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明目地*丸,大家有没有联想到之前讲过的诸多地*丸系列呢?

虽然明目地*丸与六味地*丸仅有二字之差,但前者却由足足由十二味中药组成,在数量上翻了一倍,而且有一点要注意,它的前身是杞菊地*丸,而不是六味地*丸。

《*帝内经》云:“目得血而能视”,眼目之所以能视万物。与“肝”密切相关。肝藏血,开窍于目,眼赖肝血濡养才能发挥视觉功能。故《素问》说“肝受血而能视”,《灵枢》说“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

且在病理情况下,肝肾疾病往往反映于目,如肝肾阴亏,精血不能上荣于目,则两目干涩,运转不灵,神疲目衰,眼磨不适等。可见补养肝肾在治疗干眼症中的重要性。

而明目地*丸正是通过其补养肝肾、益精明目的功效对干眼症进行标本兼治。现在该药随着药物制剂的改进,携带更加方便,服用简单,易为广大患者接受。

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明目地*丸。

明目地*丸(浓缩丸)

熟地*、山药、山茱萸、泽泻、茯苓、丹皮、枸杞、菊花、蒺藜、煅石决明。

滋肾,养肝,明目。用于肝肾阴虚,目涩畏光,视物模糊,迎风泪流。

口服。一次8~10丸,一日3次。

口服固体药用聚酯瓶装,丸/瓶/盒。

方解

方中熟地、山茱萸、枸杞子、山药,肝、肾、脾俱补,为君药,以填精补液,精充则神旺。

当归、白芍、丹皮、蒺藜、石决明为臣,以养血和营,血盛则形强,以平肝祛翳,明目除昏。

佐以茯苓、泽泻利湿而不伤阴液,引浮火下行而免伤头目。

菊花清利头目,引药上行,为使。

使

全方配伍,补中寓泻,泻中兼补,扶正而不助邪,祛邪而不伤正,共奏滋肾、养肝、明目之功。

功效与作用

明目地*丸是一种中成药,它是主要针对眼科疾患的,养肝明目、滋肾,用于肝肾阴虚、虚火上炎,引起的视物模糊、目涩畏光以及迎风流泪等多种眼部疾病有良效。对于由肝肾不足引起来的眼干,发红疼痛,耳鸣等情况都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对于飞蚊症也具有较好的效果。

适应病症

01

眼科疾病

视疲劳症、溢泪症、白内障、视网膜出血、角膜炎、视神经萎缩、中心性视网膜脉络膜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02

内科疾病

高血压病、脑动脉硬化症、颈动脉斑块形成。

03

五官科疾病

神经性耳鸣、耳聋。

辅助:现代临床上,对于中心视网膜炎、视神经炎、干燥性角膜炎、老年性泪腺萎缩、老年白内障、单纯性青光眼,等等,干涩难受的眼疾,也可能服用这个药药来调理。

明目地*丸和杞菊地*丸的区别

首先“明目”两个字就已经告诉我们,它能让你的眼睛像夜明珠一样,在黑暗的夜色中熠熠生辉,就是说明目地*丸治疗眼病,针对性更强了。强在哪里了呢?来看一下药物组成,明目地*丸在杞菊地*丸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四味药,分别是当归、白芍、黎簇、石决明。当归、白芍补血,主要是补肝血;石决明清肝明目;蒺藜平肝息风,古医书上说,蒺藜疗风疮而明目。队伍扩大了,作用自然也就更全面,也更强大了。

从整体上来看,两个方剂都是因为肝肾阴虚导致的眼睛疾病,肾阴虚引起精血不足进而头晕目眩,肝阴虚往往两目干涩,视物昏花,肝火上炎,容易双目肿痛,肝风内动,眼睛容易斜视,肝阳上亢,容易头痛头晕恶心呕吐,两种都可以用于干眼症。

区别

杞菊地*丸应用较广泛,因用眼过度或年龄过大人群普遍都会有肝血阴虚,肝阴不足,造成眼睛干涩,视力减退,适宜症状较轻者。

而明目地*丸,更偏向于高血压引起的眼干眼痒的干眼症,以及糖尿病眼睛病变的飞蚊症,因为高血压大多数是由于肝阳上亢引起,糖尿病由于血糖长期过高,容易引起视网膜,睫状体,玻璃体等病变。适宜症状较重者。

明目地*丸的禁忌

①眼多眵、黏、*,小便*赤、臭,心烦,脉有力者不宜用;

②长期使用本丸剂时,若遇感冒发热,腹泻等新病,暂停用。

③腰膝酸软,足冷,便溏,小便色清者不宜用。

④大便稀溏者慎用。

⑤虽有上述用药指征,舌少苔,但舌体瘦小者,当慎用。

⑥肝病,糖尿病、肾脏病等慢性严重疾病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⑦孕妇慎用。

百年达生春精制道地药

扫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shaoa.com/bscd/107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