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药材采收后,必须在产地就地进行初步加工,可防止药材霉烂变质,便于分级、药用与炮制,有利贮藏与调运。

常用的初加工方法有:

1

根及地下茎类药材的加工

挖取根及地下茎后,要除去泥土、须根和残留枝叶。然后,进行分级、清洗、刮皮或切片。

对于质坚难于干燥的粗大根茎,应趁鲜切片,再行干燥,如丹参、葛根、玄参等;

对于干后难以去拴皮的药材,应趁鲜去栓皮,如桔梗、半夏、芍药、丹皮等;

有些药材要先进行蒸煮,然后再晒干,如天麻、玉竹、*精、何首乌等,对一些肉质、含水量大的块根、鳞茎等药材,如百部、天冬、麦冬、薤白等,应先用沸水略烫一下,再行切片干燥,有些种类的药材还需要反复进行“发汗”(即回潮),才能完全干燥,如玄参、丹皮、白芍等。

2

果实类药材的加工

一般果实采收后可直接晒干。对一些果实较大、不易干透的药材,如宣木瓜、酸橙、佛手等,应先切片后再晒干;以果肉或果皮入药的中药材,如山茱萸、陈皮、栝楼等,应先除去果核或剥皮、去瓤,然后晒干。此外,还有少数药材需要烘烤烟熏后再供药用,如乌梅等。

3

种子类药材的加工

成熟果实采收后,大多数可直接晒干、脱粒,有些则要去果皮或种皮,如薏苡、决明子等。还有些种类的药材要打碎果核,取出种仁供药用,如杏仁、桃仁、酸枣仁等。

4

花类药材的加工

一般采后直接置于通风干燥处摊开阴干,亦可置于低温条件下迅速烘干。加工时,应保持花朵完整,颜色鲜艳,保持浓厚的香气和避免有效成分的散失,如月季花、玫瑰花、金银花等。还有少数种类的药材,如杭白菊等需要蒸后干燥。

5

全草和叶类药材的加工

一般收割后置于通风干燥处阴干或晒干,在未完全干透之前,将其扎成小捆,再晾晒至全干,如紫苏、断血流、薄荷等。对一些肉质叶类如垂盆草、马齿苋等,因叶肉肥厚,含水量较高,需先用沸水烫后再干燥。

6

皮类药材的加工

树皮或根皮采剥后,一般趁鲜切成块或片,直接晒干。但有些种类如*柏、丹皮等采后应立即刮去栓皮,而肉桂皮、厚朴皮、杜仲等应先用沸水淋烫,然后取出纵横堆叠加压,覆盖稻草,使之发汗,待内皮层变为紫褐色时,再蒸软刮去栓皮,切成丝或片,或卷成筒, 晒干或烘干。

八月“中草药专题”培训课程

课题一

标准化中草药种植基地的规划与建设

课题二

种植中草药的地域性(道地药材)问题

课题三

中药材种植产业趋势及药材储存的科学方法

课题四

如何解决中药材的进出口问题

课题五

中药(民族药)的发展规划

课题六

提高中药材及饮片的加工质量

课题七

探索中草药种植的第六产业之路

课题八

如何打造中草药健康旅游目的地

↓↓↓点击"阅读原文"









































白癜风的发病因素有哪些
白癜风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shaoa.com/bstp/41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