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方剂学速记歌诀绝对是震撼人心的
白癜风能治好吗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0807/5602607.html 第七章温里剂 第一节温中祛寒剂 温中祛寒剂,适用于中焦虚寒证。症见脘腹疼痛,呕恶下利,不思饮食,肢体倦怠,手足不温,苔白滑,脉沉细或沉迟等。常由辛热温里散寒药如干姜、吴茱萸、桂枝等配伍甘温补气药人参、白术等为主组成。代表方如理中丸、小建中汤、吴茱萸汤、大建中汤等。 1.理中丸★《伤寒论》 理中丸主理中乡,甘草人参术干姜。 呕利腹痛阴寒盛,或加附子总扶阳。 人参干姜炙甘草白术 温中祛寒,补气健脾。 脾胃虚寒证,症见脘腹冷痛,喜温喜按,呕吐便溏,脘痞食少,畏寒肢冷,口淡不渴,舌质淡苔白润,脉沉细或沉迟无力;阳虚失血证,症见便血、吐血、衄血或崩漏等,血色暗淡,质清稀面色 本方主入中州,温补合法,纳补气健脾于温中散寒之内,共成以温为主之剂。 本方临证服后,当饮热粥,且温覆“勿发揭衣被”。药后当觉腹中似有热感,若“腹中未热”,则应适当加量,“益至三四丸”,或易为汤剂。 2.小建中汤★《伤寒论》 小建中汤芍药多,桂枝甘草姜枣和。 更加饴糖补中脏,虚劳腹痛服之瘥。 桂枝 温中补虚,和里缓急。 中焦虚寒,肝脾失调,阴阳不和证。症见脘腹拘急疼痛,时发时止,喜温喜按;或心中悸动,虚烦不宁,面色无华;兼见手足烦热,咽干口燥,舌淡苔白,脉细弦。 本方重在甘温,兼用阴柔,温中补虚,柔肝理脾;且辛甘与酸甘并用,滋阴和阳,营卫并调。 呕家,或中满者,不宜使用。 小建中汤与理中丸皆为温中祛寒之剂。但理中丸纯用温补,以温中健脾为主;小建中汤则温补之中配以调理肝脾之品,重在温中补虚、缓急止痛。 3.吴茱萸汤★《伤寒论》 吴茱萸汤人参枣,重用生姜温胃好。 阳明寒呕少阴利,厥阴头痛皆能保。 吴茱萸 温中补虚,降逆止呕。 肝寒犯胃证或中虚胃寒证。症见食谷欲呕,畏寒喜热,或胃脘痛,吞酸嘈杂;或厥阴头痛,干呕吐涎沫;或少阴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 本方肝、肾、胃三经同治,温、降、补三法并施;但以温降为主。 4.大建中汤★《金匮要略》 大建中汤建中阳,蜀椒干姜参饴糖。 阴盛阳虚腹冷痛,温补中焦止痛强。 蜀椒 温中补虚,缓急止痛。 中阳虚衰,阴寒内盛之脘腹疼痛。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食,腹中寒,上冲皮起出见有头,上下痛而不可触近,舌苔白滑,脉细沉紧,甚则肢厥脉伏。 本方纯用辛甘,温补兼施,温中以散阴寒,补虚以建中阳,但以温为主。 此种腹痛,病情较重,病势较急,素体又虚,因此不仅服药要及时,而且药后要注意调护。 小建中汤、*芪建中汤、当归建中汤、大建中汤四方均属温中补虚之剂。但小建中汤以辛甘为主,佐重剂芍药,寓酸甘化阴之意,阴阳并补,但以温阳为主;*芪建中汤于小建中汤加*芪,偏于甘温益气;当归建中汤于小建中汤加当归,重在补血和血;大建中汤则纯用辛甘之品温建中阳,其补虚散寒之力较小建中汤为峻,且有降逆止呕之功。 第二节回阳救逆剂 回阳救逆剂,适用于阳气衰微,阴寒内盛,甚至阴盛格阳或戴阳等危重病证。症见四肢厥逆,精神萎靡,恶寒蜷卧,甚则冷汗淋漓,脉微欲绝等。常由附子、干姜、肉桂等辛热药,配伍炙甘草、人参等甘温药所组成。代表方如四逆汤、回阳救逆汤等。 1.四逆汤★《伤寒论》 四逆汤中附草姜,四肢厥冷急煎尝。 腹痛吐泻脉沉细,急投此方可回阳。 附子 回阳救逆。 少阴病,心肾阳衰寒厥证。症见四肢厥逆,恶寒踡卧,神衰欲寐,面色苍白,呕吐不渴,腹痛下利,舌苔白滑,脉微细;或太阳病误汗亡阳。 (温馨提示:全文小说可点击文末卡片阅读) 本方大辛大热,重在温阳气,散阴寒,力挽元阳,少佐甘缓,破阴回阳而无耗散之弊。 