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白芍13
[别名]白芍、亳芍、杭芍、川芍、赤芍等。 [科属]为毛茛科芍药属植物。 [概述]芍药为常用中药,以根供药用。有养血、敛阴、柔肝、止痛等功能。主治肝阳不足引起的头晕、头疼、耳鸣,烦躁、胸胁疼痛、阴虚血热失血、盗汗、月经不调、行经腹涌以及高血压等症。白芍主产于安徽、浙江、四川,山东等省,尤以安徽的“亳芍”产量大,品质好,驰名中外。 [形态]多年生草本。株高60~厘米。根粗肥,圆柱形或圆锥形,外皮褐色,断面白色或微带粉红。茎丛生直立,紫色或青紫色至绿色,光滑无毛。叶互生,具长柄,茎下部叶为2回3出复叶;小叶3~5片,长椭圆形至披针形,全缘,春季萌发的茎叶为紫红色,后渐变为绿色。花大,顶生或腋生,白色或粉红色,栽培多为重瓣。普葵果,种子黑褐色。花期4~5月,果期5~7月。 [习性]性喜气候温和、阳光充足、雨量中等的环境;耐寒性强,在-20℃气温下能露地越冬;也能耐热,在42℃高温下能越夏。喜湿润,但怕涝,水淹6小时以上时,全株枯死。对土壤要求土层较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中性至做碱性的砂壤土或壤土为好。忌连作。芍药为多年生宿根植物,每年早春2~3月露芽出苗,4~6月为生长公盛期,植株秋季枯菱进入休眠期,此时有效成分芍药甙含量 。若无性繁殖连续栽培5年,其根空心,失去药用价值。 [繁殖]以芽头繁殖为主,亦可种子繁殖。 1.芽头繁殖即利用芍药根上掰下的芽头,进行种植的方法。 (1)选择种芽:秋季采挖芍药根时,先将芽头下的粗根全部切下供药用,把留下的芍头(即红色芽头),作繁殖材料。然后,将芍头按大小及自然生长形状,切开分成块,每块需带有粗壮芽头2~3个,厚度2厘米左右。过薄,养分不足,生长不良;过厚,主根不壮,多分叉。 随切随栽,否则不要切开分块,将整个芍芽进行砂藏备用。 (2)种芽的贮藏:选地势较高燥的平地,挖一宽70厘米、深20厘米左右的坑,长度视芍芽多少而定。坑底整平,先铺1层6厘米厚的细砂,然后将芽头向上排放1层芍芽,再覆盖1层厚6~10厘米的细砂,芽头稍露出土面,以便检查。层积期间,经常检查,始终保持一定湿度,干时可洒水湿润,但要防止霉烂与干缩。 2.种子繁殖8月上旬种子成熟后,采下立即播种。否则,要与3倍的湿砂混拌贮藏至秋季播种。种子一经干燥,发芽率大为降低,甚至不发芽。一般条播,按行距20厘米,开深5厘米的浅沟,将种子均匀地播入沟内,覆土与唯面齐平。播后加强苗床管理,培有2~83年后定植。每亩用种量约20公斤左右。 芍药(白芍)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内容若有错误,请指出。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联系老周。手机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shaoa.com/bstp/5825.html
- 上一篇文章: 各类糖的营养价值与药用功效
- 下一篇文章: 认识中草药告诉你民间良药ldquo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