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探讨芍药甘草汤治
白癜风边上长黑点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210910/9431706.html 摘要: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研究芍药甘草汤治疗乙型病*性肝炎所致肝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获取芍药甘草汤的化合物及靶点,以口服生物利用度(OB)≥30%和类药(DL)≥0.18为阈值进行化合物筛选,将靶点输入Uniprot获取靶点对应的基因Symbol;从TTD、OMIM等数据库获取乙型病*性肝炎的相关靶点并筛选出与芍药甘草汤靶点基因的交集基因;运用Cytoscape3.8.0软件绘制活性成分-靶点、疾病-中药-化合物-交集靶点(基因)网络图;运用String构建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再用R语言的Bioconductor安装包,进行GO富集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联合主要化合物、交集基因与通路分析结果,绘制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图;用Vina软件对筛选出来的结果进行分子对接。结果筛选得到芍药甘草汤有效成分种、有效成分靶点个;筛选得到乙型病*性肝炎疾病靶点个,药物-疾病交集基因个;经蛋白互作网络及拓扑结构分析得到21个核心靶点,条相互作用关系;槲皮素、山柰酚、柚皮素等为芍药甘草汤的主要活性成分,PPARA、RB1、TP53、MAPK3、AKT1、STAT3、JUN等为主要作用靶点。GO富集分析显示靶点所在的细胞组分主要为薄膜筏、膜微域、膜区域;生物学过程主要富集在有对金属离子的响应、对脂多糖的反应;分子功能主要为核受体活性、转录因子活性。KEGG富集发现膜区由糖基化终末产物介导的AGE-RAGE通路、乙型肝炎通路等为主要通路。进一步筛选核心靶点及化合物成分进行分子对接显示MAPK3、AKT1、STAT3、JUN作为核心靶点可与槲皮素、山柰酚、柚皮素稳定对接。结论通过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的方法,找到了芍药甘草汤治疗慢性乙型病*性肝炎肝损伤可能的潜在靶点,预测了其发挥药理作用的关键通路。 乙型病*性肝炎(viralhepatitistypeB,简称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引起的以肝脏病变为主的一种传染病[1],可导致严重的肝损伤,最终引起肝癌、肝硬化。中医药已成为临床治疗乙肝及其所致肝损伤的一种重要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单纯使用化学药的不足。中药复方具有多靶点、多途径的优势,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少[2]。 芍药甘草汤源于张仲景之《伤寒杂病论》,年作为 批入选的经典名方收录在《古代经典名方目录》中。该方由芍药和甘草两味药材组成,组方精简,疗效显著,被广泛应用于古代、现代中医临床的不同疾病中[3]。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芍芍药甘草汤具有护肝降酶、保护肝功能、治疗乙肝的作用[4-6]。 网络药理学强调网络靶标的研究模式,从整体上探索药物与疾病的相关性,这与复方中药的整体性和系统性不谋而合[7-9]。本研究采用网络药理学研究方法分析预测芍药甘草汤治疗乙肝肝损伤的作用机制,以期为芍药甘草汤这一经典名方的开发提供思路。 1 资料与方法 1.1 芍药甘草汤有效成分的筛选和作用靶点的获取 通过TCMSP(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shaoa.com/bsgx/10922.html
- 上一篇文章: 补阴药女贞子
- 下一篇文章: 26个偏方,效果好,请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