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以蓮心度盛夏
白癜风新技术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nzhm/130903/4249431.html ▲日本世界遗产系列(3辑)6:中尊寺荷花。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越南荷花(与阿根廷联发)。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宋·周敦颐《爱莲说》 ▲越南东盟50周年国花荷花。 夏天,要说最期待的,便是那一池莲花的盛放,盛夏午后,于一池亭,纳凉赏莲,品茶听风, 堪称盛夏一大雅事。 ▲中国澳门花卉荷花。 当夏日的气息渐渐盈满,盈满了清静的池塘,溢出凌波翠盖的莲。夏意盎然,生如荷花,清醒独立,诗意隽永,不放浪形骸,不随波逐流,一朵荷花,就绽放了整个夏天。 ▲中国澳门澳门特别行*区成立纪念莲花。 荷开娉婷,池塘绿波荡漾,荷花嫩蕊凝珠,荷叶净如翠玉。一白一绿,以清逸之姿,摄人心魄,叫人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中国香港花卉荷花。 一枝青莲,静观天宇,不事喧嚷,入泥三分,出水三分,把临水的姿态,描摹出灵动的写意,只轻轻地一笔,便能把水墨意境,溢散开来。 ▲泰国第32届邮展纪念睡莲。 莲花,是盛夏的情之所起。层层碧叶,支支绿盘,或高或矮,或正或欹。一塘绿云,伴着勃勃的思绪,袅袅升腾而起。 ▲俄罗斯荷花(与朝鲜联发)。 夏日的风景,世人皆爱湖光山色。总觉在这湖光与山色之间,要连接着一池莲花才恰到好处——从此处,到彼处,连起一片片嫣红碧绿,少了几分含蓄,更多了些透彻,这不正是夏天的面目? ▲加拿大荷花。 花落庭闲,莲香池静,漫步进入这妙不可言的景致,在被夏天眷顾的荷塘,沿着竞相开放的莲,听着鱼儿的悄悄话,正想就此入梦去。 ▲老挝无锡第27届亚展十二花神六月荷花。 夏日静室之中,可插花娱日。恰是荷花盛时,折一枝端详。清水盛花,一枝荷花,一朵莲蓬,屋内也晃悠悠地流动著莲塘的香。亦或瓶插一枝莹白栀子,香满一室。七月的夏,也是幽幽清香的。 ▲印度尼西亚植物多样性荷花(四方联)。 世上谁人不爱莲? 中国人为莲花取了许多名字,以“莲”与“荷”的叫法最为普遍。其他,还有芙蓉、芙蕖、菡萏、水芝等,莲花别名很多,或是花中别名最多的了: ▲科摩罗印度洋地区植物区系荷花。 荷花、芙蕖、芬陀利花、水芝、水芸、水目、泽芝、水华、水旦草、芙蓉、水芙蓉、玉环、六月春、中国莲、六月花神、藕花、灵草、玉芝、水宫仙子、君子花,天仙花、红蕖、溪客、碧环鞭蓉、鞭蕖、金芙蓉、草芙蓉、静客、翠钱、宫莲、佛座须等。 ▲中国台湾花卉(第2组)莲花。 古人称未开的荷花为菡萏。李商隐的“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说的便是此了。 ▲日本乡土邮票千叶县大贺荷花。 似乎每一个名字,都暗含着一种气质:莲是端庄的,荷是温婉的,芙蓉是美艳的,菡萏是娇嫩的……“多情明月邀君共,无主荷花到处开。”花本无主,每一种样子,都是我们内心寻找的结果。 ▲日本冈山后乐园周年延養亭荷叶池。 每个人眼里,都有一株属于自己的莲花。诗经里的莲,是彼泽之陂的心上人,俊美姣好,令人日夜思念。儒者眼中的莲,是出淤泥而不染的君子,独立高洁,香远而益清。佛教信仰的莲,是觉悟与智慧的境界,圣洁超然,可化众生,花开见佛性。 ▲日本地方自治法60年岩守县。 