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药市中药材产地初加工*策探讨
-07-27中国汉广集团心怡 亳州药市,是我国 的药都之一,不仅是中药材生产的主产地、流通的集散地,更是我国中药材产业动态的风向标、*策与信息的展示窗。中药材产地初加工,按照国家药监局的规定,是对中药材按照《中国药典》“药材项”下要求,在产地进行清理、洗净、除杂、去皮、切制、干燥、包装等工序加工。由于对*策理解方面的差异,加之各地一些配套*策的出台,使得中药材产地初加工,*策掌握难以统一,技术标准难以规范,直接影响到中药材的质量。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药典》(版)对中药材产地趁鲜切制及初加工品种作出明确的限定。由于该限定滞后于中药行业的发展和市场需求,因而需要在*策上加以配套,在操作技术上加以规范,对此安徽省及亳州市根据《中国药典》和《安徽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列出了可以在亳州中药材专业市场专营区经营的趁鲜切制和初加工的中药材品种,并委托中国汉广集团制定初加工技术操作规范标准,加以规范。 多年来,中国汉广集团以中药材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加工生产为根本,融合科研学者、大专院校,引进现代科技手段在中药材趁鲜加工、中药材专用功能包装、中药材流通追溯等领域进行广泛的探索和研究,严格执行相关*策,有力的促进了中药材产地初加工的健康发展。 二、中药材产地初加工的*策界定。 (一)中国药典对中药材产地初加工的界定。 1.明确了中药材产地初加工的品种属性。有64个中药材品种可以产地趁鲜切制及初加工。 2.明确了中药材产地初加工的产地属性。按照国家药监局的规定,是对中药材按照《中国药典》“药材项”下要求,在产地进行。如土茯苓药材项下规定,夏、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干燥;或趁鲜切成薄片,干燥。 3.明确了中药材初加工切制的规格属性。如切片药材(共28个品种);切段药材(共18个品种);切块药材(共3个品种;切瓣药材(共4个品种);可选用多种切制方法加工的药材(共11个品种)。 (二)亳州药市对中药材初加工的界定。 1.列出中药材初加工品种。由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行文,按国家现行药品GMP和相关法规,共列出73个中药材品种趁鲜切制和初加工,中药材初加工产品在亳州中药材专业市场内设置专区销售。 2.强调中药材初加工的适宜方法与技术。在相关文件中,提出药用部分采收后,经过拣选、清洗、切制或修整等适宜的加工,需干燥的应采用适宜的方法和技术迅速干澡,并控制温度和湿度,使中药材不受污染,有效成分不被破坏等要求。 3.推广工业化、标准化中药材产地加工基地。首推毫州市汉广天工绿色中药材初加工基地,参照GMP的规范进行管理,实施中药材产地初加工,并以企业名义对初加工产品按照中药材销售。这个*策涵盖了中药材从采收、净制、切制、干燥、包装、存储、流通以及追溯整个产业链,为中药材产地初加工基地企业开了直通车。 三、亳州中药材初加工*策掌握 (一)亳州药市与药典规定重合的中药材初加工品种。 共有50个品种,具体品种为(茯苓、何首乌、葛根、粉葛、虎杖、大*、商陆、乌药、地榆、苦参、雷公藤、菝葜、土茯苓、绵萆薢、桑枝、川木通、皂角刺、紫苏梗、佛手、干姜、山奈、狗脊、浙贝母、丁公藤、两面针、瑞香狼*、粉萆薢、片姜*、十大功劳根、防己、天花粉、木香、高良姜,桂枝、大血藤、青风藤、钩藤、桑寄生、槲寄生、锁阳、肉苁蓉、益母草、通草、*藤、颠茄草、木瓜、枳壳、枳实、鸡血藤、香橼)。 这50个品种既是中国药典规定的中药材产地初加工品种,又是亳州药市列出的中药材初加工品种,得到*策上的双重许可。可以进行清理、洗净、除杂、去皮、切制、干操、包装等工序加工。 2.亳州药市列出、不在药典规定范围内的中药材初加工品种。 共有23个品种,具体品种为(赤茯苓、茯神、岗梅根、八角枫根、白芍、白术、桑白皮、牡丹皮、桔梗、白芷、白首乌、*药子、八角莲、紫葳根、菊叶三七、山楂、土木香、檀香、樟木、苏木、降香、红木香、白蔹)。 根据安徽省及亳州市相关部门批准,列出了可以进行清理、洗净、除杂、去皮、切制、干燥、包装等工序加工品种共73种,其中这23个品种,虽然不在药典规定品种范围内,但可以在亳州药市趁鲜切制和初加工。 3.亳州药市未列出,但药典规定可以在产地初加工的品种。 共有21个品种,其中产地可以切片的有10个品种:干姜、土茯苓、山楂、山药、三棵针、片姜*、乌药、*山药、竹茹、狼*;产地可以切段的有10个品种:小通草、高良姜、益母草、通草、*藤、锁阳、广东紫珠、首乌藤、桃枝、铁皮石斛;可选用多种切制方法加工的有1个品种:大腹皮。 这21个中药材品种,虽是药典规定允许在产地趁鲜切制和初加工的品种,但在亳州药市并没有列出,是不符合在亳州药市进行趁鲜切制和初加工的(除亳州地产)品种,因为药典规定对中药材初加工是有产地属性限定的。 本文仅是对中药材产地初加工有关*策的探讨,尽管中药材产地初加工是个沉重的话题。但中药材产地初加工,特别是中药材的产地净化、趁鲜切片等过程,减少了中药材有效成分流失,大幅度降低了中药材加工成本,降低了中药材物流成本,提高和保证了中药材质量,已成为中药材规模化、工业化生产的 。通过我们业内人士不断的去争取相关*策,不断完善产地初加工规范标准,中药材产地初加工定会在规模化、工业化的进程中再现“白芍飞上天,木通不见边,陈皮一条线,半夏鱼鳞片;一百单八见槟榔,二百零六归马钱”的精湛技艺、优良药材品相与质量。 中药材产地初加工,必将迎来重大历史机遇!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shaoa.com/bszz/2361.html
- 上一篇文章: 中医遣方用药的四大流派,你是哪一派
- 下一篇文章: 白芍后市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