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婷琵琶古曲海青拿天鹅研究
(原文载《星海音乐学院学报》年第2期) 作者简介 王婷:(-),女,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教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摘要 琵琶独奏曲《海青拿天鹅》是目前可知有历史记载和传语的最久远的琵琶独奏曲之一,在我国琵琶音乐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研究琵琶音乐历史以及传统音乐溯源均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文章对该曲进行系统的梳理与研究,从历史溯源、版本特点以及浦东派传谱的演奏版本分析等方面对其进行阐述,旨在挖掘其表演内涵与价值。 关键词 《海青拿天鹅》;琵琶武曲;《养正轩琵琶谱》;浦东派;林石城 一、历史溯源 琵琶独奏曲《海青拿天鹅》(以下简称《海青》)是琵琶武曲的代表曲目,又称《海青》《拿鹅》《海青拿鹤》等。作品结构规模宏大,演奏技巧高超,是中国古代情景交融的现实主义经典之作。《海青》的历史溯源,据元代杨允孚《滦京杂咏》所载诗,可明晰其作为一首琵琶独奏乐曲,早在宋元时期便在我国北方流传。 有关《海青》研究以往学界有较多成果,杨荫浏、林石城、袁静芳、李吉提等先生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也有几篇相关学位论文发表。本文正是以上述研究为基础,具体异同做如下梳理与说明。纵观以往研究,其主要涉及历史、形态、表演等方向。有关《海青》的历史研究本文,笔者在详尽研究以往学界研究的基础上(特别是杨荫浏、袁静芳二位先生的研究),对相关材料作进一步补充。有关《海青》的音乐形态研究学界主要有李吉提、邝宇忠的《琵琶套曲海青拿天鹅结构特点》①李吉提、邝宇忠:《琵琶套曲(海青拿天)结构特,点》,《中央音乐学院学报》年第4期,第4页。和袁静芳的《料峭乐目家族研究》之二、之三②袁静芳:《模式分析与语系家族梳理ー《料峭》乐目家族研究之二》,《中央音乐学院学报》年第2期;《宫调的特质、类归与历史探索一(料峭〉乐目家族研究之三》,《(中央音乐学院学报》0年第4期。等文献,上述文献主要对《海青》的音乐形态以及结构特点进行宏观的划分与分析。本文中涉及相关部分的写作主要有两点考量:首先是《海青》的系统性描述,立足《海青》的历史、版本、形态与表演;其次是《海青》的微观分析,将旋法、结构等形态进行深入分析,力图将上述分析与文化语境、历史语境以及相关形态、表演等进行统合,以补正以往学界研究中的不足。关于《海青》的演奏研究主要有林石城《琵琶古曲〈海青拿天鹅〉》、③林石城:《琵琶古曲(海青拿天》》,《星海音乐学院学报》年第3期。舒银《浦东派誌琶曲〈海青拿天鹅〉演奏分析》④舒银:《浦东派琵琶曲(海青拿天鹅)演奏分析》,中央音乐学院硕士学位论文,年。等,大多主要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shaoa.com/bszz/5064.html
- 上一篇文章: 古言檀郎by海青拿天鹅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