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能医好吗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0807/5602607.html

《学好功夫》(三)

▲一瀛

少阳病

在阳明病中,我们谈到身体有三个司署,一个是”表司署“,一个是”里司署“,一个是”正气司署“。有时身体失于常,病邪从表侵入,又未推到里,陷入了半表半里的尴尬境地,仿佛一个人被捆缚了手脚。

对于君都,这就像敌*突破了城门,长驱直入,并且时日已长,乔装改扮与子民逐渐融合,融合到子民的生活上来,这时甚至有点分不清谁是子民,谁是敌*。这种情况相对来说会比较复杂。因为混入子民当中,打成一片,与子民共情,甚至通婚,那子民涵盖之广,面积之大,要把敌*剔出来,这不是易事。

敌*混入后,君都的子民生活悄然发生变化,敌*好酒贪食,善歌舞吟唱,夜已深,却仍然歌舞升平,子民被这些新鲜的把戏诱惑,渐渐地,不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而是随着一起花天酒地。脑袋亢奋,手脚无力。之前平淡有序的生活都被破坏了,变为一种不稳定的状态。对于身体而言,同样也是不稳定,忽冷忽热也很有可能。

耕种田地、纺织衣衫、种果收粮、饲养牲畜等等这些日常的事,却慢慢懈怠下来。古代当有战争时,子民一转身成为兵士,参加作战。当无战事,则回到故土,入寻常百姓家,种粮纺织与养马。当子民懈怠之后,粮草、马匹与织物不管从质地还是数量都锐减。这是一个君都之本。转化到身体上,脾胃乃一个人的后天之本。脾胃造人所需的粮草。脾胃变弱,君都之本变弱。脾胃弱了,那胃口容易不好。我们知道,脾胃是人体生发的一个核心枢纽站。脾胃弱了,生发之力就弱,人体的大循环就走不起来,就会造成人体的上部大量淤塞,形成胸满肋痛。生活中观察一下自己,是不是胃口一旦不好(嘿嘿不欲饮食),就容易发脾气,容易心烦(心烦喜呕)。我们吃火锅,热的辣的麻的,生发之力强,吃了就很容易开心。

敌*当然不忘他们的目的——捣乱,所以敌*时不时就会搞破坏——纵火,这里点火,那里点火。发现得早的,子民很快用水桶用陶罐来灭火,如果发现得晚,那就被烧焦烧糊。烧糊而干(咽干),烧焦而苦(口苦),烟熏火燎容易让人晕(目眩)。

想象一下,人体相当于是君都,那脾胃就是粮草总站,胃弱了意味着君国粮草告急。如果你是君王,你打算怎么调兵遣将?

一、小柴胡汤

(一)朝堂上

深夜。兵士急匆匆往朝堂边小跑。有重要的事情准备上报给君王。君王正在安寝,被叫醒,迅速起身去朝堂。

兵士:报告君王,护城河上游发生漫天大火,需要派人去灭火。

一向铁面无私的丞相包瑞站在出来。

丞相包瑞:启奏君王,护城河上游是富人区,臣早就听说,这一大片多多少少都与敌*打成一片,燃火烧烤,夜夜笙歌,经常发生失火。

君王:爱卿,现在救火要紧,你一向铁面无私,你带人去灭火吧。

丞相包瑞:君王,这火要灭,须请*芩和半夏,他们负责富人区的消防工作。

君王:来人,传令下去,令*芩和半夏速速前往灭火。

丞相包瑞:等等,君王,此次还需倚赖柴胡将*。

君王:柴胡?

