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化瘀有奇功,内服外用止瘀痛附三七服
中医典籍大全手机应用:免费下载+免费使用 编者按 医院体检后发现有甲状腺结节,朋友建议其服三七粉调理。原因是甲状腺结节的病理机制为气滞、痰凝、血淤郁结颈前致发病,而三七粉可活血祛淤。此前她听说很多人保健养生都服用三七粉,其能助女性养颜、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等,功效颇多。那么三七粉到底有哪些疗效,服用时有禁忌吗? 三七是常用的化瘀止血药,止血而不留瘀,活血而不破血,在瘀血与出血单独或同时出现之时,具有其他单味药不可比拟的优势。《本草纲目》首载其药,谓其有“止血,散血,定痛”的功效,可治金刃箭伤,跌仆杖疮血出不止者,亦主吐血、衄血、下血、血痢、崩漏、产后恶血不下、赤目痈肿诸病。其药力甚强,疗效显著,古代多作止血药应用,其主治无论跌打损伤,瘀肿疼痛,还是各种出血,皆以化瘀止血为主效,临床运用十分广泛。现代药理研究发现三七有很好的止血作用,可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并且能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减少心肌耗氧量,有明显、迅速的降压作用等等。多年临床应用,体会到该药可用于下列病症。 ◎冠心病心绞痛 用三七粉3克(冲服)配合瓜蒌、薤白、降香、丹参、桂枝、杜仲、鹿衔草、生山楂等,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痰瘀交阻者,有明显的缓解疼痛、减少发作的效果。而且用一般化瘀止痛药效果不明显或作用不佳者,加用三七后其效果明显增强。部分服用心痛定、心得安或 片不能控制心绞痛发作,或效果不满意者,用三七后,均取得明显的缓解疼痛、减少发作的效果,证明其确有良好的化瘀止痛作用。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 三七配伍丹参、炙甘草、苦参、桂枝、川芎、赤芍、当归、山楂等或加入桃红四物汤中应用。曾治一例16岁少女,患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胸闷心慌,左胸部有时刺痛,关节疼痛,头晕,月经量多。以上方加减化裁,诊治6次,服药30余剂,两次心脏拍片对比,心界明显缩小,症状明显减轻,心慌心悸大减。 ◎高血压病 三七可配合菊花、生地、草决明、葛根、地龙、川牛膝、豨莶草、路路通等应用,有明显清脑降压通络作用,尤适用于有动脉硬化、冠心病等心脑病变同时存在者,效果甚为明显,曾多次应用,均取得较理想疗效。三七配伍川芎、地龙、蔓荆子、桃仁、红花等,对顽固性头痛,刺痛久治不愈者,可收化瘀止痛之效。 ◎中风 三七治中风,应用较广,无论是对缺血性中风或出血性中风,皆为 药物。脑血栓形成之中经络者,常以补阳还五汤加三七粉3克冲服,具有良好的益气活血化瘀之功;脑溢血者出血期,可单用三七粉化瘀止血;后遗症期,三七可配伍*芪、当归、川芎、路路通、菖蒲、桑寄生等药物,以消散瘀血。 ◎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气滞血瘀型者,可用三七加入柴胡、白芍、枳壳、川芎、香附、鳖甲、三棱、女贞子、焦三仙等,有活血止痛,改善肝血瘀滞症状的作用。如一女性病人,患“乙肝”3年,经常胁肋、胃脘部胀满不适,嗳气,泛酸,纳差,大便不调,双目干涩,脉弦细,多方治疗,效果不显,辨为肝气郁滞,肝胃不和,用柴胡疏肝散加三七,6剂后症状明显减轻,坚持用药1月余,症状基本消失。此后每遇“乙肝”病人,凡属气滞血瘀或肝气犯胃,致胸胁胀满疼痛或胃痛者,均适量加入三七3克,止痛作用明显增强。 ◎风湿痹痛 常用三七配伍*芪、当归、威灵仙、独活、细辛、川牛膝、桂枝、淫羊藿等,发现其能缓解疼痛,可能与其增强化瘀止痛作用有关。 ◎胃痛出血 三七对消化系统的肠胃出血有止血之功,特别是对胃脘痛(如慢性胃炎、胃溃疡等)或伴有黑便者,尤为适宜,它既可以化瘀生血,又能化瘀止痛。可配伍蒲*、五灵脂、丹参、延胡索等应用。至于古今之用于妇科崩漏、产后出血、刀伤、痈肿、跌打损伤、骨折等症,人皆尽知,此不赘述。 三七之用法,张学文多用三七粉冲服,每天3克。此药冲服用量较小,节省药材,吸收较好,值得提倡。汤剂煎服,用量需大一些,一般6~10克为宜。曾有文章报道用三七粉一次冲服6克引起房室传导阻滞者。张学文年曾治一例严重肝硬化腹水男性患者,病人曾误将每日3克的三七粉用到每日30,连服7日,不但未见*副作用,反而诸症减轻,效果明显。故三七的标准用量尚需继续观察研究。 附:三七服用禁忌(作者:马建*) 很多人认为,三七粉有病治病,无病可以强身,是一种很好的保健品。但其实三七粉并不是保健品,其有诸多服用禁忌,不是所有人都适用三七粉。另外,三七粉也不可过量服用,否则会出现恶心、呕吐、鼻出血、月经量增多、四肢无力等症状。 三七粉若使用不当,易耗损津液,造成阴虚之症。元气大伤、阴阳损竭的病症禁用三七粉。三七粉活血化淤作用显著,月经期间服用易导致出血过多,故月经期间应该停服;三七粉具有止血、活血化淤、消肿定痛、滋补强壮、降血脂等作用,建议孕妇慎用,因为所有活血化淤的药物都容易导致流产,此外药物还有可能对胎儿造成 ;如果自行滥用三七粉,还有诱发高血压患者脑出血的风险。 