试问这世上,哪个能够不爱莲? ▲毛里求斯花卉荷花。 处处盛开着的美感意象,根植于再平常不过的生活。 ▲毛里求斯花卉荷花。 自中国人有文明记忆开始,莲花就一直常伴左右。浙江河姆渡遗址出土过距今七千年的荷花粉化石,河南仰韶遗址也曾发现两颗距今五千年的炭化莲子。在漫长的岁月里,莲为人所食、所用、所赏、所颂,对我们身心的关照,也从未更改。 ▲中国澳门花卉莲花。 在与人的长期相处中,吐红摇翠的莲花也逐渐凝聚起多重的文化精神;从民俗的向往,到宗教的奥义,到文人的风骨,方方面面,都与人们的所求所需结下不解之缘。 ▲美国国家公园服务百年纪念荷花。 我们生存的世界,早已换过不知几番天地,但莲花仍在我们身边,盛开在每个俗常或是风雅的日子里,依旧那般古老,永远那般常新。 ▲斯里兰卡植物群荷花。 世人爱莲,自有一番天真在里头。 ▲苏联水生植物荷花。 女子爱莲,爱的是莲花的美人之姿,清丽脱俗。文人爱莲,爱的是莲花君子之行,清雅孤绝。修行人爱莲,爱的是莲花的佛家禅意,清明澄澈。而民间的百姓爱莲,爱的则是莲花实实在在的价值功用。 ▲罗马尼亚花卉荷花。 莲花作食,是一种可遇而不可求的美味。莲子粥、莲房脯、莲子粉、藕片夹肉、荷叶蒸肉、荷叶粥...... ▲南斯拉夫花卉白睡莲。 莲花作药,是一种全身都为宝的奉献。藕节可止血散瘀;荷叶可清暑利湿;荷梗可清热解暑;莲须可益肾涩精;莲子可益肾补脾。 ▲德国花卉睡莲。 莲花,正如了李渔所说的: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 ▲中国台湾中国插花艺术(第3辑)。 莲,尽得喜欢 莲花芳容可亲,品性高雅,无论男女老少、三教九流,尽可得遇欢喜。 ▲奥兰群岛水生花卉睡莲。 莲花生长适应能力强。它可以广植湖泊,接天莲叶的大片荷塘,固然蔚为壮观。江南私家园林,也可以利用小池塘植莲造景,令人心旷神怡。甚至,莲还可以盆栽、瓶插,置于厅廊或庭院,也别有韵味。 ▲库克群岛花卉睡莲。 莲,生于泥,而出于水。水,是盘活中国园林的灵*,莲花则是衬托园林水景不可或缺的角色。 ▲法国假期睡莲。 苏州拙*园的荷风四面亭、远香堂,狮子林的荷花厅,怡园的藕香榭等等,都是园林水面植莲的代表。风姿绰约的莲花,依水缀山,静中寓动,在一泓波光里铺开,在盛夏的荷塘里,摇曳着晶莹的情意,也装点着璀璨的 。 ▲中国邮*-T杭州西湖曲院风荷。 历史上曾有些专门为莲花而设的园子,比如唐长安城的“芙蓉园”,可惜如今大都不存。今天有名的,却还有两个:北方保定的古莲花池,南方杭州的曲院风荷。 ▲中国-11苏州园林网师园。 古莲花池之名,自带几分古意,引人遥思当年王公大臣在此种藕荷、蓄走兽、养鱼鸟的景况,清游寻胜,思古发幽。曲院风荷,则更多一些城市人文关怀,在闹市与山野之间,流泻着明媚的光与色,恰似苏东坡笔下“浓妆”的西湖。 ▲列支敦士登艺术中国摄影家作品。 一北一南的两池莲花,关照着文脉的当下与过去,虽映衬出不同的气场,却同样美不胜收。 ▲贝宁花卉睡莲。 自古以来,文人墨客不仅在自己的庭院中植莲,还喜欢以莲花自比。 ▲罗马尼亚花卉睡莲。 唐代白居易曾用“不与红者杂,色类自区分”的诗句,凸显莲花遗世独立的姿态。白居易一生钟爱莲花,从杭州赴洛阳任职之际,不惜携带着他心爱的白莲藕秧跋涉千里,一举使“南藕北移”成功,有意无意地推动了白莲在北方的普及。 ▲赤道几内亚花卉桑给巴尔睡莲。 的自然还是宋代周敦颐。他在任知南康*时,于府署一侧挖一大池,栽种莲花,取名“爱莲池”,并有了那篇 的《爱莲说》,将“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君子形象发扬广大。 ▲土耳其鲜花睡莲。 