丞相包瑞:是的,柴胡将*。臣知道君王素来不喜柴胡将*,因为他一向中正平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也不逢迎拍马,因此他经常被冷落。但也唯有柴胡将*,面若平湖,心静如水,目光如炬,能把潜藏在子民当中乔装改扮和以联姻为保护的敌*一一找出来。柴胡有一双”慧眼“。柴胡这员大将,天地之中,不二人选。即是重臣,即要重用。

君王:那别耽误了,速速去请柴胡将*。

丞相包瑞:君王,还须从护城河引水灭火。

君王:这护城河是君都的母亲河,生君都人养君都人。

富人区漫天大火,火光照着黑夜变成白天。富人区乱做一团,家丁们出门拿桶打水去灭火。但火势太大,大家都忧心忡忡。

这时,柴胡将*带着部队和补给前往,同时富人区的*芩和半夏出现了。*芩熟知富人区每家每户的消防要道,半夏则负责把堵住的消防要道清理疏通。部队负责把水引到大火位置。大家齐心协力,火势得到控制,不一会儿,火灭了。

捷报传来。

(二)朝堂上

君王喜悦,正在嘉奖众人,灭火有功。

君王赠了一柄玉如意给柴胡将*。

柴胡将*推却:这玉如意,还是奖给其他人吧。臣素来不爱把玩这些。

君王眉头现出一丝不悦。

这时丞相包瑞出列:启禀君王,柴胡将*平日里清心寡欲。

君王想起上次枳实所讲“一切皆以修身为本”,君王突然眉头舒展。

丞相包瑞继续进言:君王赏赐粮草种得好的子民。《五谷赞》中写道:天生蒸民,赐之以食。乃命神农尝百草,辩五谷,福佑万邦。我今祈愿寒者有衣,饥者能食,粥饭不废,人心复朴。神农尝百草,发现天地间有四味植物最适宜,人参、生姜、甘草和红枣,这四味植物已经融入我们的餐食之中。祖先仁慈,泽福吾民。

这时那些人参、生姜、甘草和红枣的子民出列领赏。同时*芩和半夏也一一领赏。

同时下令,众子民学习如何灭火。护城河下游的子民回覆到从前那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节奏当中。

(三)体现在身体上

病邪从表长驱直入,又未被里清除,陷在半表半里之间。这个部位腔体面积之大阔,又有大量的淋巴、粘膜,离表通道远,离里通道也远。病邪在这里就耀武扬威,作威作福,折腾子民。在身体上现各种各样的疑难杂症。

至于证,有往来寒热(一会冷一会儿热,说明身体正在表里之间来回寻找出路将病邪赶出,但因能量不够,所以才反反复复)、胸满肋痛(脾胃弱了,人体大循环走不起来,能够就会在上部淤塞,因此会感觉到胸满肋痛)、心烦喜呕(也是因为脾胃弱了,生化能力弱了,容易心烦喜呕)、嘿嘿不欲饮食(本质上也是脾胃弱的原因)、口苦(烧焦才苦,说明上部有热,人体的上部有粘膜和脏腑发生了上火或者炎症反应)、咽干(也是因为上热,人体到了喉咙这个地方才有味觉和神经,咽喉处感觉到干,说明里头已经全干了)、目眩(眼睛是人体内粘膜的出口,是内粘膜与外皮肤的交界点,在交界点上有神经细胞)。往来寒热、胸满肋痛、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五证具其一者,都能断少阳病。

(四)打仗思路

部队从子民手中求购人参、生姜、甘草和红枣,柴胡在大范围内做上下表里的疏散,开路,由*芩带着粮草部队,半夏扫清障碍,打通整个君都的大路(也即是人体表里大循环),即灭了火,同时每家每户手上所需的粮草就指日可待。

(五)《伤寒论》中的小柴胡汤

1.太阳病,十日以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汤。

小柴胡汤方

柴胡半斤*芩人参甘草(炙)生姜(切)各三两大枣十二枚(擘)半夏半升(洗)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2、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小柴胡汤方

柴胡半斤*芩三两人参三两半夏半升(洗)甘草(炙)生姜(切)各三两大枣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若胸中烦而不呕者,去半夏人参,加栝蒌实一枚;若渴,去半夏,加人参,合前成四两半,栝蒌根四两;若腹中痛者,去*芩,加芍药三两;若胁下痞硬,去大枣,加牡蛎四两;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芩,加茯苓四两;若不渴,外有微热者,去人参,加桂枝三两,温覆微汗愈;若咳者,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半升、干姜二两。

