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苏州秋冬季新冠病*感染及流感中医
当前 我国疫情防控面临新形势、新任务 秋冬季节也是流感 等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 为进一步发挥中医药在应对新型冠状病*感染中的特色和优势,针对秋冬季新冠病*感染和流感的发病特点,结合苏州实际情况,由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市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经市中医医疗救治组讨论及中国中医科学院相关专家指导,以《新型冠状病*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为基础,制定《年秋冬季苏州市针对新型冠状病*感染及流感的中医药预防和辨治方案(试行第三版)》。 方案针对不同人群 给出了相应的防疫药方 快一起来看看吧 预防方案 Part.1 普通人群预防方 成人预防一号方 组成:生*芪15g,炒白术10g,防风10g,桑叶10g,*菊花10g,桔梗6g、陈皮6g,麦冬10g,生甘草3g。 服法:每剂水煎两次,每次10—15分钟,共取汁毫升,分两次服用,或水煎一次后分次添开水代茶饮;也可用上述处方相应剂量的颗粒配方,加开水冲泡毫升左右至颗粒全部溶解,分两次服用,每日一剂,可连续服用5天;还可选用扶正补气类中成药以防外感,如扶正胶囊等。 注:本方适用于平素体质偏弱,易感冒或者有过敏性鼻炎的人群。 成人预防茶饮方 组成:生*芪10g,桑叶6g,麦冬6g,新会陈皮3g。 服法:沸水冲泡,分次代茶口服。 注:本方适用于普通人群预防。 儿童预防一号方 组成:生*芪10g,炒白术8g,防风6g,焦三仙各10g,藿香6g,陈皮6g,苏梗6g,生甘草3g。 服法:每剂水煎两次,每次10—15分钟,共取汁毫升,分两次服用,或水煎一次后分次添开水代茶饮;也可用上述处方相应剂量的颗粒配方,加开水冲泡毫升左右至颗粒全部溶解,分两次服用,可连续服用5天。 注:本方适用于3周岁以上普通儿童人群。 Part.2 医学观察期(隔离点)预防方 成人预防二号方 组成:生*芪15g,炒白术10g,防风10g,桑叶10g,连翘6g,桔梗6g,陈皮6g,麦冬10g,柴胡6g,生甘草5g。 服法:每剂水煎两次,每次10—15分钟,共取汁毫升,分两次服用;也可用上述处方相应剂量的颗粒配方,加开水冲泡毫升左右至颗粒全部溶解,分两次服用,每日一剂,可连续服用5天;还可选用扶正补气类中成药以防外感,如扶正胶囊等。 儿童预防二号方 组成:生*芪10g,炒白术8g,防风8g,焦三仙各10g,炒白芍8g,藿香6g,桔梗6g,橘红6g,生姜3g,生甘草3g。 服法:每剂水煎两次,每次10—15分钟,共取汁毫升,分两次服用;也可用上述处方相应剂量的颗粒配方,加开水冲泡毫升左右至颗粒全部溶解,分两次服用,每日一剂,可连续服用5天。 注:本方适用于3周岁以上隔离点儿童。 治疗方案 Part.1 医院 无症状感染者及轻型患者 组成:生*芪30g、炒白术10g、防风10g、桑叶10g、连翘10g、羌活6g、桔梗6g、枳壳10g、麦冬10g、柴胡6g、生甘草5g。 服法:每剂水煎两次,每次10—15分钟,共取汁毫升,分两次服用;也可用上述处方相应剂量的颗粒配方,加开水冲泡毫升左右至颗粒全部溶解,分两次服用,每日一剂,可连续服用5-7天。 