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芳记枯草颂外一篇
你我的平台,大家的舞台 麻城文学微刊 主管单位 麻城市诗词学会 麻城市作家协会 智慧搜索麻城文学微刊征稿启事‖搜作品‖搜作者‖大美麻城‖文化麻城‖云峰诗友会‖编读同期声‖故事会‖散文‖现代诗‖诗词库‖近期热帖‖诗联年度热帖‖诗友会年度热帖‖散文小说年度热帖‖点将台‖管理团队‖投稿须知‖举水晨读‖半月新帖‖精华作品‖抗疫诗文‖顾问专辑‖编委专辑‖乘马诗社‖学苑新苗‖*土诗社‖校园新风‖视频汇‖读者信箱‖诗词评论‖唐风宋韵‖格律知识本文内容由作者提供,版权归作者所有。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汪芳记中药散文(6) 枯草颂 荒原。草棘中,砂砾间。 夏日的阳光,风如蝴蝶翼扑棱扑棱,翻转的花骨朵儿将最美的舞蹈盛放在繁茂中。生命澌澌,流光溢彩,绚丽多姿。而总有那么一些另类,逆时而生,逆向而死,在万古悲风中标新立异。夏枯草大约就是这样的另类。草是普通的草,纤毛绕茎,粗糙而不滑腻,斑驳而不俊美;花是普通的花,紫兮白兮,不稀罕,不光耀;穗是普通的穗,状如麦,但没有麦穗之厚实,色如锈铁,没有铁丕之坚韧;籽是普通的籽,沉闷不通透,无芝麻之黝黑,菜籽之澄亮。 的优点是无论山沟坡地,堤岸石缝,只要有微量的土,就能生长。从严寒中吐蕊,一瓣一瓣绕枝而发,熬过春冻,迎来夏天,选在炽烈中戛然谢幕!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它荣在冰天雪地中,枯在一地嫣然里。方书都这样说,此草禀纯阳之气,到了夏至,得阴气则枯。为何纯阳的东西见不得阴气袭扰,而一定要采用这刚烈的方式,在众花欣欣然中独自凋残?这与斗争年代那些看似柔弱而毅然决然的知识分子一样。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夏至一阴生。夏,假也,至,极也。万物于此皆假大至极也。阳盛极而阴生。世间万事大抵如此,盛极而衰,否极泰来。它的枯萎是新生命的开始。且看秋风摇曳。吴其濬赋云:苕*箨(tuò,竹皮)零,乃蕃滋兮。苦雾悲泉,甘以怡兮。百英炜煌,独沉寂兮。非无惧无闷之俦,孰能敌兮?汪芳记中药散文(7) 气冲穹隆——川芎 《楚辞》习惯以香草喻君子,以恶木拟小人。《楚辞》中几乎所有的香草都是药物:佩兰、荪(菖蒲)、菊、江离、蒺藜等,临床常用。《红楼梦》里在元妃省亲前,贾宝玉题大观园一匾额“蘅芷清芬”,“蘅”是杜蘅,俗名南细辛,“芷”是白芷,都是香得不能再香的中药,出处也从《楚辞》来。但研读《楚辞》,屈原似乎偏爱的香草除“兰(蕙)”外就是“江离”,经常拿出来吟咏:“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离骚》)、“播江离与滋菊兮,愿春日以为糗芳。”(《九章》)、“怀芬香而挟蕙兮,佩江离之菲菲。”(《九叹》)、“江离兮遗捐,辛夷兮挤臧。”(《九怀》),屈原习惯将香草与人的德行志向联系到一起,赋予植物的人文精神,表达对美好品格的追求。“江离”就是“穹”,伞形花科,苗曰江离,根曰芎穹。现在中药店习惯称为“川芎”,因为出自川蜀的是道地产品。 芎以蜀地闻名相传是在唐朝初年,药王孙思邈带着徒弟到青城山丈人峰下采药,有一天见一只白鹤在水草边哀鸣不已,不大一会,飞来了两只同伴,衔住病鹤的翅膀掠上丛林。药王云游四方,救人无数,配制的还*散是百病金方、回春妙品,徒弟建议师傅也为病鹤治病,药王笑着说:“仙鹤有病仙鹤治,不用我这穷道士。”药王毕竟是药王,怀着好奇心看仙鹤是怎样为自己同类治病。