小柴胡汤是非常经典的经方,七味药,柴胡、*芩、半夏、人参、炙甘草、红枣、生姜。

小柴胡汤“人参、炙甘草、红枣、生姜“来重建胃的动力,也就是建中。炙甘草和大枣,甜而微温,能快速补充津液,炙甘草补充最迅速。大枣微香,亦能助脾之运化。炙甘草偏向于补津液,大枣兼能补血。姜是亢奋阳的,运化脾胃而驱寒。人参是平性,味厚而饱满,是亢奋阴的,聚合生成津液之力。这四味药各司其职。

为什么是柴胡,这是由柴胡的本性决定。什么叫本性呢?就是它的性味,是指辛香酸甜苦辣咸。柴胡这味药,香气平和,香能走动,因为柴胡能够提升以及疏散,柴胡还略有一些新凉和苦味。辛凉则能透表;苦则能降下,所以柴胡兼能疏通表里上下。闻柴胡的香味温和朴素中正之性,用到人体能入其中,而半表半里正是人体的中,是枢纽,能疏通半表半里。柴胡因其中正之性而不可易。

*芩呢,苦寒,有一种向下的势能,它能上面的能量拉下来。清上热,这是*芩的绝活。

半夏是经方里最常用的药之一。生半夏咬一点,不一会儿,整个喉咙都发麻有微微的刺痛感。麻,即是那种针扎的感觉,那所有麻的东西其实都有宣通和消解的作用。半夏煎出的水无色无味,略有点滑滑的。根据宇宙间“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半夏能消解的是水和痰的层面。所以它有降水之力,上面有壅塞基本都是能量和液体的组合,不是无形之火就是有形之水(痰、饮、津液),所以不是降火就是降水。半夏配合*芩来扫清障碍,这些障碍主要是痰和水的层面。

小柴胡汤面对的局面是上热下寒,或者说上盛下虚。比如说一个人双脚无力,或者脚跟痛,但感觉胸闷、咳嗽,这也是一种上盛下虚的局势。

一个人健康状态下是上寒下热,那什么是上寒下热呢?腰腿有劲儿,后腰和腹部是暖的,脑门是凉的。这时是上面寒一点,下面热一点,寒性能量往下降,热性能量往上升,阳化气,阴成形,阴阳交泰,这个是天地间的泰卦。如果反过来上热下寒,上部的热性能量往上升,下部的寒性能量往下降,上下离绝,中间必定痞结,这个是天地间的痞卦。

这相当于君都出了什么问题呢?粮草告急,而仅有的粮草都集中运到皇宫,子民即将饿殍遍野。

对于身体,粮草就来自于胃。这又要从人体能量大循环说起,食物进入胃生成能量,胃向上向外喷发能量,有一部分喷到脾上,脾主人体的肌肉,脾供养给人体的肌肉,有一部分继续喷发,到了它上头的肺,肺得到能量,除了供养肺自身的运行,也供养人体的皮毛。

胃喷出去的能量,大部分都被气化消耗掉了。还有一部分能量,通过体表回到回收器两边各有的肾,肾将回收的能量做个分解,肾将可回收的能量储存起来。所以说:肾主封藏,肾主元气。那不可回收的能量和*素,以废水的形式交给了膀胱,膀胱以尿的形式排出体外。

