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芍何以ldquo利小便rdquo
合肥较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ht/160112/4757559.html “谈谈中药学习”一文提及中药学习不能单以功效而论,否则不懂其原理,终究是无法灵活、 应用的。 白芍学习即是如此,按中药教材所言,性味为酸、苦,微寒,其所主功效为养血柔肝,缓急止痛,敛阴止汗等,似乎以酸寒收敛为主,它能行、通、利吗? 《神农本草经》言其“除血痹,破坚积,利小便”,《名医别录》讲其“去水气,利大小肠”,《本草经集注》、《本草图经》都谈及白芍通利膀胱、大小肠等。张仲景、张锡纯等更是将这一作用演绎于临床案例之中。 为什么白芍酸收可以起到通行作用,尤其是利小便呢?这与酸收之间是否矛盾?其背后原理或机制是什么? 首先,正如“谈谈中药学习”一文中所言,学中药要分清中药本身药性与功效与中药应用人体后发挥的作用。 白芍酸苦及敛肝等这是其本身特色,是其静态描述;其应用人体后能发挥的作用有很多,包括但不限于实表,安中土,清心火,通大便,更能利小便等,这是动态应用。所以白芍本身酸收与利小便之间并不矛盾。 其次,其通利小便的机制是什么?可以从两方面理解: 1.从脏腑功能角度 当用白芍利小便时,在病理上是存在肝木虚亢,且木亢反侮于金(肺或肠),正所谓风煽火于上,必有气不纳降于下。当肺金(宣)肃降失常,则无法下输膀胱,致使小便不利或无力(肺气的肃降功能使体内代谢后的水液不断地下行到肾脏,经过肾脏及膀胱的气化作用,生成尿液而排出体外,从而保持了小便的通利。《素问·经脉别论》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精并行”)。 张锡纯言白芍利小便在于能收敛上焦浮越之火下行,有一定道理,其确实能敛心肝上亢之火,但未提及助肺肃降之功,这与其采摘夏秋之季的禀气有关(具体见下文)。这反映出医家研习中药之问题:脱离药物生长、采摘时节等因素分析药物临床应用。 2.从干支类象角度。 以白芍生长地域和环境、采摘时节和相类干支为依据,再结合中医藏象理论,诠释药物性味与功效。 白芍主产于浙江、安徽、四川等地,各地多有栽培,均适宜在阳光充足、土层深厚、排水良好、肥沃、疏松、含腐殖质的壤土或砂质壤土生长,故与地支辰的五行方位相类;喜温暖湿润气候,耐严寒、耐旱、怕涝,故与天干甲的五行属性相类;甲属木,生于寅,寅藏丙火,故味苦而酸;又多成熟采挖于夏秋两季,故白芍秉夏火温煦之性安中土而止腹痛,借秋金清肃之力敛亢木而利小便,适用于甲辰干支所藏之癸水应时不足诸症,常表现为胁痛、腹痛、头痛等;另一方面,癸水类阴血,女性以血为养,故白芍又常用于月经不调等。生白芍应癸水而性微寒,故多用于血虚有热,经酒炒则应木性升发而上行头目,而经土炒则应火性温煦而安中土。 综上所述,白芍利小便是“借秋金清肃之力而敛亢木”,其敛肝而安肺,肺肃降输布正常,通调水道而通利小便,常用于肝肺气机失常或木(火)侮金所导致的小便不利。 相关阅读:“下蹲动作”也能治病? (腰突发作)无法行走辨治一例 案例犀烛系列(应用时空模型辨治过敏性鼻炎) 谈谈中药学习 “通神”的茯苓 传统文化之象思维 关于“天干地支”不可不知的误区 萎缩性胃炎患者饮食宜忌 如何煎服中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shaoa.com/bscd/8830.html
- 上一篇文章: 年7月5日各大药市药材价格行情
- 下一篇文章: 石斛的主要功效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