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术便览》八珍汤

补脾阴不足,和血气,理脾胃。

当归川芎地*芍药人参茯苓甘草砂仁(各等分)每服五钱,姜七片,枣一枚煎。

引用:《仁术便览》八珍汤

《时方歌括》八珍汤

气血双补.四物归地芍川芎.血症诸方括此中.(当归酒洗熟地各三钱.白芍二钱.川芎一钱半.)若与四君诸品合.(参术苓草.)双疗气血八珍崇.(四君补气.四物补血.)

陈修园曰.四物汤.皆钝滞之品.不能治血之源头.即八珍汤气血双补.亦板实不灵.必善得加减之法者.方效.

引用:《时方歌括》八珍汤

调和阴阳《八珍汤》

中药权威记载

《医方考》八珍汤

人参(去芦)白术(炒)茯苓(去皮)炙甘草当归(酒洗)川芎(酒洗)芍药(酒炒)地*

血气俱虚者,此方主之。

人之身,气血而已。气者百骸之父,血者百骸之母,不可使其失养者也。是方也,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甘温之品也,所以补气。当归、川芎、芍药、地*,质润之品也,所以补血。气旺则百骸资之以生,血旺则百骸资之以养。形体既充,则百邪不入,故人乐有药饵焉。

引用:《医方考》八珍汤

《医方考》八珍汤

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当归川芎芍药地*

血虚头痛、眩晕,此方主之。

气血,人身之阴阳也,两相得则治,一有失则病。故阴血虚损,则阳气独治,阳气亲上,故令头痛、眩晕。是方也,当归、川芎、芍药、地*,味浓养血之品也。复用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甘温之品以养气者,何哉?太极之妙,阴生于阳,故兼用此辈以益气耳。或问∶头痛而用人参,阳邪不益亢乎?余曰∶虚火可补,人参、*之类,此之谓也。

调和阴阳《八珍汤》

权威记载

《医方考》八珍汤

人参白术(炒)茯苓甘草(炙)当归川芎熟地*白芍药(酒炒)

月来血少者,此方主之。

血盛则月来而多,血衰则月来而少。故用当归、川芎、芍药、熟地四物以养血,而又用人参、白术、茯苓、甘草以养气也。所以必兼养气者,太极之妙,阴生于阳故也。

《虚损启微》八珍汤

治气血两虚,调和阴阳。

人参(二钱)白术(二钱)茯苓(二钱)甘草(一钱,炙)熟地(三钱)当归(二钱)川芎(一钱)芍药(二钱,炒)

水煎温服。

引用:《虚损启微》八珍汤(《局方》)

调和阴阳《八珍汤》

《目经大成》八珍汤

即合上二方。

血气俱虚者,进此方。

生人所倚赖者,气血而已。气血固百骸父母,曷可使其俱虚。须四君四物合剂平补。形气既舒,妖氛不入。故人、珍斯八者曰八珍。

引用:《目经大成》八珍汤

《救伤秘旨》八珍汤

人参茯苓川芎当归炒白芍地*(各一钱)白术(一钱五分)炙甘草(五分)

水煎服。

引用:《救伤秘旨》八珍汤

《外科理例》八珍汤

调和荣卫。顺理阴阳。滋养血气。进饮食。退虚热。此气血虚乏大药也。

当归(酒拌)川芎芍药(炒)熟(酒拌)人参白术(炒)茯苓(各一钱)甘草(炙五分)

水二钟。姜三片。枣二枚。煎八分。食前服。

《正体类要》八珍汤

治伤损等症,失血过多,或因克伐,血气耗损,恶寒发热,烦躁作渴等症。

人参白术白茯苓当归川芎白芍药熟地*(各一钱)甘草(炙,五分)

上姜枣水煎服。

调和阴阳《八珍汤》

《冯氏锦囊秘录》八珍汤

治气血俱虚,恶寒发热,烦操作渴,大便不实,饮食不进,小腹胀痛,弦晕昏愦等证。

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当归川芎地*白芍姜枣水煎服。

气为卫属阳,营为血属阴,此人身中之两仪也。纯用四物,则独阴不长,纯用四君子,则孤阳不生,二方合用,则气血有调和之益,而阴阳无偏胜之虞矣。《经》曰∶气血正平长有天命。

《周慎斋遗书》八珍汤

二方皆阴阳并用之方也,然其间有轻重之别,在乎分量之多寡以别之。如损处重在阳,则血药多用,气药次之;重在阴,则气药多用,血药次之。血为阴,气为阳,盈虚消息之理,后至者成功也。伊芳尹十全大补汤,用四君以补气,加木香不使上焦气滞也;用四物以补血,加沉香不使下焦气滞也。盖上古气血俱浓,故用二香,补而兼之以行。若叔季之人,气血俱虚,故东垣以*代木香,兼益上焦之气,以肉桂代沉香,温暖阴血,血得温而生,气得温而长。经云∶虚者十补勿一泄。此类是矣。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shaoa.com/bszz/13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