注:结合苏州地区气候特点及人群体质,可辨证选用院内中成药制剂,如羌菊感冒颗粒、抗病*颗粒、扶正胶囊等,轻型患者,证属痰热蕴肺者,可选用连花清瘟颗粒(胶囊)、金花清感颗粒,咽痛明显可选用六神胶囊(丸)等。 儿童无症状感染者及轻型患者 组成:生*芪10g,炒白术8g,防风8g,羌活6g,连翘6g,藿香6g,陈皮6g,桔梗6g,焦三仙各10g,生甘草5g。 服法:每剂水煎两次,每次10—15分钟,共取汁毫升,分两次服用;也可用上述处方相应剂量的颗粒配方,加开水冲泡毫升左右至颗粒全部溶解,分两次服用,每日一剂,可连续服用5—7天。 注:结合苏州地区气候特点及人群体质,如有发热、恶寒、咽痛等可辨证选用院内中成药制剂金蝉口服液治疗。 Part.2 医院 散寒解*方 组成:荆芥10g、羌活10g、白芷10g、川芎10g、连翘10g、桔梗6g、前胡10g、化橘红10g、生甘草5g。 服法:每日一剂,水煎ml,分两次服用,早晚各一次。 注:本方适用于轻型属于风寒湿*表证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病初起见恶寒、肢体酸楚或有发热、鼻塞、咽痛不适、咳嗽痰少、舌淡苔薄白或白腻、脉浮紧等,老年人酌情加炙*芪10—30g、*参10—30g。 本证也可辨证选用院内中成药制剂,如羌菊感冒颗粒等。 清肺败*方 组成:银花15g、连翘15g、炙麻*5g、桔梗10g、杏仁10g、生石膏30g、蜜桑白皮15g、*芩10g、浙贝母15g、瓜蒌皮15g、郁金10g、麦冬15g、芦根30g、生甘草5g。 服法:每日一剂,水煎ml,分两次服用,早晚各一次。 注:本方适用于轻型或普通型属于痰热湿*郁肺证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持续、咳嗽加重、咯痰*粘或粘腻不畅、或伴胸闷、口干、舌红苔薄*或*腻、脉数等,老年人加*参15g、北沙参15g、丹参15g。 本证也可选用中成药连花清瘟颗粒(胶囊),咽痛明显可选用六神胶囊(丸)、宣肺败*颗粒等,按药品说明书使用。 化湿败*方 组成:生麻*5g、杏仁10g、生石膏15g、生甘草5g、藿香10g(后下)、厚朴10g、苍术15g、草果10g、法半夏10g、茯苓15g、生大*5g(后下)、生*芪15g、葶苈子10g、赤芍10g。 服法:每日1—2剂,水煎服,每次—ml,一日2—4次,口服或鼻饲。 注:本方适用于重型属疫*闭肺证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痰*粘少、或痰中带血、喘憋气促、乏力、口干苦粘、恶心不食、大便不畅、小便短赤、舌红苔*腻、脉滑数等。 本证也可选用化湿败*颗粒或血必净注射液,按药品说明书使用。 医院根据实际情况,也可辅以针灸治疗。 居家防护建议 Part.1 香囊处方 成人防疫香囊方 组成:苍术3g,山柰3g,藿香3g,佩兰3g,菖蒲3g,白芷3g,肉桂3g,艾叶6g,冰片1g。 儿童防疫香囊方 组成:丁香3g,白芷3g,藿香3g,羌活3g,佩兰3g,菖蒲3g,苍术3g,细辛3g,山柰3g,艾叶3g,豆蔻3g,砂仁3g,冰片1g。 Part.2 外治处方 足浴法 扶正通络驱邪方:羌活、独活、当归、*芪、桂枝、艾叶、细辛各10g。用法:适量水煎30分钟,水温适宜后足浴,以身体微微汗出为宜,每次约15—30分钟,起到扶正祛邪,活血通络的功效。 艾灸法 方法:每日灸足三里、气海、关元等穴位,每穴10分钟。