提醒:虽然三七粉功效多,但是服用三七粉要根据病情来控制用量,切不可将三七粉当保健品服用,一定遵医嘱使用。 总之,三七化瘀、止血、止痛,内外上下疾患皆宜,内服外用皆可,既止血又化瘀,一药二用,对于出血兼瘀滞疼痛者尤宜。 名医简介 张学文,男,汉族,年10月出生,陕西中医学院主任医师、教授,年5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作者介绍 周海哲,陕西中医学院,为国医大师张学文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研究所秘书。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1-26第版),图片来自网络 中医古今书籍余本在线/离线阅读 点击右上角分享给朋友,让更多人看到!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有医院就医★ 中药用在不需要的人上就是* 红花,让你的容颜由内而外绽放光彩 温病大家刘景源:经典解读温病的病因! 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月经不调的原因和治疗 生活处处是中医 如何知道你的身体是否正常? 生命离不开“元气” 中草药治肺癌:热敷有疗效 想要面部美容?不妨从这里开始! 以正化奇,止为枢也 为什么诊脉能够知疾病? 患了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穴位艾灸巧调理 “火”是新陈代谢的保证 战场针灸:美*用中医针灸戳痛了谁? 闲聊中医儿科知识—儿童的生理特点 国医路正志 养生应该从何入手? 是什么偷走了我们几十年的生命? 气不足则胖,血不足则瘦 令人“头痛”的头痛 “毁容伤身”的不止有别人的 ,还有…… 女性养生,调静通和 把脉的经验(岭南妇科名家蔡仰高) 《自己是 的医生》:肩周炎怎么办? 如何从身体看气血不足,中医调气血5个步骤 漫谈五行-五行如何指导治病、修身、治国? 自我调养巧治病:胃下垂 陆广莘:中医是怎样大难不死的? 颈椎病的保健与治疗 成语药谈:以*攻* 桃胶真的是美颜圣品吗 怎么睡,才最补 防衰抗老,更年期女性要懂调养五脏 如何科学判断是否患有便秘? 了解慢性便秘,告别难解之痛 鸡蛋怎么吃更健康? 睡硬板床能赶走腰痛吗? 话说“龙眼” 鸡蛋怎么吃更健康? 睡硬板床能赶走腰痛吗? 话说“龙眼” 气温骤降,你的棉毛衫裤会“发热”吗? 排*解暑,中医不外传的泡脚方 湿病论痹话“痛风” 中医眼中的高血脂及其治疗方法 低血糖症会危及生命,中医怎么认识低血糖?如何进行辨证施治? 掩耳盗铃--成语里的养生话题 百梨银汤:通治各类咳嗽 口气很重脸上长痘?该给脾胃排*了 何任:抗老延寿的药方与饮食 美食佳肴话“三参” 成语药谈:从“枣大如瓜”说枣的价值 道破天机——糖尿病的古中医破解法 女子养生,一定要注意这些...... 急救圣药——安宫牛*丸 脱发、头发稀少,如何才能解决你的“头等大事”? 小儿积食伤食怎么破? 宝宝怎样运用小儿推拿手法健脾胃、增加食欲? 你的脾胃还好吗?百用百灵的自我检查方法 中医乃至中国传统思维的根本特征:属土 慢性疲劳的饮食调养 剖腹产与非母乳喂养正在慢慢毁掉下一代! 药茶︱保健疗方 女人的血,一滴都不能少 一款被誉为“血栓斑块清道夫”的蔬菜 疼痛告诉你什么?中医问诊之“问疼痛” 阳虚体质的养生方法 中医眼中的“水”和“火” 谈奇经八脉及其辨证原则 说说六味地*丸 论淤、瘀 肖相如:不让病人看中医,西医能治疗吗? 为什么“人中”可以看出人的寿元? 治病要找对医生,而不是找“专家” 厨房良药:大蒜与葱白 买中药、用中药,哪能不知道“道地药材”? 内外兼养红花美 胡维勤:腹寒加速女人衰老 五音理论,现代人怎么看? 属“阳”的药物——苏叶的养生价值 百病生于气,治百病调气为要 知母贝母——成语中的中药 女性衰老症状有哪些? 肚子上的长寿“开关” 浅谈经络与诊脉 舌尖上的养生操 小朋友耳朵的秘密,爸妈们要知道哦 辨体食疗好养生 如何通过听声音判断五脏健康情况?(附:六字诀) 能够让人身体增高的“抻筋拔骨走步法” 高血压病是如何诞生的呢? 子宫,生命的家园,子宫好月经才好 早上 杯水怎么喝最养生?喝水5大注意 一口气读懂阴阳成为大学问家 控制糖尿病,中医来助力 人的命运为什么能够“算”出来? 教您“三招“,让您冬日温补不上火! 茴香:是调料也是中药,更是冬天 的蔬菜! 购买实体中医教材: 中医教科书在线购买 中医教科书在线购买 针灸相关教科书在线购买 推拿相关教科书在线购买 . 哪的白癜风医院权威天津市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shaoa.com/bsyl/4474.html
- 上一篇文章: 油菜花蜜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 下一篇文章: 人参,当归,枸杞helliph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