无论南北,不管种在哪里,莲花都会带着人过去的记忆,生长出人所向往的样子。 ▲瑞士花卉睡莲。 一朵莲,开出多少境界? 朱光潜认为,静穆是古希腊诗歌的极境。鲁迅则反对道,莎孚的情诗热烈,却不静穆。 ▲阿根廷荷花(与越南联发)。美的境界,是归于静穆,还是趋向热烈?对美的争论,或许相持不下,却让我们学会了用多种视角,去看美的风景。 ▲澳大利亚水生植物荷花。 看一朵温柔敦厚的莲花,即需要兼顾的眼光。它固然蕴含着静穆的哲学,却也曾在恣意绽开时,释放炫目的热烈。静穆之莲,热烈之莲,正如那些精彩而伟大的生命,不断平衡于激烈的情感和沉静的心灵。 ▲澳大利亚水生植物睡莲。 清净得像一束光,焕发可成一团火。莲,处处皆是美的 。 ▲波兰花卉睡莲。 世上几乎所有的花,如同一切的事物,规律皆是先开花、后结果。 ▲南斯拉夫花卉睡莲。 唯独莲,是可以花、果实、种子并存的植物,是为“华实齐生”,平添奇特而神圣的气质。 ▲泽西欧罗巴水-自然的宝藏敏捷蛙。 佛教以莲的这种特点,来象征“三身”同驻,具有永生不灭的意味。一朵莲,在活色生香、吉祥圆满的情景中,让你看见过去、现在和未来,幻化出万种可能。 ▲泽西欧罗巴水-自然的宝藏白睡莲。 我们到底有多少种眼光,去看待这个世界?很多时候,答案取决于我们发现的方式。世事生生不息,无有止境,若是有心之人,脚下自当步步生莲。 ▲纽埃睡莲。 莲花,是夏日盛开的标志。看莲,也是进入盛夏时不可或缺的仪式。 ▲纽埃睡莲。 一莲百面,一面百缘。夏日的风韵,如同满塘的莲,千姿百态,摇曳翩跹。你又将以怎样的心思,透过层层烟波,或是穿过漫漫人海,立在花头,或是跃于叶上,发现那些感动自己至深的景致? ▲波黑睡莲。 送你一碗莲花茶 酷暑之下,人们大多有饮食减少,身体乏力,精神不振等“苦夏”症状。这个时候,若想要消除“苦夏”,非荷香之清逸不可。荷香之清,最是能给予人以治愈。 ▲中国台湾历代名瓷邮票-清雍正珐琅彩瓷。 每年一到六月,茶席上的茶就换成了莲花茶。效仿元代文人倪云林制莲花茶时的做法,每天日出时,找一些莲花蕊略微打开的,用手指轻微剥开,把茶叶放进去,用麻绳系好,放置一宿。 ▲美国 面值邮票花卉睡莲。 第二天早上连花一起摘下来,用纸包好晒干,再放在茶叶罐中,储藏一段时间便好了。 ▲瑞典水生植物。 喜欢在夏日择一个好天气, 是有阴阴小雨的,邀请三两好友来家中赏莲品茶。 ▲泰国新年睡莲M。 以清晨采取的荷露做水,以莲花包裹的茶叶做茶,再盛上一碗精致的荷叶粥,茶香、荷香、叶香、雨香、泥土香,香香混在一起,让人仿若置身莲花池中,暑气随之而减,凉气也随之而生。 ▲拉脱维亚花卉睡莲M。 做一个采莲人吧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南北朝·佚名《西洲曲》节选▲英国跨千年(9组)思想和物质摄影。 小时候总觉得,做一位采莲人可谓是最幸福的事。 ▲中国台湾中国民间故事-八仙过海。 诗词里常写道:“碧玉小家女,来嫁汝南王。莲花乱脸色,荷叶杂衣香”、“若耶溪傍采莲女,笑摘荷花共人语”、“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想象里的采莲人,都是那带着青春活力的纯净少女。 ▲中国邮*-6春夏秋冬夏荷戏水。 记得朱自清在《荷塘月中》中也写道:“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 ▲泰国儿童节。 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 ▲泰国荷花。 