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黏膜病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口腔黏膜病的治疗方法很多,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及心理治疗等。在治疗过程中医生会采取一种或多种治疗方法。药物治疗是治疗口腔黏膜的主要手段。通过系统的、有规律的药物治疗,可使多数口腔黏膜病得到治愈或有效控制。 多数口腔粘膜疾病的病因复杂,包括微生物感染、免疫功能失调、神经精神因素、内分泌紊乱、维生素缺乏等,许多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明确。因此,口腔黏膜病临床给药种类也较为繁杂,其药理作用、给药方式、*副作用、适应症和禁忌症等均不尽相同。了解口腔黏膜病常用药物使用方法及应用禁忌,是您早日康复治疗成功的关键。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下口腔黏膜病常用外用药及部分特殊口服类药物的使用方法及应用禁忌。 口腔黏膜病药物使用顺序:口洁素→口服类→散剂/膏剂/凝胶类→贴膜类。 一、外用类药用法: 口洁素:饭后含漱10ml,3—5分钟后吐出,3次/日。 贝复新:存放于冰箱冷藏室。漱口后,用棉签将溃疡处唾液轻轻蘸干,再另取干燥棉签,取凝胶少许,涂于溃疡处。3次/日,适量/次。 溃疡散:外用,将散剂直接均匀撒于溃疡面,3次/日,适量/次。 养阴生肌散:外用,将散剂直接均匀撒于溃疡面,3次/日,适量/次。 溃疡软膏:外用,用棉签将病损处唾液轻轻蘸干,再取干燥棉签蘸溃疡软膏少许均匀涂于充血(发红、触痛)区域,3次/日,适量/次。 维 霜:外用,仅涂于白色病损处(白色条纹或斑块区域),3次/日,适量/次。 吡美莫司/他克莫司软膏:外用,仅涂于白色病损处(白色条纹或斑块区域),涂后覆盖纱布20分钟。3次/日,适量/次。 唇炎霜:外用,待湿敷去除痂皮后,均匀涂于唇部,每日可多次使用,可随身携带,唇部干燥、不适时即可涂用。 金霉素 :外用,用棉签将病损处唾液轻轻蘸干,再将药液直接滴于舌部病损区域(无法直接滴到的部位使用棉签蘸取药液涂布),用棉签将药液涂布均匀。3次/日,适量/次。 氢钠液:成人:饭后含漱10ml,3—5分钟后吐出,3次/日。 儿童:使用棉签蘸取药液,于患处涂擦,清除局部假膜。 制霉菌素 :外用,用棉签将病损处唾液轻轻蘸干,再将药液直接滴于舌部病损区域(无法直接滴到的部位使用棉签蘸取药液涂布),用棉签将药液涂布均匀。3次/日,适量/次。 润口凝胶:外用,将凝胶挤在舌背,再舔布唇、颊等黏膜区域。口干时使用,适量/次。 人工唾液:含漱,口干时使用,含于口中,5—10分钟后吐出,3—5次/日,适量/次。 普鲁卡因液:用于止疼、缓解疼痛。疼痛时每次含漱10ml,3—5分钟后吐出,或用棉签蘸取药液涂布于病损表面。如疼痛影响进食,可于饭前20分钟使用。每日3—5次,总量不宜超过50ml。 金因肽/贝复济:外用,直接喷于充血(发红、触痛)区域,3次/日,适量/次。 曲安奈德口腔软膏:外用,用棉签将病损处唾液轻轻蘸干,再取干燥棉签蘸溃疡软膏少许均匀涂于充血(发红、触痛)区域。3次/日,适量/次。 克贴:外用,将贴膜剪成比病损略大的小片,贴于溃疡面,3次/日,适量/次。 二:口服类药禁忌: 红净胶囊:服用后有便秘、头晕、甚至个别人有过敏现象。一般医生都会配比大*等药物平衡。每服用间隔一月必须检查血常规。停药一年以内不要受孕生育,胎儿会有致畸的可能。 白芍总苷胶囊:服用后根据个体体质差异有的患者会出现腹泻现象,腹泻严重的情况下可适当减少每次药物的服用量。 武田田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shaoa.com/bszz/2038.html
- 上一篇文章: 药师必知种中药速记歌诀
- 下一篇文章: 中医方剂速记顺口溜简单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