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氧沙林溶液可以治疗白癜风 https://m-mip.39.net/nk/mipso_5231253.html

白芍为毛莨科植物芍药的根,药性苦、酸、微寒。归肝、脾经。具有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等功效。其主要化学成分包括芍药苷、 芍药苷、芍药花苷、芍药内酯苷以及苯 芍药苷等,统称为白芍总苷(TotalGheosilesofPaeoniaTGP),其中芍药苷占总苷量的90%,是白芍的主要有效成分。白芍的药理及近年来临床研究发现,白芍总苷具有抗炎、止痛、保肝、护肾、抗血小板、抗抑郁、调节免疫以及影响细胞增殖等作用。TGP广泛的药理作用决定了其应用价值,近年来在治疗皮肤疾病的过程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如银屑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慢性荨麻疹、扁平苔藓等与免疫相关的疾病有一定的疗效。

?1、银屑病?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程长,容易反复发作,病因和发病机制较复杂,目前认为主要与自身免疫性炎症有关。近来有人提出银屑病是由于某种未知抗原诱发激活T淋巴细胞,该T细胞可以分泌一系列细胞因子,如IL一23、IL一12、IL一17、肿瘤坏死因子等,从而导致角质形成细胞增生,中性粒细胞聚集及血管增生。白芍总苷能作用于免疫反应上游,抑制抗原递呈细胞的抗原递呈过程,从而降低淋巴细胞的过度增殖分化,降低IFN水平,升高IL一10水平,抑制Th1型细胞因子,同时增强了Th2型细胞因子的效应,可使静止期银屑病患者血清TNF及IL一8水平下降。近年来发现,银屑病患者存在氧化还原状态失

衡。研究发现IL一17和IL一23参与了寻常性银屑病的发病过程;应用白芍总苷治疗寻常型银屑病后,IL一17和IL一23mRNA表达水平下降,且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降低。许多学者应用白芍总苷联合窄波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仪治疗寻常型银屑病,可从多个环节有效作用于病变处,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两者可发挥协同作用,降低各自的不良反应,缩短病程。

?2、慢性荨麻疹?

慢性荨麻疹目前尚未明确其病因,通常认为与肥大细胞释放过多白三烯、白介素、组胺、花生四烯酸等活性递质、IgE高亲和力抗体受体相关,目前证实患者普遍存在Th1/Th2细胞失衡,TGP可增高Th1细胞占比,可降低Th2细胞占比,增高Th1/Th2比值,对TGP的药理学研究也证实,TGP可调节Th1和Th2之间的平衡。一项基于白芍总苷治疗荨麻疹的Meta分析显示,白芍总苷联合抗组胺药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更佳,但也应注意其导致腹泻的发生率也增加。

?3、系统性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较常见的严重危及健康的自身免疫病,目前治疗方法有限,长期大剂量使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不良反应明显。Zhao等研究发现,白芍总苷可能通过诱导Treg细胞的分化,从而调节Foxp3启动子的 化状态,并激活IFN一^y和IL一2信号通路,最终抑制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体内的自身免疫反应。万琦兵等发现白芍总苷联合注射用甲泼尼龙 治疗SLE,既对原发免疫系统疾病有调节免疫的治疗作用,而且又有很好的护肝作用,与传统护肝药物比较,其在改善症状、体征等方面

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护肝降酶的作用更强。梁小红通过研究发现加用TGP治疗SLE患者能更有效地下调其TNF表达水平,对SLE患者起保护性作用。磨红等应用白芍总苷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12周后,患者补体C3明显增高,血沉、C反应蛋白等明显下降,外周血白细胞明显上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每日平均激素使用剂量及12周激素总用量显著少于对照组,提示TGP治疗SLE安全有效,可以减少糖皮质激素的用量,降低SLE患者感染的发生率。李艳梅发现SLE患者加用白芍总苷治疗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明显降低,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小,复发率低。

?4、口腔扁平苔藓?

尚书悼等随机选取两组口腔扁平苔藓(OLP)初诊患者各30例,分别采用羟氯喹及羟氯喹与自芍总苷联合治疗三个月后,结果发现:白芍总苷和羟氯喹联合用药,对OLP糜烂型和充血型损害有效;单用羟氯喹治疗OLP糜烂型和充血型损害无效;对于OLP斑纹型损害,两组均有效。苏奎忸等把50例口腔扁平苔藓患者随机分成3组,分别接受枸橼酸铋钾、白芍总苷以及两者联合治疗。停药两周后发现:接受枸椽酸铋钾组总有效率56.25%;接受白芍总苷治疗组总有效率41.47%;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94.12%;治疗后CD3、CIM、CD4/CD8升高,

CD8降低,差异非常显著。

本文作者:医院皮肤科林秉奖

声明

如有转载请保证原文完整,并请注明作者来源,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并致歉。

点击下方对应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shaoa.com/bsgx/50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