若服药后出现呕吐拒药者,可将药液置凉后服用。本方纯用辛热之品,中病手足温和即止,不可久服。真热假寒者禁用。 2.回阳救急汤★《伤寒六书》 回阳救急用六君,桂附干姜五味群。 加麝三厘或胆汁,三阴寒厥建奇勋。 熟附子白术 回阳救急,益气生脉。 寒邪直中三阴,真阳衰微证。症见恶寒踡卧,四肢厥冷,吐泻腹痛,口不渴,神衰欲寐,或身寒战慄,或指甲口唇青紫,或吐涎沫,舌淡苔白,脉沉微,甚或无脉等。 本方温补并行,回阳救逆与补益脾胃相合;散中有收,辛香走窜与酸涩敛气相伍,既有回阳救逆之力,又无阳气散越之弊。 方中麝香用量不宜过大。服药后手足温和即止服。 第三节温经散寒剂 温经散寒剂,适用于寒邪凝滞经脉诸证。症见手足厥寒,或肢体疼痛,或发阴疽等。常用温经散寒药如桂枝、细辛等,配伍养血和血药如当归、白芍等为主组成。代表方如当归四逆汤、*芪桂枝五物汤、暖肝煎、阳和汤等。 1.当归四逆汤★《伤寒论》 当归四逆芍桂枝,细辛甘草通草施。 血虚肝寒四末冷,温经通脉最相宜。 当归 温经散寒,养血通脉。 血虚寒凝证。症见手足厥寒,口不渴,或腰、股、腿、足疼痛,舌淡苔白,脉沉细或细而欲绝。 本方温阳与散寒并用,养血与通脉共施,温而不燥,补而不滞。 四逆散、四逆汤、当归四逆汤三方主治证中皆见“四逆”,然其病机用药迥异。四逆散证是因外邪传经,气机郁滞,阳气被遏,不达四末所致,故其逆冷仅在肢端,不过腕踝,尚可见身热、脉弦等;四逆汤证是因阴寒内盛,阳气衰微,无力到达四末而致,故其厥逆严重,冷过肘膝,并伴有神衰欲寐、腹痛下利、脉微欲绝等;当归四逆汤证之手足厥寒是血虚受寒,寒凝经脉,血行不畅所致,因其寒在经脉不在脏腑,故肢厥程度较四逆汤证为轻,并兼见肢体疼痛等症。诚如周扬俊所言:“四逆汤全在回阳起见,四逆散全在和解表里,当归四逆汤全在养血通脉起见”。 2.*芪桂枝五物汤★《金匮要略》 *芪桂枝五物汤,芍药大枣与生姜。 益气温经和营卫,血痹风痹功效良。 *芪 益气温经,和血通痹。 血痹证。症见肌肤麻木不仁,微恶风寒,舌淡,脉微涩而紧。 本方温补、散邪、通经三者并用,固表不留邪,散邪不伤正。 当归四逆汤、*芪桂枝五物汤均系桂枝汤演化而成。当归四逆汤由桂枝汤去生姜,加当归、细辛、通草而成;主治血虚受寒,寒凝经脉的手足逆冷及疼痛证。*芪桂枝五物汤由桂枝汤去甘草,倍生姜,加*芪而成;主治素体虚弱,微受风邪,邪滞血脉,凝涩不通所致肌肤麻木不仁之血痹。 3.暖肝煎★《景岳全书》 暖肝煎中杞茯归,茴沉乌药合肉桂。 下焦虚寒疝气痛,温补肝肾此方推。 当归 温补肝肾,行气止痛。 肝肾不足,寒滞肝脉证。症见睾丸冷痛,或小腹疼痛,疝气痛,畏寒喜暖,舌淡苔白,脉沉迟。 本方补养、散寒、行气并行,温补肝肾以治其本,行气逐寒以治其标。 临证应用时,应视其虚、寒、气滞三者孰轻孰重,相应调整君臣药的配伍关系,使之更能切中病机。 4.阳和汤★《外科证治全生集》 阳和汤法解寒凝,贴骨流注鹤膝风。 熟地鹿胶姜炭桂,麻*白芥甘草从。 熟地* 温阳补血,散寒通滞。 阴疽。症见患处漫肿无头,皮色不变,痠痛无热,口中不渴,舌淡苔白,脉沉细或迟细;或贴骨疽、脱疽、流注、痰核、鹤膝风等属阴寒证者。 本方温阳与补血并用,辛散与温通同施,使补中寓散,补而不滞,温散寒凝而不伤正,滋补精血而不恋邪。 凡阳证疮疡红肿热痛,或阴虚有热,或阴疽已溃破者,皆不宜使用本方。 (点击上方卡片可阅读全文哦↑↑↑) 感谢大家的阅读,如果感觉小编推荐的书符合你的口味,欢迎给我们评论留言哦!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shaoa.com/bsyl/13066.html
- 上一篇文章: 小儿抽动症,挤眼眨眼耸肩摇头手足
- 下一篇文章: 七味中药滋筋舒肝汤,帮你强健筋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