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指纹图谱及网络药理学的白芍质量标志物
摘要:目的基于指纹图谱和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预测当归四逆汤中单味药白芍潜在的质量标志物(Q-marker)。方法建立白芍水煎液和当归四逆汤指纹图谱,明确成分传递规律;进一步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构建“成分-靶点-通路”网络,预测白芍的Q-marker。结果建立了15批白芍水煎液和15批当归四逆汤指纹图谱,并各指认其中5个色谱峰,分别为没食子酸、芍药内酯苷、芍药苷、1,2,3,4,6-O-五没食子酰葡萄糖和苯 芍药苷;经网络药理学分析,筛选出潜在的2个活性成分、8个核心靶点、13条关键通路,表明白芍主要通过这些成分、靶点、通路发挥作用,初步预测芍药苷、芍药内酯苷为白芍潜在的Q-marker。结论研究分析预测的Q-marker,为白芍质量的全面控制提供参考,同时也为白芍功效关联物质的研究及作用机制的阐释奠定基础。 白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lactifloraPall.的干燥根,具有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阳的功效[1];现代临床用于痛经、帕金森疾病、慢性萎缩性胃炎、类风湿性关节炎[2-4]等疾病的治疗。当归四逆汤(DangguiSiniDecoction,DSD)出自于东汉张仲景所著的《伤寒论》,原方由当归、桂枝、白芍、细辛、木通、甘草、大枣7味药组成,主治血虚寒厥证,具有温运血行、散寒通脉的功效[5]。现代临床在原方基础上,加减药味或联合其他化学药用于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类风湿性关节炎、子宫内膜异位症[6-9]等疾病。白芍为DSD中的臣药,在方中养血和营,助当归补益营血,是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0]。 中药质量标志物(Q-marker)是近年来提出的中药质量评价与质量控制的核心概念,其基于有效、特有、传递与溯源、可测和处方配伍的“五原则”[11-12],目前已用于药材、饮片、复方Q-marker的研究。Q-marker概念的提出,为中药的质量控制研究指明了方向,为后续研究中药发挥作用的机制奠定了基础。中药指纹图谱具有整体性和模糊性的特点,能反映中药及制剂内在质量的稳定性和均一性[13-14]。网络药理学是建立在系统生物学和网络生物学基础上的研究方法,能够推动对药物作用机制的认识,加速药物靶点的确认以及发现生物标志物[15-16]。本研究选取经典名方DSD中单味药白芍为研究对象,从Q-marker的“五原则”出发,结合指纹图谱及网络药理学方法,从化学和生物信息角度预测分析白芍潜在的Q-marker,为白芍的质量控制及后续开发研究提供参考。 1材料 1.1仪器 Waterse高效液相色谱仪,包括四元泵、柱温箱、自动进样器、PDA检测器和Empower工作站(美国Waters公司);MS-DU电子分析天平(瑞士梅特勒-托利多公司);KQ-B数控超声波清洗器(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H-W台式高速离心机(湖南湘仪实验室仪器开发有限公司);TD1C电子天平(天津天马衡基仪器有限公司)。 1.2试药 芍药内酯苷(批号)、1,2,3,4,6-O-五没食子酰葡萄糖(批号)、苯 芍药苷(批号)均购自上海诗丹德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没食子酸(批号-)、芍药苷(批号-)购自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乙腈(色谱纯,德国Merck公司);纯净水(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白芍饮片(编号B1~B15,产地安徽亳州)、当归饮片(产地甘肃岷县)、桂枝饮片(产地广西东兴)、细辛饮片(产地辽宁新宾)、木通饮片(产地河南洛阳)、甘草饮片(产地甘肃陇西)、大枣饮片(产地山西闻喜)。经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陈建伟教授鉴定分别为毛莨科植物芍药PaeonialactifloraPall.的干燥根、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sinensis(Oliv.)Diels.的干燥根、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cassiaPresl.的干燥嫩枝、马兜铃科植物北细辛AsarumheterotropoidesFr.Schmidtvar.mandshuricum(Maxim.)Kitag.的干燥根和根茎、木通科植物三叶木通Akebiatrifoliata(Thunb.)Koidz.的干燥藤茎、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uralensisFisch.的干燥根和根茎、鼠李科植物枣ZiziphusjujubaMill.的干燥成熟果实。白芍及DSD各研究15个批次。 