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自古以来就有着“花仙”和“花相”的称谓,而且还被列为“十大名花”之一,曹雪芹笔下的“憨湘云醉眠芍药裀”,更是成为了《红楼梦》中的一个经典场景。从古至今,有不少文人墨客都对芍药挥洒墨水,比如唐代诗人韩愈就作以“浩态狂香昔未逢,红灯烁烁绿盘龙”的诗句,来赞叹它的美丽。然而,芍药除了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观赏性植物外,它更是中药界中非常重要的一味药材。

芍药最开始的药用记载是体现在古代著名药书《神农本草经》中,不过,在汉代前,人们常常会将赤芍和白芍混为一体,并统称为“芍药”,直至南北朝,著名医家陶弘景才在《本草经集注》中根据花的颜色对二者做出了区分,不过,关于这两种药材的功效区分,还是在宋代官方编撰的医书《太平圣惠方》中才得以体现。而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便是这其中一味药材——白芍。

白芍作为中医补虚药的代表,在其功效上,自然不必多说,在很多的经典医方中,我们都能看见白芍的身影,它也常与其他药材一同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病症的治疗。而且,白芍与有些中药的搭配组合,能够起到1+1>2的效果,正所谓,“白芍加一味,功效或翻倍”,若是将白芍与“它们”配伍,或会使人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

1.桂枝

白芍与桂枝的搭配,其实在很多经典方剂中都有所体现,比如张仲景的“千古伤寒第一方”——桂枝汤,虽然一直以来,人们都对桂枝汤中的芍药究竟是赤芍还是白芍,存在很多争议,但根据整个方剂的功效,我们也不难看出这其中的芍药,就是白芍。

白芍能养血和营、敛阴柔肝,而桂枝善于通阳发汗、解肌散寒,将这两味中药相配伍,既有着相辅相成的调和营卫的关系,也能发挥一定的相互制约功效。白芍的养阴敛汗,可以让桂枝在发汗解表的过程中不耗损体内更多的阴液,桂枝的温阳药性,又能防止白芍敛阴所出现的营阴滞留,而这一特性除了在张仲景的桂枝汤中有所体现外,在小建中汤以及桂枝加葛根汤等药方中,也均有运用。

2.柴胡

柴胡具有和解少阳的功效,是治疗少阳病,半表半里证的要药,将柴胡和白芍相须为用,也同样能发挥巨大作用。白芍养阴柔肝,柴胡疏肝解郁,这两味中药都是疏肝解郁的“高手”,将两者共同搭配,能起到很好的疏达肝气、养血柔肝的功效。

白芍的养血敛阴,可以防止柴胡的疏散太过,而耗损肝阴,柴胡的和解疏散,又能避免白芍的酸寒药性太过,而导致肝气郁结,两者相辅相成,取长补短。而这种配伍关系也“成就”了逍遥散、大柴胡汤、柴胡疏肝散等诸多的著名方剂,在临床使用方面,也主要是调整两者的配伍来有针对性的治疗病症。

3.甘草

甘草作为张仲景最常用的一味中药材,甘草不仅有着调和药性的功效,还有着较强的缓急止痛作用,白芍味酸,甘草味甘,在中药学里,有着“酸甘化阴”的说法,因此,针对因阴血亏虚所导致的肌肉疼痛等来说,有着非常显著的缓解作用,以这两味中药配伍为核心,还组成了芍药甘草汤、小建中汤等很多经典药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shaoa.com/bscl/13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