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白癜风医院 http://www.znlvye.com/

药物性肝病研究进展

来源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年28卷5期

作者

余文豪, 刘 汶首都医科医院

关键词

药物性肝病;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分型;中西医治疗_正文_肝脏是药物代谢的主要器官,药物通过肝脏的生物转化(氧化、还原、水解以及结合反应)后成为易于排泄的物质而后排出体外。大部分药物通过生物转化被灭活、解*。少部分药物在生物转化的过程中由于自身及代谢产物的*性或引发过敏反应而造成肝脏损害。药物性肝病(drag-inducedliverinjoury,DILI)又称药物性肝损伤,是指药物及其代谢产物造成的肝脏损害。由于化学药品数目不断增多、生物制剂、保健品的广泛滥用,DILI发病率有上升趋势。由于本病发病机制复杂,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因此目前尚未有诊断的“金指标”以及特异性的治疗手段。

1

流行病学

发达国家DILI的发生率在1~20/10万,甚至更低[1-2]。法国与冰岛的前瞻性研究结果显示DILI发病率分别为13.9/10万与19.1/10万[1,3],我国目前尚未有大规模、多中心的前瞻性研究数据。相关研究,表明地区、年龄、性别、妊娠、营养不良、肥胖、糖尿病、基础肝病、药物、环境因素、基础疾病状态及遗传易感性等对DILI的发病率都有影响[4]。其中遗传易感性是最重要的因素。目前国内外引起药物性肝损伤的药物主要有:非甾体类抗炎药、抗感染药物(含抗结核药物)、抗肿瘤药物、中枢神经系统用药、心血管系统用药、代谢性疾病用药、激素类药物、某些生物制剂、中草药、膳食补充剂等。在国外引起急性DILI主要是对 以及膳食补充剂[4],据周媛[5]对1994~2011年的文献研究显示,我国引起肝损伤药物第1位是抗结核药,比例为31.3%,第2位是中草药,比例为18.6%,近年来由于中成药、保健品滥用以及人们体检意识的提高,中草药引起的肝损伤比例有上升趋势,已成为以成为目前我国引起药物性肝损害的首要原因。张智峰等[6]对我国药物性肝损伤病因演变的Meta分析表明2006~2012年DILI的病因以中药为主,其构成比为30.38%,而抗结核药所占比例下降(构成比为20.57%)。内容由凡默谷小编查阅文献选取,排版与编辑为原创。如转载,请尊重劳动成果,注明来源于凡默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shaoa.com/bsyl/58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