2方法与结果 2.1色谱条件 MerckPurospherStarLPRP-18endcapped(mm×4.6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乙腈(A)-0.05% 水溶液(B),梯度洗脱:0~8min,5%~10%A;8~15min,10%~13%A;15~24min,13%~15%A;24~30min,15%~17%A;30~35min,17%~20%A;34~45min,20%~30%A;45~50min,30%~45%A;50~65min,45%~80%A;65~70min,80%~95%A;体积流量1mL/min;检测波长nm;柱温30℃;进样量10μL。 2.2样品制备 《伤寒论》中记载当归四逆汤的用法用量为:“当归三两,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细辛三两,甘草二两(炙),通草二两,大枣二十五枚(擘)。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本研究在前期试验已确定处方剂量的基础上,按一两为13.8g,大枣二十五枚为8枚(约62.5g),一升为mL计算,称取处方药味,置陶瓷锅中,加水mL,先武火煮沸,后文火保持微沸煎至mL,以80目筛滤过,即得水煎液样品。按以上方法制备15批DSD样品、15批白芍水煎液样品及1批缺白芍阴性水煎液样品。饮片编号为B1~B15的白芍饮片煎煮得到对应编号为S1~S15的白芍饮片水煎液样品、编号为DSD1~DSD15的当归四逆汤样品;缺白芍阴性水煎液样品编号为YX1。 2.3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白芍水煎液、DSD及缺白芍阴性水煎液样品摇匀,精密量取3mL,置10mL量瓶中,加 5mL,超声处理30min,放冷,加 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2.4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没食子酸、芍药内酯苷、芍药苷、1,2,3,4,6-O-五没食子酰葡萄糖和苯 芍药苷对照品适量,以 溶解,得到质量浓度分别为54.4、74.5、.9、.6、6.5mg/L的混合对照品溶液。 2.5方法学考察 2.5.1参照峰的选择《中国药典》年版将芍药苷作为评价白芍质量的指标性成分,其含量较高,色谱峰较稳定,故选择芍药苷作为参照峰,计算各共有峰的相对保留时间和相对峰面积。 2.5.2精密度试验取DSD11,按照“2.3”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按“2.1”项下色谱条件连续进样6次进行测定。结果表明DSD各共有峰的相对保留时间RSD<0.21%,相对峰面积RSD<2.9%,表明仪器精密度良好。 2.5.3重复性试验取同一批DSD11,按“2.3”项下方法平行制备6份供试品溶液,按“2.1”项下色谱条件进行测定。结果DSD各共有峰的相对保留时间RSD<0.23%,相对峰面积RSD<3.0%,表明该方法重复性良好。 2.5.4稳定性试验取DSD11,按照“2.3”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分别在供试品溶液制备后0、4、8、12、24、48h按“2.1”项下色谱条件进行测定。结果表明DSD各共有峰的相对保留时间RSD<0.15%,相对峰面积RSD<3.0%,表明DSD供试品溶液在48h内稳定。 2.6指纹图谱研究 2.6.1指纹图谱建立及相似度评价取15批DSD及15批白芍水煎液样品,按“2.3”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按“2.1”项下色谱条件进行检测,记录色谱图。通过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年版)软件,分别以DSD11和S11的指纹图谱作为参照图谱,采用平均数法,进行多点校正和色谱峰匹配,自动匹配生成指纹图谱共有模式。相似度评价结果表明,15批DSD的相似度在0.~0.,表明15批DSD具有较好的一致性;15批白芍水煎液相似度在0.~0.,表明同一产地的15批白芍饮片质量较为稳定均一。15批DSD及15批白芍水煎液指纹图谱叠加图见图1、2,共有模式及对照品图谱见图3,相似度结果见表1。 2.6.2指纹图谱结果分析实验得到的DSD与缺白芍阴性水煎液、白芍水煎液指纹图谱见图4。 DSD指纹图谱可确定25个共有峰,白芍水煎液指纹图谱可确定9个共有峰,通过比对DSD、缺白芍阴性水煎液及白芍水煎液的指纹图谱可知,2号峰(没食子酸)、7号峰(芍药内酯苷)、8号峰(芍药苷)、11号峰、24号峰来自于白芍,而12号峰(1,2,3,4,6-O-五没食子酰葡萄糖)、15号峰(苯 芍药苷)、17号峰、25号峰虽在白芍中可指认到,但可能由于复方成分复杂,在DSD中有一定干扰。 2.7网络药理学研究 2.7.1候选化合物靶点预测通过检索中药系统药理数据库(TCMSP,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shaoa.com/bstp/5411.html
- 上一篇文章: 药知道只知道当归大补它还有这些作用
- 下一篇文章: 这几个方子,千金难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