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芍养肝
芍药花的根采挖起来以后, 刮去了外皮,在开水当中再煮过, 然后晒干了,那么就是外面偏白的。 这就是我们用的白芍了 赤芍主要是来源于木芍药——野生, 白芍主要来源于芍药——家种, 白芍 其性微寒, 味微苦、酸。 一、补血,作用非常缓和 广泛地用于各种血虚证, 不管肝血虚、心血虚 养血:用于肝血亏虚,面色苍白,眩晕心悸, 或月经不调,崩中漏下。 王好古云白芍主“肝血不足”, 治血虚之头晕、月经量少、闭经等, 常与熟地*、当归、川芎同用,即四物汤; 治疗血水同病之月经不调、水肿或腹泻等, 宜配伍当归、川芎、茯苓、白术等,如当归芍药散。 二、平肝——平抑肝阳。 最常用的、最重要的功效 入肝经血分,能养肝血, 敛肝阴,平肝阳,而柔肝止痛, 为治疗肝经诸痛之良药,也是养肝阴的主药。 (1)敛阴或者养血,敛阴养血,有利于肝阳上亢的治本, (2)止痛作用很好,力量很强。肝阳上亢出现的头痛,治标。 平抑肝阳用于肝阳上亢之头痛眩晕。 三、缓急止痛。+白芍+甘草 用以治疗内脏、胁肋、脘腹 或者肢体、肌肉和内脏的痉挛性的疼痛。 甘草——甘缓 白芍——酸能够敛阴、能够养血 汉代张仲景的芍药甘草汤, 就是一首止痛要方, 其实单用白芍止痛作用并不强。 《本经》提出白芍能“止痛”,主“腹痛”, 《名医别录》白芍治“腹痛,腰痛”, 《药性论》白芍治“腹中痛”等。 白芍的不同炮制方法, 其擅长不一样: 生用——长于养阴; 炒后寒性缓和——长于养血和营; 酒炙——长于止痛。 沐: 芍药甘草汤 主症:肝血虚的疼痛,伴有脚抽筋。 组成:白芍10g甘草10g 煮水喝。 文章不错,点个“好看” 沐子健支持原创,每日一更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shaoa.com/bscd/5237.html
- 上一篇文章: 芍药花的作用芍药花茶的禁忌及泡法
- 下一篇文章: 看花识药白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