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中药学速记歌诀让无数读者意犹未
白癜风治疗 http://www.wangbawang.com/m/ 第六章化湿药 藿香 藿香解暑辛微温,化湿止呕长作君。 归经原在肺脾胃,神疲体倦中焦昏。 1.芳香化湿——湿阻中焦。藿香为芳香化湿浊要药。寒湿困脾所致的脘腹痞闷、少食作呕、神疲体倦等症,配苍术、厚朴。 2.化湿和中止呕——呕吐。湿浊中阻所致之呕吐,配半夏、丁香;偏于湿热者,配黄连、竹茹;妊娠呕吐,配砂仁、紫苏梗;脾胃虚弱者,配党参、白术。 3.化湿解暑——暑湿、湿温。暑月外感风寒,内伤生冷而致恶寒发热、头痛脘闷、呕恶吐泻之暑湿证者,配紫苏、厚朴、半夏;湿温病初起,湿热并重者,配黄芩、滑石、茵陈。 佩兰 性味辛平生佩兰,化湿解暑功效兼。 脾胃肺经作良药,中焦湿热和外感。 1.芳香化湿——湿阻中焦。湿阻中焦之证,与藿香相须为用,并配苍术、厚朴、蔻仁;脾经湿热,口中甜腻、多涎、口臭等的脾瘅症,可单用煎汤服,或配黄芩、白芍、甘草。 2.化湿解暑——暑湿、湿温初起。暑湿证,配藿香、荷叶、青蒿;湿温初起,配滑石、薏苡仁、藿香。 苍术 苍术性味辛苦温,脾胃肝经为其归。 燥湿健脾祛风湿,夜盲眼涩和留饮。 1.燥湿健脾——湿阻中焦证。湿阻中焦,脾失健运而致脘腹胀闷、呕恶食少、吐泻乏力、舌苔白腻等症,配厚朴、陈皮;脾虚湿聚,水湿内停的痰饮或水湿外溢的水肿,配茯苓、泽泻、猪苓;湿热或暑湿证,配清热燥湿药。 2.祛风除湿——风湿痹证。痹证湿胜者,配薏苡仁、独活;湿热痹痛,配石膏、知母;湿热痿证,配黄柏、薏苡仁、牛膝;下部湿浊带下、湿疮、湿疹等,配龙胆、黄芩、栀子。 3.祛风散寒除湿——风寒夹湿表证。配羌活、白芷、防风。 4.明目——夜盲症及眼目昏涩。可单用,或与羊肝、猪肝蒸煮同食。 (温馨提示:全文小说可点击文末卡片阅读) 厚朴 厚朴辛苦药性温,能归脾胃肺大肠。 燥湿下气除胀满,梅核气证消痰良。 1.燥湿下气除满——湿阻中焦,脘腹胀满。厚朴为消除胀满的要药,可配苍术、陈皮。 2.下气宽中、消积导滞——便秘。食积气滞,腹胀便秘,配大黄、枳实;热结便秘者,配大黄、芒硝、枳实。 3.燥湿消痰、下气平喘——痰饮喘咳。痰饮阻肺,肺气不降,咳喘胸闷者,配紫苏子、陈皮、半夏;寒饮化热,胸闷气喘,喉间痰声漉漉,烦躁不安者,配麻黄、石膏、杏仁;宿有喘病,因外感风寒而发者,配桂枝、杏仁。 4.此外,七情郁结,痰气互阻,咽中如有物阻,咽之不下,吐之不出的梅核气证,配半夏、茯苓、紫苏叶、生姜。 砂仁 砂仁辛温胃肾脾,化湿醒脾行滞气。 温中止呕与止泻,胎动不安用之宜。 1.化湿醒脾、行气温中——湿阻中焦及脾胃气滞证。砂仁为醒脾调胃要药,寒湿气滞者最为适宜。湿阻中焦者,配厚朴、陈皮、枳实;脾胃气滞,配木香、枳实;脾胃虚弱,配党参、白术、茯苓。 2.温中止泻——脾胃虚寒吐泻。单用研末吞服,或与干姜、附子同用。 3.行气和中、止呕安胎——气滞妊娠恶阻及胎动不安。妊娠呕逆不能食,可单用,或配紫苏梗、白术;气血不足,胎动不安,配人参、白术、熟地黄。 豆蔻 性味辛温白豆蔻,脾胃肺经病可救。 化湿行气除胀满,温中止呕胃肠厚。 1.化湿行气——湿阻中焦及脾胃气滞证。脾虚湿阻气滞者,配黄芪、白术、人参;湿温初起,胸闷不饥,湿邪偏重者,配薏苡仁、杏仁;热重于湿者,配黄芩、滑石。 2.温中止呕——呕吐。豆蔻尤以胃寒湿阻气滞呕吐最为适宜,可单用为末服,或配藿香、半夏;小儿胃寒,吐乳不食者,配砂仁、甘草等药研细末服之。 (点击上方卡片可阅读全文哦↑↑↑) 感谢大家的阅读,如果感觉小编推荐的书符合你的口味,欢迎给我们评论留言哦!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shaoa.com/bsgx/16617.html
- 上一篇文章: 揭秘柴胡枳壳白芍生甘草如何化解气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