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内火热不除,百病都会缠上身出现这些
长寿保命 今天的《养生堂》要从一本流传了年的名书开始,这本书全称《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简称《保命集》。全书共载方剂首,涵盖内、外、妇、儿科方方面面。序中称:“后三十二论,随论出证,随证出方,先后加减,用药次第,悉皆蕴奥,精妙入神,尝试用之,十十皆中。”也就是说,里面的方子屡试屡有效。最重要的是这本书的作者——刘完素,被称为历史上最长寿的名医之一,活了90岁,可谓是“老神仙”。他的长寿秘诀是什么?这本《保命集》里有什么能长寿保命的方子?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医之门户分于金元”。金元时期是中医学术发展的一个高峰期,也是中医学术流派的形成期,这一时期涌现出了很多医学家,他们创立了新的医学门户,成为了各门户的“ ”。最为代表的是金元四大家,四位医家创立了四个流派,每个流派都有很多传世名方,对后世治病、养生保健影响很大。 火热是导致多种疾病的原因刘完素是金元四大家之首,寒凉派的代表人物。寒凉派,顾名思义,用药的特点是偏于寒凉的,90岁的他的长寿秘诀是“上善若水、下愚若火”。上善若水指的是一种心态,平和,淡泊名利;下愚若火指的是精神层面像火一样躁动不安,常常怒发冲冠,或指身体层面,外邪入侵产生火邪都是对长寿无益的。 刘完素对医学重大的贡献之一是提出了“火热论”,认为“火热是导致多种疾病的原因”,很多看似不相关的出血疾病都跟身体里的“火”有关,比如牙龈出血、脑出血、胃出血等。 现场专家也让观众填了一份自测表,发现很多有出血疾病的观众,很多症状是相似的。 自测身体里是否有火 结合您平时症状,如实回答下列问题: 您是否感觉身体发热? 您平时是否出汗较多? 您是否感觉口渴想喝冷饮? 是否经常感到心中烦躁? 是否有口苦咽干的现象? 是否有小便短赤或尿道口刺痛的感觉? 请伸出自己的舌头,是否是舌红苔*? 体内有热慢慢积累变成火,火的特性就是来得特别急,极易造成血热妄行。如果有上述的症状出现,要当心体内可能有火了。 体内有火容易导致出血中医认为血行脉中,身体里有火(不管是外来的还是内生的),旺了之后,脉管里的血会溢出去,叫做妄动,妄动在肺可能会出现咳血、咯血等,胃、脑、肠、肌肤等都有可能因为血热而出血。 刘完素曾提出五志化火,喜怒忧思悲恐惊,人的七种情志活动都会在过用的时候化火。比如碰见小事暴跳如雷、怒发冲冠,说明肝火旺,肝火旺会导致血压升高,进一步发展出现中风。火热病非常多,按照火热病来治疗,可以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外邪通过毛窍侵入人体冬天腠理闭塞,火在体内,所以秋冬季节脑卒中高发,特别要注意清火。刘完素认为外在环境中的“风寒暑湿燥火”皆可化火,这就是 的“六气化火说。 毛窍(皮肤)是人体 的器官,一般身高的人皮肤的面积至少在1.5到1.6平方米,有呼吸和排泄功能,但它也是邪气侵入人体的通道,当我们皮肤毛窍不能很好的开合,“风寒暑湿燥火”就会趁虚而入,正气与邪气交争就产生了热,这时候火热在表,称为表症,表现为寒热、打冷战、高烧等,还伴有浑身疼痛、头疼、烦躁、口渴等,有内火的人更容易让邪气进入人体发病。 清火:辛凉解表身体里有了“火”就要清,在刘完素的《保命集》里有一个传世名方,民间称赞这个名方“有病没病都可以吃”、“一方治百病”。这个名方贵在它的组方配伍很独特,能表里双解、清热泻火。 防风通圣散 防风、川芎、芍药、大*、芒硝、连翘、薄荷、麻*、石膏、桔梗、*芩、白术、滑石、甘草、山栀子、荆芥穗 防风是君药,麻*助防风来驱散寒邪,能发汗解表;川芎、当归、白芍是四物汤的主要药材,养血活血;白术、甘草健脾;荆芥穗解表。大便特别干燥,可以用大*、芒硝清泻;小便*赤有滑石、甘草;*芩、栀子、连翘清中上二焦的热。 口舌生疮、心烦口渴、夜寐梦多、大便干结、小便*赤等;感受了外邪后出现发热恶寒、浑身疼痛、无汗、烦躁、口渴等。 预防用药,比如用来预防流感,一周吃1—2次;治疗用药,2—3次左右。 有内热可以用防风通圣来内外分消,没有生病的时候也可以用作预防,作为预防,剂量一定要小,1—2克即可。中药治疗需要辨证论治,不论是用于治疗还是预防,一定要谨遵医嘱。 专家出诊信息 彭建中 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 每周二、五下午 赵艳 医院 周四周日下午 医院 周五下午 备注:因不可抗力造成门诊时间,地点,费用、出诊类型的改变,以医院当日公布信息为准。 “近期热门文章1.这三种简单好用的养生方法,学起来,在餐桌上就能健脾胃、养脑安神~ 2.看耳朵就知血压高不高,国医大师传授独门“秘笈”,辅助降血压! 3.胃病为何久治不愈?教您三招调节脾胃平衡,解决肠胃溃疡反复问题! 4.脸上这三道横褶预示心脏疾病!常按手上两个穴位,养护心脏,省钱省力! ”小编元宝你的支持和赞赏是小编前进的动力 赞赏 人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shaoa.com/bsgx/3186.html
- 上一篇文章: 断面为白色的中药材种类及性状特征
- 下一篇文章: 妇科病的根源在于血瘀,活血化瘀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