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点执业有感有刚需患者,更多是要详细了解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地方 https://m-mip.39.net/nk/mipso_4665041.html 自从今年元旦之后,迈出多点执业 步,每周三下午到中山一院对面的丹溪医疗门诊多点执业。三个多月来所看病人大致分为两类: 一类是“刚需病人”:医院,诊断不清楚,或者治疗效果不好。这类病人多是带着大量的住院和检查资料,我在看完资料,询问病史,观察体征和必要的检查后,尽自己 的能力,给予诊断和治疗,多可获得较好的效果。这类病人,前面看过的医生都给他做了详细的检查和病史的记录,还有病情分析,如果没有他们的前期工作,我不可能达到一目了然的境界。对于这类病人,我认为自己只是“行运医生医病尾”,只是足球场上的临门一脚。 另一类病人,病情并不复杂,到这里来主要是需要详细的解析病情,教会病人认识疾病,学会自我管理,并消除精神压力。这类病人属于“看病百次,不如与医生深聊半小时。” 案例一 痛风:学会自我管理,看病百次,不如与医生深聊半小时 一位大型的民营集团公司董事长,痛风6年,双足拇趾根上有痛风石,饱受痛风之苦。这6年以来,董事长确实是认认真真治疗了,也严严格格忌口了。所用的药,都不是“江湖药”,全是公司下属工作人员专程从日本给买回来的“ 的药”,而且是真药不是假药,以前血尿酸很高,近年一直保持在~之间,已经在正常值边缘了,可是痛风还是纠缠着他不放,上个月发作,这个月又发作。 董事长是个高学历有文化的商人,医院的教授级医生,也有不少医生朋友。一直都是相信科学,不信巫医,从来不看江湖游医,不吃民间偏方。医院的风湿科和内分泌科教授都推荐使用“非布司他”。他也了解到了,目前降尿酸 的药是“非布司他”,还详细查阅过文献,知道这个药物的“来龙去脉”:是日本的原研药物,其他国家的都是仿制。于是公司下属人员从日本给董事长买来了原研厂家生产的非布司他。用药后血尿酸也确实是从原来多,降到了多。 董事长是一位很认真很细心的人,看诊时还带来了日本产的非布司他,我一看此非布司他是10mg/片,每日用1~2粒。问题就出在这里:国内的非布司他多是40mg,香港的非布司他多是80mg,日本的非布司他有多种规格(80mg、40mg、10mg)。 这种10mg的非布司他,主要是用于血尿酸达标之后的维持治疗阶段,可以根据血尿酸值灵活调整剂量。实际上,董事长几年来每日只用了非布司他10mg~20mg,剂量不足,所以血尿酸值一直不能达标,导致痛风一直对他纠缠不放。 整个看诊花了半小时,解释了高尿酸血症、痛风、饮食、药物、运动等的关系,告诉病人有痛风石者不能只满足于血尿酸降到正常值上下,而是要降到目标值以下。并详细讲解了痛风治疗中需要血尿酸值达到目标值的原因和机制,解释了各种降尿酸药物的特点和用药规律,注意事项等等。 希望这是董事长 一次看痛风医生,从此告别医生,实现痛风的自我管理,做到“我的痛风我做主!”。 董事长跟我握手道别时说:看过这么多医生,没有人给解释得这么透彻,难怪我的几个医生朋友都一致推荐我要找你看看。 案例二 半小时的交谈,拨开了笼罩着这个家庭的迷雾 星期二下午一对父母带着刚满14岁的小姑娘在中山一院特需门诊,花元看完红斑狼疮,星期三下午父母没带孩子,只带着病历又到丹溪医疗门诊,花元,不为看诊只为咨询。 小女孩6年前(8岁时)患上红斑狼疮、狼疮肾炎,6年来一直使用大剂量激素、吗替麦考酚酯和羟氯喹。发病初期,尿蛋白4+。治疗后尿蛋白一直维持在1+~2+之间。激素多维持在每日4粒,激素减到3粒时尿蛋白就2+,4粒以上就1+。由于长期使用大量激素,14岁的女孩还是8岁时的身高,胖胖的身子圆圆的脸,还没有来月经。同龄的小伙伴们多已超过cm的身高,而这个女孩只有cm的身高。 星期二下午在特需门诊,我把女孩的吗替麦考酚酯停掉,换上注射环磷 和口服环孢素,加上帮助降尿蛋白的药物,同时将激素减少一粒。并告诉孩子父母,争取在3~6个月之内,把激素完全减停下来(激素零用药),尽可能让孩子长高起来。 