 临床会出现“胸胁支满,目眩”,也就是胸闷、气短、心悸,或者头晕目眩、恶心呕吐,有的人也会出现咳嗽、气喘等表现。 再看舌脉也是舌淡胖,或有齿痕,苔白滑,脉沉弦等水饮表现。 降逆化饮,治以苓桂术甘汤。 、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汗吐下不当,表证还在。外有表证,内有水饮。 损伤了中焦胃气,胃气虚弱,津液不化,形成太阴水饮上逆,再发汗那么肌表津液也不足了,经脉失养成痉病。 表现出心下胀满,头晕目眩,肢体震颤的症状。 解表降逆,温化寒饮,滋养津液才能解决,用苓桂术甘汤。 来看药症: 桂枝温辛甘滋 刘志杰:治伤寒中风。 《神农》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补中益气。久服通神轻身不老。 桂枝辛温能够发散解表而降逆。 发越在上的病邪,对治“胸胁支满,目眩”,还能解决表证。 白术温辛甘滋微苦 《本经》: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止汗除热,消食,作煎饵。久服轻身延年不饥。 白术,为臣,辛温,能祛风寒湿痹,协助君药,同性共同温化降逆水饮。 亦能护胃气,补津液不足。 茯苓平甘淡 《本经》:主胸胁逆气,忧恚惊邪恐悸,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久服安*养神不饥延年。 茯苓性平,甘淡,能助阳渗湿,降逆化饮,利小便。 有效对治因虚寒水饮而致的心慌心悸、惊慌忧虑。 甘草平甘滋 《本经》:主五藏六府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创肿,解*。久服轻身延年。 炙甘草,固护胃气,补津液。 来看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茯苓半斤桂枝四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五枚上四味,以甘澜水一斗,先煮茯苓,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作甘澜水法:取水二斗,置大盆内,以杓扬之,水上有珠子五六千颗相逐,取用之。) 刘志杰经方解析法三才解析法:阳性:桂枝(温,辛甘滋)平性:茯苓(平,甘淡)大枣(平,甘滋)炙甘草(平,甘滋)阴性药:无四象解析法:君药:桂枝4臣药:无佐药:茯苓8大枣15枚甘草2使药:无 与苓桂术甘汤做一下比较: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 桂枝3茯苓4白术3炙甘草2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桂枝4茯苓8大枣15枚炙甘草2 此方比苓桂术甘汤的桂枝、茯苓的用量加大,去掉辛温的白术,加大枣。这样的变化对方义有什么样影响呢? 我们来结合条文看:、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4、发汗后,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金匮要略增补》)条文讲的这个病人本来就有太阴水饮,又出现了外感表证,给予大发汗治疗之后,伤了津液,表不解。那么水饮就要乘虚上逆,从脐下开始悸动,“欲作奔豚”,而且津液更不足了。治疗上就是用茯苓桂枝大枣甘草汤,除水饮,补津液,护胃气。 再来看药症:桂枝温辛甘滋刘志杰:治伤寒中风。《神农》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补中益气。久服通神轻身不老。能温化水饮,发越而降逆,解表补津液。60g为全方的君药,辛温的特性带领全方针对太阴虚寒水饮而去。茯苓平甘淡《本经》:主胸胁逆气,忧恚惊邪恐悸,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久服安*养神不饥延年。拦截上逆的水饮。茯苓在苓桂术甘汤用4两除“心下悸”,此方的用量比苓桂术甘汤多一倍,8两用以除上冲力量更大的“奔豚”。大枣平甘滋《神农》主心腹邪气,安中养脾,助十二经,平胃气,通九窍,补少气少津液,身中不足,大惊,四肢重,和百药。久服轻身长年。性平甘滋,滋养被伤的津液。这个方主要是针对胃气津液不足的亏虚,而引起的上逆。把苓桂术甘汤的白术变为大枣,也是为了加强补中焦亏虚的津液的意思。 我们再来看第三个方子 茯苓甘草汤 茯苓二两炙甘草一两生姜三两桂枝二两上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刘志杰经方解析法三才解析法:阳性药:桂枝(温,辛甘滋)生姜(辛,大温)平性药:茯苓(平,甘淡)炙甘草(平,甘滋)阴性药:无四象解析法:君药:桂枝2臣药:生姜3佐药:茯苓2炙甘草1使药:无 经过上两个方子的学习,不难看出本方还是以桂枝为君,解表有降逆。又加了臣药生姜,加强了解表的力度,同时又能温中。佐以茯苓利湿,炙甘草固护胃气。生姜大温辛《神农》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止血,出汗,逐风湿痹,肠澼下利,生者尤良。久服去臭气通神明。来看条文:、伤寒,厥而心下悸者,宜先治水,当服茯苓甘草汤,却治其厥,不尔,水渍入胃,必作利也。伤寒表证内传了出现厥逆,心下悸动不安,是水饮上逆引起的的,而且此时表证还在。治疗上用茯苓甘草汤表里双解。 再来看今天 一个方剂,由苓桂术甘汤去桂枝减甘草组成的茯苓白术甘草汤。 茯苓白术甘草汤 茯苓四两白术三两甘草一两(炙)右三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桂本) 刘志杰经方解析法三才解析法:阳性药:白术(温,辛甘滋微苦)平性药:茯苓(平,甘淡)炙甘草(平,甘滋)阴性药:无四象解析法:君药:白术3臣药:无佐药:茯苓2炙甘草1使药:无 条文:温病,下之大便溏,当自愈;若下之利不止者,必腹满,宜茯苓白术甘草汤主之。(《金贵要略增补》)这条是讲给患者下之太过或误用下法,而出现水饮过剩的太阴病了。方子很平和,也很单纯,针对太阴水饮。对于小儿的单纯水饮泄泻不止,口水多的,没有明显寒热的,用了会效果很好。今天就到这吧。 (汉传弟子许璇) 欢 迎 关 注 汉传中医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shaoa.com/bstp/91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