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芍药的栽培繁殖与实用价值,
芍药别名:将离,尾春,殿春,原产我国华北、华中各地,是我国传统的名贵花卉,以扬州芍药为最有名。喜温和、较干燥的气候。耐早忌湿,喜阳光又耐半阴,喜肥。宜植于上层深厚、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砂质土壤。芍药在中国栽培历史已超过多年,由于其花型美丽,花色艳丽深受很多人的喜爱。今天就和大一起家学习一下芍药繁殖、栽培、病虫防治,以及芍药的作用。芍药花(1)繁殖:芍药的传统繁殖方法是分株与播种。由于播种繁殖的后代易发生变异,因此一般仅在培育新品种时采用这种方法。分株繁殖虽能保持原品种的特性,但繁殖系数低,而且分株后的母株,第二年观赏价值降低。近年来有人用扦插繁殖法,效果良好。现将扦插繁殖方法介绍如下:①采集插条于7月中旬,当芍药种子成熟时,采集插条进行扦插,效果最好(可结合采集种子和修剪整形进行)。选健壮无病虫害的枝条,长约10-15厘米,带两个节,将上面的一片。插条下端剪成斜面,上端剪成圆形。②插床的准备选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地方作扦插苗床。插前先将床底土壤翻一遍,然后铺上经0.5%高锰酸钾溶液消毒过的河砂,在床的上方搭棚。③扦插扦插深度以插条的12为宜,株行距一般以叶片互不遮荫为度。插后浇透水,并盖上塑料薄膜,再用苇帘子遮荫④插后管理一般插床基质温度在28-30℃,湿度为50%时最宜生根。插棚内温度保持在20~25℃,湿度为80-90%为好。如管理得当,一般20~25天可生根,生根后应减少浇水量,及时揭开塑料薄膜,以防温、湿度过高影响幼苗的生长。⑤幼苗管理芍药幼苗生长缓慢,扦插苗当年不宜移栽,以免伤根难以越冬。所以一般幼苗在扦插床上越冬。当幼苗叶片枯萎后,浇透冬水,过几天后覆盖20厘米的土层,就可安全越冬了。第二年春季4月中句左右,撤去防寒土。待小苗放叶后,移植到露地栽培。用此法繁殖的芍药,不仅成活率高,而且生长良好分株繁殖可在9月中旬至10月上旬进行,不宜太迟,更不宜在春季进行。9月中句至10月上旬新芽已形成,分株后地温尚不太低,根系还有一段恢复生长时间,有利于来年生。分株的年限因栽培目的而异。作为观赏栽培时,通常可以6~7年分1次。以采根药用为目的的,3~5年分株一次。分株时,先把地上茎叶齐地面剪去,再将根全部挖起,抖去泥土。根据原墩株丛的大小,每株4~6枝,分成若干株,切口用硫磺粉和草木灰涂抹,晾干1-2天,使根变软些栽植时不易折断。栽植深度不宜过深过浅,注意根系完全伸直,以芽顶低于地面5厘米为准。芍药宜植于地势高燥之处,栽植前土地要进行深翻,并施以实,浇透水,待水渗入后松土通气。(2)栽培:①浇水:芍药较耐旱,故浇水宜见于再浇,但在开花前宜持湿润。②施肥:芍药喜肥,一般用人粪尿、豆饼、堆肥等,注意氮肥不可过多,要适当增加磷肥。一般施追肥三次:发芽后一次,花后一次,秋冬再施一次。③其他:芍药花期管理中应注意疏蕾,即在发生花蕾时,每枝花茎只留顶生花蕾,而将侧蕾疏去。开花时立支柱以避免倒伏。避免阳光直射可延长开花。花落后及时剪去花。芍药的病害甚多,主要虫害以红蛛蜘、蚜虫为主,可喷稀释到倍的乐果。芍药花形妩媚,花色富丽,绿叶潇酒,株丛丰满,兼具色、香、韵三者之美。同时由于芍药适应性强,管理粗放,自古以来就是园林和家庭栽培的主要花卉。芍药花梗长,可作切花。芍药的根可入药,称“白芍”,有养血平肝,敛阴收汗消肿止痛的作用。是不是现在才知道芍药不仅花美、色艳,而且用途也很多呢?如果大家觉得本文对您有所帮助的话,别忘了给小编点个赞哦。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shaoa.com/bscl/14956.html
- 上一篇文章: 阿胶怎么吃不同的吃法功效大不同三九养生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