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必须伤寒经方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
长沙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4618893.html 导读:本方目前是治疗痰饮病的主要方剂,凡胸满气逆,眩晕心悸,舌苔白滑者都可加减运用 :伤寒,若、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阵阵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组之。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方组:茯苓四两桂枝三两(去皮)白术甘草各二两(炙)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方解:方中茯苓健脾渗湿,祛痰化饮为君;白术健脾燥湿,助茯苓运化水湿为臣;桂枝通阳化气为佐,益气和中,调和诸药为使。配合成方,共奏温化痰饮,健脾利湿之功。 方证 原始证:脾胃气虚水气证 病因病机:脾虚不能运化水湿,胃虚不能降泄浊气。 临床表现:胃脘逆满,疼痛 治法:温阳健脾,利水降逆 主症:胃脘逆满,疼痛,头晕目眩,站立不稳,舌质淡,苔白,脉浮涩。 应用方证 ①脾胃气虚水气证 ②胃脘痰饮证 等等...... ①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肾炎 ②支气管哮喘 ③心源性水肿 ④内耳眩晕病 ⑤溃疡病 等等...... 案例分析 车某,女,40岁,年6月8日初诊。现病史,患者素有高血压(~/90~mmHg)。经常头晕眼花,近日心前区痛,每日发作数次,伴有气短,惊悸,后头脑痛,腰疫痛,肢体浮肿,大便带泡沫,小便短少。心电图检查,诊断为“心肌劳损”。 查体:舌淡苔少,脉细而弱。 :患者脾阳不足,不能运化水湿,水湿留于肢体.故见浮肿脾虚,水液输布失常,水湿偏渗大肠故大便带泡沫、小便短少。心气不足,鼓动无力.血脉瘀滞.故见气短、心前区痛、每日发作数次:心失所养心神不宁.故惊悸。心脾气虚.肝风内动,故见头晕眼花、后头脑痛、腰疫痛。病机为心脾阳虚,痰饮停积.肝风内动。 :温阳补气,消痰利水 :桂枝12g,白术15g,茯苓30g,炙甘草3g,*参15g,当归12g。先予3剂,常规煎服。 二诊:前症稍觉减轻,惟浮肿未消,并见呕吐。方用苓桂术甘汤合小半夏加茯苓汤。桂枝12g,白术18g,法半夏12g,生姜18g,茯苓24g,炙甘草9g。继服三剂,常规煎服。 三诊:惊悸、心痛次数均减少,浮肿消失,呕吐亦止,但仍觉头晕、眼花、头痛、腰疫,舌淡苔白,脉细无力。此属痰饮已,惟心脾气虚、肝风内动。治宜补益心脾、养神熄风,方用苓桂术甘汤加味。远志9g,桂枝18g,白术18g,茯苓24g,炙甘草9g,天麻9g。继服3方剂,常规煎服。药后诸症消失,血压下降。 药物法: ①若咳嗽痰多者,加半夏、陈皮燥湿化痰。 ②心下痞满或腹中有水气,加枳实、大腹皮行气消水。 ③脾胃虚寒,痰饮内停,呕吐食少,加半夏、人参补气化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shaoa.com/bsyl/9132.html
- 上一篇文章: 参芍片对冠心病合并心衰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
- 下一篇文章: 苓桂术甘汤合茯苓杏仁甘草汤治疗慢阻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