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汤

组成:桂枝,白芍,生姜,大,炙甘草

功效:发汗解肌,调和营卫

主调:太阳中风证,症见发热、汗出,恶风,脉缓、鼻鸣、脉浮缓,以及营卫不和,反复发热者。

方药赏析:

桂枝汤被称为“仲景群方之冠”,调理外感病可“化气和阴阳”,调理内伤杂病可“和营调气血”。本方虽只有五味药,但配伍严谨,散中有补

正如柯琴在《伤寒论附翼》中赞桂枝汤:“为仲景群方之魁,乃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解肌发汗之总方也。”

桂枝汤主要调理外感中风证,凡外感风邪,出现畏寒、发热、头痛、汗出,恶风,脉缓、鼻鸣、鼻塞等,皆可以此方为基础疏风解表,调和营卫。此外,外感或内伤杂病恢复期营卫不和,反复发热难愈者,也可用之。

《伤寒论》12条:“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13条:“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95条:“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

即为太阳中风证,既有卫阳因抗邪出现病理性亢盛,浮盛于外,又有风邪开泄腠理,营阴外越。

《伤寒论》54条:“病人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乃患者并无明显外感或内伤之象,仅因营卫不和,反复发热、自汗,故以桂枝汤调和营卫气血。

方组分析:

方中桂枝辛温,辛能散邪,温从阳而扶卫,为君药。

芍药酸寒,酸能敛汗,寒走阴而益营,为臣药。

桂枝与芍药,发散中寓敛汗之意;芍药臣桂枝,固表中有微汗之道

生姜辛温,佐桂枝以解肌表,大枣甘温,佐芍药以和营里,为佐药。

甘草甘平,补益中气,调和诸药,为佐使之用。

以桂、芍之相须,姜、枣之相得,借甘草之调和阳表阴里,气卫血营,并行而不悖,是刚柔相济以为和也。

医案举隅:

刘某,男,12岁,反复发热汗出1周为主诉。患者1周前无明显原因出现高热,医院输液5天后体温波动于37.0℃左右,伴鼻塞畏寒,汗出,干呕,纳差。自行口服感冒灵颗粒、保和丸等,效差。

刻诊:自觉发热,鼻塞流涕,畏寒汗出,舌质淡红,苔白稍腻,脉浮缓沉取稍弱。

证属太阳中风证,给予桂枝汤加味:

桂枝,白芍,生姜,炙甘草,白术,莱菔子,大枣为引。

2剂而愈。

患者发热、畏寒、汗出、鼻塞、脉缓等症,为太阳中风证症候,故以桂枝汤调和营卫,疏风解表。增白术健脾护卫,莱菔子和胃消食。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shaoa.com/bszz/155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