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肝解郁和胃止痛的中成药舒肝和胃丸
语音 语音内容戳这里↑ 点击页面最下方“阅读原文” 到喜马拉雅收听更多音频 今天罗博士在音频里给大家介绍除逍遥丸外的另一种针对肝气郁结的中成药:舒肝和胃丸。 舒肝和胃丸,为理气剂,具有舒肝解郁,和胃止痛之功效。主治肝胃不和,两肋胀满,胃脘疼痛,食欲不振,呃逆呕吐,大便失调。 这个方子组成的 味药是香附。香附是疏肝理气经常用到的药,药味是辛、微苦,归肝、脾、三焦经,主要是行气解郁,调经止痛的,理气作用比较强,尤其疏肝效果特别好,对于肝气不舒引起的胸腹部两胁等等这种胀痛,或者肝气不舒引起的消化、脾胃的问题,效果都很好。李东垣说香附“治一切气”。 第二味药是白芍。白芍敛阴,敛肝、柔肝,肝气不舒的时候,肝火容易上炎,用白芍可以安抚。白芍味酸,具有收敛的作用。 然后配上佛手,入肝、胃经,辛苦酸,温,有理气化痰的作用,对于肝脾不和、痰湿重导致的中焦气滞效果特别好,所以在调理肝气不舒导致的胃病时往往会用到佛手。佛手还有解酒的作用。 接着配上木香,木香药性是温的,入肺、肝、脾经,作用是行气止痛,调畅气机作用特别强,能够治疗气滞导致的腹痛、腹泻。由于药性是温的,还具有温中和胃的作用,对于因为寒气滞于中焦导致的疼痛,木香的效果也不错。木香止痛效果特别强。 然后用郁金,归肝、心、肺经,药性是凉的,行气化瘀,清心解郁,偏入血分,有凉血破瘀的作用,能够化掉气滞导致的瘀血。 方子里还有白术,白术是补脾的,“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必先实脾”,疏肝解郁的同时要配上补脾的,改变肝脾不和、肝胃不和的格局。 接下来配上陈皮,陈皮有散寒止咳化痰,宣肺气的作用,有调中和胃化痰湿的作用,还有理气的作用,李东垣甚至把陈皮当做补脾胃补中益气的药来用。 再加上柴胡,直接疏肝理气。 再配上藿香,属于风药,能够祛除湿气,振奋脾胃之气。 又加上莱菔子和槟榔。肝木横逆克脾土,容易引起便秘,莱菔子可以化积滞,通便。槟榔也可以化除痰湿,通肠道。 再加上乌药,药性是温的,也是顺气开郁,散寒止痛的。对于各种因为气滞导致的胀痛、胃疼、肚子疼,甚至寒症引起的疝气,效果都很好。我们治疗疝气经常会用到乌药这个药,这是一个理气止痛的药。 加上炙甘草,调和诸药。 这个药物组成,汇集了理气止痛的药,再加了一点补脾的药,思路非常清晰,药物汇集的比较多,所以疏肝理气的效果是比较强的。 这个中成药大家了解以后可以灵活运用,即便没有胃疼的情况,也可以用它来疏肝理气。孕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相关阅读(点击标题即可阅读): 肝气不舒的自我诊断及泡脚方 罗博士写的有关肝气不舒、情绪不佳的文章大合辑! 语音◎罗大伦 编辑◎紫叶 罗博士的官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shaoa.com/bsgx/7727.html
- 上一篇文章: 祖传偏方老中医遗留10个,千金特效方
- 下一篇文章: 秘而不传的用药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