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白癜风能治好 http://www.wxlianghong.com/

参苓白术散是治疗胃肠肺疾病的常用方,具有补脾益肺的功效。在临床中一首参苓白术散的加减药方,对胃肠肺疾病却有 的效果,对其他疾病也有很好的效果。现小编与大家分享参苓白术散是如何治疗疾病的!

参苓白术散组成:*参、白术、茯苓、炮姜、扁豆、陈皮、山药、莲子、建曲、砂仁、薏苡仁、豆蔻。

功效:补脾胃益肺气,温中祛湿。

主治:慢性结肠炎、功能性胃肠病症见泄泻,或便溏,或大便黏而不爽、次数多,或有腹胀肠鸣,纳差,疲倦,舌淡或淡胖,苔白或白厚,脉细或濡细。

案例分享

案1胃痛李某某,女,45岁。

主诉:反复上腹部疼痛1年余。

现病史: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疼痛,伴呕吐、腹泻,晨起干呕,偶有肠鸣音,口干,睡眠一般,常受情绪影响,舌淡,苔白厚腻,脉细。幽门螺旋杆菌检查阳性。

中医诊断:胃痛(肝胃不和)。

西医诊断:慢性胃炎。

治则:健脾化湿,和胃理气。

处方:参苓白术散加逍遥丸、诺氟沙星胶囊口服7天。

二诊:上腹部疼痛明显减轻,无呕吐,胃纳好,大便基本成形,每日1次,偶尔2次,舌淡,苔白稍厚,脉细。继续服用上方减去诺氟沙星胶囊,续服5天。

方解:该患者以“反复上腹部疼痛1年余”就诊,属中医学的“胃痛”范畴,证属肝胃不和。肝失疏泄,胃失和降,脏腑功能不协调所致。多由情志不遂、饮食不节或外感寒邪等导致肝胃功能异常而引起。肝气不畅,肝气郁结而化火,影响脾胃之气的运行,则可出现上腹部疼痛;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则可出现呕吐;舌淡,苔厚腻,脉细,乃肝胃不和之征象。方选参苓白术散加减。方中以*参、白术、茯苓、甘草(即四君子汤)平补脾胃之气,为主药;以白扁豆、豆蔻、山药、莲子,助白术既可健脾,又可渗湿而止泻;陈皮理气健脾,砂仁芳香醒脾,藿香芳香化湿,白芍柔肝养阴,柴胡疏肝解郁,神曲、鸡内金健胃消食;并且甘草尚可调和诸药。

案2刘某某,男,35岁。

主诉:反复便溏半年。

现病史:患者半年前因吃生冷食物后开始出现稀烂便,每日3次,伴咽喉不适、咽喉有痰,胃纳可,舌淡胖,苔薄白,脉细。

中医诊断:泄泻(脾虚湿困)。

西医诊断:慢性肠炎。

治则:益气健脾,渗湿止泻。

处方:参苓白术散加消炎止痢灵片口服5天。

二诊:大便成形,每日1次,偶有2次,纳可,咽喉、腹部无不适感觉,舌淡胖,苔白,脉细。继续服用上方6天。

方解:该患者以“反复便溏半年”就诊,属中医学“泄泻”范畴,证属脾虚湿困。患者因平素嗜食生冷肥甘厚味,损伤脾胃,脾失健运,大肠失司,故出现腹泻;舌淡胖,苔白,脉细,乃脾胃虚弱之征象。方选参苓白术散加消炎止痢灵片。方中茯苓、白扁豆、薏苡仁健脾渗湿,白术、*参益气健脾,陈皮理气健脾,神曲健脾消食,半夏化痰止呕,苍术健脾燥湿,山楂健胃消食,石榴皮涩肠止泻,豆蔻温中行气,甘草调和诸药;消炎止痢灵片含有苦参和甲氧苄氨嘧啶,苦参有清热燥湿止痒止泻的作用,甲氧苄氨嘧啶是抗生素有抗菌消炎的作用。

参苓白术散的功效很全面,不当能治疗胃肠病,还能治疗如下三中疾病,特别是身体虚引起的咳嗽,效果相当好。

1.参苓白术散能止咳,久咳的人可以考虑用它。

好多人以为咳嗽是肺部的问题,这没错,准确的说,咳嗽是肺脏的一种排邪反应,在咳嗽初起的时候,止咳药用上,可以帮助肺脏快速的把外邪排出去,但是如果止咳药吃了好久,咳嗽依然不能止住,那就要换一种思路——培土生金,也叫虚则补其母。

在中医五行中,脾属土,肺属金,脾土生肺金,反过来,脾土薄弱,肺金的力量也会被削弱,尤其是对于体内有寒湿的人来说,中焦气机的流转大多不怎么好。参苓白术散用上,它能够培土,能够让脾气带着精华的部分上输到肺,肺气壮大,就能一鼓作气把外邪赶出去,咳嗽很快就能好过来。

2.参苓白术散还能用于虚弱体质的调养。

百病虚损到 没有不殃及脾胃的,尤其是很多人大病久病之后,浑身没有力气,胃口也不开,吃不下东西,参苓白术散用上,它里面有砂仁,不光能让你消化好,还能让你胃口好。

3.参苓白术散能让瘦人变胖,胖人变瘦。

参苓白术散可以起到一个双向调节的作用,因为不管是减肥还是增肥,最根本的都是要调理脾胃,脾为后天之本,唯有调理好脾胃,身体才能更健康。

本文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结合医学书籍和网络资料撰写而成,如有使用不当的请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shaoa.com/bsgx/88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