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航海时代前后,反观中国文化对欧洲的影响
古希腊哲学家,史上 的三个人物: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他们共同创立了西方哲学思想,为整个西方文明的发现奠定了哲学基础。那么你查一下哲学的英文:philosophy。而由明末来华传教士金尼阁(-)整理的《利玛窦中国札记》中,首次把“儒学”和“理学”两个词翻译成了西文的“philosophia”,仅有的两个字母的差别,深刻的证明了在他们眼里,中国的“儒学”、“理学”有和希腊哲学类似的地位。 苏格拉底与孔子实际上17、18世纪中国对欧洲的影响十分的巨大,西方人对中国历史、艺术、哲学和*治完全入迷了。孔子的伦理思想、科举制度、中国人对学问的尊重以及精美的瓷器、丝绸等都被认为是模范文明。 尽管16世纪的意大利、法国已经能够生产丝绸并通过学习养蚕技术建立了丝绸基地。然而为了卖得上价,那时欧洲人普遍爱干的两件事:在自己制造的丝绸上大量的采用中国元素,比如龙、凤、花、鸟之类的;还要特别标榜是“中国制造”。 16世纪中国的丝绸,家具,陶瓷中国的英文和瓷器的英文是一样的china,接下来我们来一起来看看欧洲人为瓷器做了多少“疯狂”的事情。新航路开辟后,葡萄牙国王曼努埃尔一世给达·伽马下达的出差任务,务必带回两样西方最渴求的东西:香料和瓷器。年葡萄牙的一艘商船的返航的路上被荷兰的武装部队截获,荷兰人兴奋得发现了大批产于明朝万历年间的瓷器。这批瓷器随后被运往荷兰拍卖,连法国国王亨利四世、英国国王詹姆斯一世也迫不及待的加入抢购行列。 欧洲人日常用陶器那时候的欧洲人在日常生活中普遍使用的是陶器,不但厚度大而且粗糙难看,它的缺点还有渗水率高、用来储存食物短期内就会变质。因此,颜值与实力爆表的瓷器,成为了贵族争相私藏的宠儿。拥有瓷器的贵族,会在重要的宴会上稍稍显摆一下,以此炫耀他们非凡的财富与地位。法国国王路易十四还特别为他的王妃建造了一座瓷质的亭子。波兰国王奥古斯特二世在年逝世的时候,留下了件瓷器和一个陷入财*紧缺的国家。 欧洲产山寨瓷器欧洲人的精明头脑让他们想要通过自己烧制瓷器,避免长期进口,白花花的银两让中国人赚走的感觉很不好,为此他们展开了延续数十年的大炼瓷器运动并产生大量欧洲版山寨瓷器。顺带提一句:英国人在印度等地种植推广红茶,避免了那时对中国贸易逆差的尴尬局面。 直到年法国传教士殷弘绪抵达中国,把从法国带过来的葡萄酒进贡给了康熙,由此获得官府正式编制得以自由进出制瓷间。由此他把景德镇的瓷器制造技术、方法完整的介绍到了欧洲。 传教士中医笔记殷弘绪潜心学习了中国的医学经典,将大量的中药知识传回了欧洲,有珍珠、白芍、益母草、杏仁、酸枣、麝香、雄*等。他还研究了《本草纲目》,丰富了西方植物志很多记载方面的空白。同时被他传回欧洲的还有种痘、养生等方面的技术。 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对中医大加赞赏,认为中医是中国一切学问的源头活水,甚至认为入华的欧洲传教士最重要的任务应该是学习中国的医学。 我们应当看到,不管是西学东渐也好、东学西传也罢,东西文化的接触,是世界文明的强大推动力。我们应当肯定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以及它在推动人类历史文明发展方面所发挥出的巨大作用。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shaoa.com/bsyl/11766.html
- 上一篇文章: 芍药花的栽培历史,真是让人大吃一惊啊
- 下一篇文章: 4种益肝中药材,正确服用有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