特需门诊一个下午看二十多个病人,比普通门诊50个病人,稍微多一点时间跟病人解释病情,但还是不能满足病人及家属的心理需求。小女孩的父母听说可以把激素减停下来,可以让孩子长高起来,当晚回到宾馆,激动了一个晚上,决定第二天下午再花元,到丹溪医疗门诊找医生详聊半小时。 孩子的父母告诉我,6年来一直听说,环磷 对卵巢*性很大,一直不敢用,怕影响孩子生长发育,怕将来没法结婚生孩子......。有半个小时的问诊时间,我针对孩子父母的各种问题,一一给予了详细的解答,跟他们分析了使用环磷 的利弊、激素的利弊、环孢素的必要性等等。 实际上,真正影响孩子生长发育的是激素:自从孩子使用大剂量激素之后,就没有再长高,别的女孩14岁都已经进入青春期(身材和月经),而这女孩却还没有青春期的迹象。 经过半小时的咨询,消除了孩子父母的思想顾虑,信心满满的接受了我的治疗方案。 或许是上天的关照,小女孩对我给出的治疗方案反应很好。一个月后复诊时,女孩的尿蛋白已经转阴性了,我让她把激素由上个月的3粒减为2粒,如果一个月后还是保持尿蛋白阴性,就再减为1粒激素。 这是小女孩6年来 次尿蛋白阴性, 次把激素减到2粒。孩子的母亲含着眼泪跟我说:6年了,笼罩在我们家庭的迷雾终于让你给拨开了。 他们家在某省会城市,是坐几个小时高铁,不远千里来到广州来寻医的。 案例三 亚临床型“干燥综合征”,要不要吃药? 一位46岁的白领女性,三年前体检发现类风湿因子阳性,进一步检查发现ANA和抗SSA阳性。因此,被某医院风湿科安排住院,做进一步检查。病史描述有口干症状,验血显示类风湿因子阳性、ANA阳性、抗SSA阳性,其他免疫学指标、炎症指标都正常,肝酶胆酶正常,做了唇腺,显示“唾液腺有少量淋巴细胞浸润”,肺部CT正常。诊断“干燥综合征”,给予激素每日4粒、羟氯喹、白芍总苷等治疗。 自从戴上“干燥综合征”的帽子,病人精神压力很大,查了很多书,总以为自己活不了多久了。看过多位风湿免疫科医生,或许是因为门诊时间有限的原因,都没有给病人充分的解释,看病人心里压力大,就推荐去看精神心理科医生,可是效果也不好。 目前激素已经减到每日半粒,羟氯喹和白芍总苷,这个剂量的药物维持了一年。 到丹溪医疗门诊来看病时,带着很厚一叠资料。我详细看完各种医学资料之后,判断病人是一例“亚临床型干燥综合征”:只有类风湿因子、ANA、抗SSA阳性;口干症状是在医生诱导性问诊后病人才有口干,46岁女性没有一个龋齿,口腔干燥症即使有也是非常轻微;肝酶胆酶都正常,提示没有累及毛细胆管;没有夜尿现象,提示没有累及肾小管;肺CT没有肺间质受累迹象;血象正常,提示没有累及血液系统;......。 这个病例,实际上是被诊断“干燥综合征”后,导致的了抑郁症。精神心理科医生,无法告诉病人:“你的干燥综合征没事。”所以,很难解除患者的病根。治疗这类病人,首先需要消除她对自己所患“干燥综合征”的顾虑。 看完资料,询问病史之后,我首先告诉病人:“你没有病!” 即使有干燥综合征,也是亚临床型的,因为它并没有损伤你的身体任何部位。 这种体检发现的,只有自身抗体阳性,没有症状的人群,只有少数将来会发病,而80%以上的概率是终身不会发病。至于口干症状,没有龋齿,唇腺活检也没大碍,不算是干燥综合征。 建议她半年以后再复查一下。如果出现多发龋齿、关节肿痛、皮疹、皮下出血、夜尿增多,则需要找医生检查。年度体检时,留意血沉、C反应蛋白、肝酶、胆酶,每3~5年做一次肺部CT平扫。 我让病人先把羟氯喹和白芍总苷停掉,将每日半片的激素改为隔日半片,一个月后完全停掉激素。 停药的目的是:不要让她吃药,就不会总是提醒着自己是个病人,要让她觉得自己是个健康人。 交谈后病人哭了,她拉着我的手哭着说:三年多了,个个医生都说我是干燥综合征,就你说我没有病......。 我相信,大哭一场后,她的病也就好了。 杨岫岩教授出诊时间: 教授门诊:星期一下午(中山一院门诊大楼三楼) 特需门诊:星期二下午(中山一院5号楼一楼) 多点执业:星期三下午(广州中山二路35号7楼丹溪医疗门诊,电话-)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shaoa.com/bsgx/62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