二、大柴胡汤

此次又是兵士来报,护城河上下游都起火了。因为上次君都上上下下学习如何降火,但火无情,火势又快又大。柴胡将*、*芩、半夏已候在朝堂外等待差遣。

(1)朝堂上

君王:柴胡将*、*芩和半夏,授令你们前去灭火。

大*:启禀君王,臣得知是护城河下游的子民家烟囱被堵住了,这件事需要我和枳实君前去。

枳实:是的,我擅长处理这个。对了,不能忘了叫上白芍,白芍对护城河下游子民家的情况是一清二楚。

君王:好,柴胡、*芩、半夏、大*、枳实、白芍听令,另外要随时增加部队和补给,人参、生姜、炙甘草和红枣出列。

人参:报告君王,此次人参不能前去,我前去,会火上浇油。

炙甘草:君王,炙甘草也不能前往,我会拉大*后退。

生姜和红枣,随着那六人前往扑火,因各在其位,通力合作,火很快灭了。

(2)体现在身体上

病邪从表长驱直入,又未被里清除,陷在半表半里之间。至于证,有往来寒热(一会冷一会儿热,说明身体正在表里之间来回寻找出路将病邪赶出,但因能量不够,所以才反反复复)、胸满肋痛(脾胃弱了,人体大循环走不起来,能够就会在上部淤塞,因此会感觉到胸满肋痛)、心烦喜呕(也是因为脾胃弱了,生化能力弱了,容易心烦喜呕)、嘿嘿不欲饮食(本质上也是脾胃弱的原因)、口苦(烧焦才苦,说明上部有热,人体的上部有粘膜和脏腑发生了上火或者炎症反应)、咽干(也是因为上热,人体到了喉咙这个地方才有味觉和神经,咽喉处感觉到干,说明里头已经全干了)、目眩(眼睛是人体内粘膜的出口,是内粘膜与外皮肤的交界点,在交界点上有神经细胞)。同时还有便秘或者热性腹泻等,说明肠道堵住了。大柴胡汤对应的除了胃弱,那就是肠道实,实而生热,让人郁郁微烦。

(3)《伤寒论》的大柴胡汤

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 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

大柴胡汤方

柴胡半斤*芩三两芍药三两半夏半升(洗)生姜五两(切)枳实四枚(炙)大枣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温服一升,日三服。一方,加大*二两;若不加,恐不为大柴胡汤。

“心下急”,心下是胃的区域,感觉急结,里面有食物堵住了。这是因患者有柴胡证,本来就上下不能交通,同时又有宿食积滞,堵在了胃肠里,于是形成了少阳和阳明的合病,此为大柴胡汤的方义。

大柴胡证的热是在中下焦,主要表现为便秘或腹泻,所以只是“郁郁微烦”,区别于小柴胡证的上热心烦。

大柴胡汤是小柴胡汤去了人参炙甘草,加了芍药、枳实和大*组成的。这是虚和实的区别,小柴胡汤在脾胃问题上是以脾胃弱津液虚为主;大柴胡汤是肠胃实,堵住了。

加芍药是引津血下行,且去腹痛;加枳实、大*是泻肠胃之实。去了*参炙甘草是因为肠胃有积滞有热,所以不用这种滋补的东西,只保留大枣和生姜建中。用生姜是因为有呕,当然也是因为胃的功能弱。

大柴胡汤的积滞不同于承气汤证,大柴胡汤有胃虚,主胃虚不能运化的瘀而生热;承气汤是真正的实热证的积滞,所以大柴胡汤里可以有生姜。在临证上,如果热象明显,或胃口好,生姜也可以去掉,甚至可再加生石膏,只留大枣建中即可;如果水饮明显,则可以将生姜换成白术;如果肠胃有腐浊,可以将生姜换成藿香佩兰。如果有大柴胡证且寒象明显,是寒积的肠胃积滞,则可以将生姜换成干姜。经方要如此灵活加减才更能效如桴鼓。

大柴胡之所以能如此广泛的运用,是因为有半表半里证,同时又有下焦瘀滞的局面非常多见。这种下焦瘀滞不仅限于肠胃积滞,也包括瘀血。经方大家胡希恕很擅于用大柴胡治疗各种疾病,甚至有“大茶壶”(谐音)的外号。胡老常用大柴胡治疗哮喘、心血管疾病和肝脏的疾病,因为这些疾病往往伴有瘀血证,大柴胡里的芍药和大*能下瘀血。当然,可以再加当归、川芎、丹皮、桃仁类去瘀血的药,显效更快。

对于一个君王,面临什么样的问题,如何去积极应对这些问题。这些是考验。

对于打仗,一个原则,就是粮仓和兵力得富庶,没有钱不能打仗,打仗都是要烧钱的。另外一个是道路要顺畅。人体也是一样的道路,能量不具足以及排病道路不通畅,完不成排病,人体就出现病态。

作为一都之君,必须要运筹帷幄,想要长治久安,那么一定要懂得怎么用人,怎么用兵,怎么休养生息,此之谓明君也。

(文章中关于《伤寒论》中大小柴胡汤的解读来自刘希彦老师《大医至简》,我之所学皆来自此)

我是一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shaoa.com/bstp/115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