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鷁首徐回,兼传羽杯;欋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 ▲泰国东盟十国国花越南荷花。 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日本待客花卉系列(1组)*睡莲。 古时的人们,采莲忘暑,望着满池清香,泛舟穿梭于层层叠叠的阴凉之下,边享清凉,边收获着莲蓬,别提多惬意。 ▲挪威花卉白睡莲。 现在的人们,鲜少有人再去采莲了,更多的是,下班后偶在路边上遇上贩卖莲蓬的摊贩。一盒盒剥好的莲子,买一盒还送一枝莲花。虽然比亲自采莲少了许多雅趣,但吃上一盒新鲜的莲子也无愧于一种滋养。 ▲芬兰花卉睡莲。 心似莲花开,清风自然来 一直记得徐志摩的一句诗: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荷兰纳尔德米尔的动植物群睡莲。 徐志摩可谓把莲花的 风韵说出来了。莲花是娇羞的、是温柔的、是清纯的,也是不染 一丝尘的。 ▲斯洛文尼亚水生开花植物白睡莲。 常常在想,莲花应是天地赐予 的一种恩泽。人世间污浊,很少有完美之人,是天地之间便生了莲花,以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来告诉世人,人亦当同莲花一样。莲心即人心。莲性即人性。 ▲苏联水生植物睡莲。 荷,于生命之初,温婉深情,生其自然,顺其自然,清香出尘,绵婉从容,不矫不饰,恬淡永恒。从容入世,清淡出尘。心如莲花,一路芬芳;在世如莲,素心静雅。 ▲白俄罗斯植物睡莲。 荷,以守望的姿容,以傲世的风骨,站成一道旷世的风景。得意,失意,切莫在意。初见你,清颜幽欢,便识你淡雅如水,恬静若荷,你就是我梦里的那朵青莲。红尘中,不如,坐一叶扁舟,赏两岸的风景如画,心事如莲,开出一朵恬淡静美的花。 ▲荷兰白睡莲。 一沙一渧,心轮静守。捻一抹心香,笑看红尘过往。几场风雨晴暖,渐次婷婷玉立,碧叶四垂,绿裙飞扬。 ▲丹麦植物园王莲。 坐看倒影浸天河,风过栏杆水不波。想见夜深人散后,满湖萤火比星多。一红一绿一对俏,一笑一颦一春潮,一蝶一蜂一泓水,一花一叶一池娇。 ▲摩尔多瓦摩尔多瓦濒危植物白睡莲。 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秀色粉绝世,馨香谁为传? ▲克罗地亚白色的睡莲。 荷,出淤泥而不染,象征高洁。日为柳,菡萏为莲,一池芙蓉,一生倾城。我是佛前的一朵青莲,沐浴着清幽的梵唱,静静的微绽在忘忧河上。 ▲中国香港澳门第35届亚洲国际邮展M。 留不住花开,可留下花红;留不住花香,可留下花语;留不住时光,可留下心迹;留不住岁月,可留下情意;让心花开放,别徒留感伤;让自己成长,别只是变老。心若静了,则满世界的嘈杂,都可以看做是生命盛大的喜欢。 ▲泰国莲花(与澳大利亚联发)M。 陌上流年,且吟且行,不去在意纷扰,不去忧虑明天,放下一切执念,素心如简,待莲花开尽,便是清欢。愿此生如莲,净心素雅,不污不垢,淡看浮华。(文字来源:《谁最中国》《诗词天地》等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shaoa.com/bsgx/9912.html
- 上一篇文章: 中国品牌在世界杯上花重金投的广告,老外记
- 下一篇文章: 儿科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试题3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