以热感为宜,慎防灼伤。 穴位保健 方法:可选用足三里、肺俞、肾俞、气海等穴位进行穴位贴敷,冬季进行特色的“三九贴”,可增强人体免疫力,扶正防邪。 儿童推拿 (1)按揉足三里 定位:位于小腿前外侧,外侧膝眼下3寸,胫骨前嵴外侧约一横指处,左右各一穴。 操作:小儿取坐位或仰卧位,术者以拇指端或螺纹面着力,稍用力按揉,50—次。 (2)捏脊 定位:后正中线上,自第一胸椎至尾椎端呈一直线。 操作:小儿取俯卧位,术者拇指指腹与食指、中指指腹对合,夹持肌肤,拇指在后,食指、中指在前。然后食指、中指向后捻动,拇指向前推动,双手一紧一松交替向上挤捏推进至第一胸椎处,反复操作3—7遍。每捏3下将皮肤向上提一次,称为“捏三提一法”。 Part.3 食疗处方 秋冬天气日渐寒冷,空气比较干燥,宜进食养阴润燥、温阳散寒之品以补养身体,预防疾病。养阴润燥的食物,如甘蔗、柚子、葡萄、梨、石榴、香蕉等水果,白菜、萝卜、红薯、莲藕、山药等蔬菜,鸭肉、兔肉、鸡肉等肉类。温阳散寒的食物,如核桃、桂圆等水果,洋葱、韭菜、大葱、茴香、生姜等蔬菜,羊肉、牛肉、鲍鱼、海虾等肉类。结合时令特点、体质及防疫因素,推荐以下食疗预防处方: 平和体质—秋冬季滋阴润燥 萝卜排骨汤:白萝卜、排骨各g。 气虚体质—健脾益气,提高免疫力 *芪山药乌鸡汤:生*芪30g、鲜山药g、乌鸡肉—g。 阴虚体质—养阴,宁心,润肺 百合莲子银耳羹:干百合15g、莲子15g、银耳50g。 儿童气虚、脾虚—益气扶正,健脾祛湿 太子参淮山药扁豆炖瘦肉汤:太子参10克,干品淮山药10克,炒白扁豆15克,猪瘦肉克,大枣2颗(去核),生姜2片。 儿童卫表不固体质—祛风解表、散寒止痛 防风粥:防风15g(单煮取汁),葱白2段,粳米50—g。 Part.4 运动处方 坚持体育锻炼,运动适度适量,可选择慢跑、散步、八段锦、太极拳等平和运动。切记量力而行,避免过度出汗、过度劳累。年老体弱者宜做到: 勤搓手防感冒 每天搓手5分钟,重点搓热大拇指下大鱼际的部位,有补肺气、增强免疫力、预防感冒的作用。 常晒背助养阳 冬季气候寒冷,在阳光充足的时候,经常晒晒后背有助于补益身体阳气,鼓舞正气,防病祛邪。 暖双足防体寒 穿着保暖性能好的鞋袜,多活动双脚,结合睡前温水足疗,重视足部防寒保暖,可有效地促进保健功能。 Part.5 调畅情致 积极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保持乐观,避免焦虑、恐慌和抑郁等负面情绪。听听令人激昂的音乐,看看喜剧影视片,读些幽默的故事等,以愉悦心情,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建议多听音乐调畅情志。推荐乐曲:如名曲《胡笳十八拍》,可促使肝气柔软、顺畅,从而达到解郁养肝的功效;睡前听听笛子名曲《紫竹调》,可使心境平和,缓解生活和工作中的压力;《十面埋伏》能够刺激脾胃功能,有助于对食物的消化与吸收;《阳春白雪》能恰到好处地平衡肺气、助长肺气。 相城区融媒体中心出品 来源:苏州健康、苏州发布 编辑:潘喆彬 监制:瞿妍 做好自我防护!↓↓↓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shaoa.com/bsgx/12542.html
- 上一篇文章: 立冬如何科学养生早睡晚起保持健康三九养
- 下一篇文章: 断崖式降温,穿上羽绒服仍然在发抖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