不久,他们见天空中不时掉下几片叶儿,像红萝卜缨子,有时也掉下一两片像雪莲花的花瓣,还有一些根茎,药王把这些收集到一起,反复对比,终于在峭壁间发现一种药苗,其叶其花其茎其根都很相像,仔细品鉴,这药苦中带甜,芳香扑鼻,药王断定这是活血通经、祛风止痛的良药。后来,药王携此下山,用它去为病人治疗头风,果然灵验。药王兴奋地随口吟道:“青城天下幽,川西 洞。仙鹤飞过处,良药降苍穹。这药就叫‘川芎’吧!”从此,被《楚辞》称为“江离”的香草,其根就以“川芎”行世。一千多年来,是方家必用之品。 川芎味辛性温,血中气药,辛温走窜,上行头目,中开郁结,下调经水,一往直前,走而不守。有点像先遣部队,攻城掠地,总是冲锋在前的 。它的主要功能是行气活血,祛风止痛,开郁调肝。凡遇到血中有瘀、有寒、有郁、有风、有湿都可以用,并且常用。老中医喜欢“药对”,药对也叫对药,就是临床用药中相对固定的两味药的配伍形式,可以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也有三味和四味,称为“药组”,意思是一样。犹如古戏词中“焦不离孟、孟不离焦”。近现代名医张锡纯、施今墨、祝谌予都是使用药对高手。川芎作为药对应用频次是很高的。如治疗头痛,配羌活,道理很充分,头为诸阳之会,唯风可到。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川芎与羌活,一偏重行气活血,一偏重宣发风邪,二者相使,引药上行脑络,成为治疗头痛的常用对药。川芎与当归合方,曰佛手散,与佛沾边都有暖暖的温煦滋味,众多传统名方中含有此方。当归性润,功能补血和营,配川芎活血行气,则补血而不滞,活血而不伐。四物汤中占两物,名不虚传。川芎配*芪,一以祛风行血,一以补气升阳,二者相配,则补气活血,引血上行,促进清阳之气升发,于方药中加入二味,治疗脑动脉硬化、老年痴呆,收事半功倍之效。丹溪先生谓:“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拂郁,诸病生焉。”乃创越鞠丸,用川芎配苍术,燥湿、行气、解郁、和血,为后世治郁祖方。“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丹溪先生成功践行了《内经》“病机十九条”之理论。妇女月经不调,川芎配白芍,川芎辛温行血之壅,白芍酸甘收血之散,一行一收,一动一守,守中有动,动中有守,仿佛绕口令,却达到气机调达,血行和畅,来去有时,是谓调经理气。芎穹虽以四川为胜,但全国各地都有。产于关东,呼为“京芎”,秦地谓之“西芎”,江南谓之“抚芎”,天台谓之“台芎”,胡戎谓之“胡芎”,重庆金佛山谓之“金芎”,因产地不同,名称可以不一样,作用也有细微差别,但只是细微的。它们的光华被川蜀遮覆了。川芎诚然为临床常用之品,然辛香走窜,过则耗气伤阴,当以辨证为要务,适可而止。沈括《梦溪笔谈》记载:同族某,常服芎穹以疗疾。医生郑叔熊见之曰:芎穹不可久服,多,令人暴死。其不听,后果无疾而死。李时珍考察此医案,云:五味入胃,各归其本脏。久服则增气偏胜,必有偏绝,故有暴夭之患。李时珍之乎也者一番,翻成白话就是任何事都有一个分寸,过则必戕害。做人干事也是一样。 汪芳记散文精品链接 《在移民公园的半个下午》 ,开或不开 心有丁香结 秋色金樱 车前,车前汪芳记中药散文(4—5) 你“在看”我吗? 云峰诗社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shaoa.com/bsyl/6923.html
- 上一篇文章: 小郎中学医记第八十九章独活篇
- 下一篇文章: 收藏中药功效七言记忆歌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