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医师个中医方剂学常考点总结
医治白癜风的专家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伙伴们,还在按部就班地背方剂吗?中域君特意为大家整理了方剂里的常考知识点,让我们一起来复习吧!建议收藏! 组成 1.小青龙汤组成中含有:麻*、细辛、半夏、干姜。 2.大青龙汤组成中含有:麻*、桂枝、石膏、杏仁。 3.败*散和再造散组成中均含有:人参、甘草。 4.小青龙汤和再造散组成中均含有:麻*、细辛。 5.*龙汤组成中含有:大承气汤。 6.黑逍遥散组成中含有:柴胡、白芍、地*、甘草。 7.四逆散组成中含有:柴胡、白芍、枳实、甘草。 8.大柴胡汤和四逆散两方中含有的相同药味是:枳实、芍药。 9.半夏泻心汤与小柴胡汤两方中含有的相同药味是:半夏、*芩。 10.小柴胡汤和半夏泻心汤均含有:人参、大枣、甘草。 11.四逆散和大柴胡汤均含有:枳实、芍药、柴胡。 12.逍遥散和龙胆泻肝汤均含有:当归、白芍、柴胡。 13.普济消*饮和凉膈散均含有:*芩、*连、连翘。 14.大柴胡汤和小柴胡汤均含有:柴胡、*芩、半夏。 15.当归补血汤中的君药是:*芪。 16.理中汤中的君药是:干姜。 17.四君子汤中的君药是:人参。 18.四逆汤中的君药是:附子。 19.补中益气汤中的君药是:*芪。 20.固冲汤和金锁固精丸两方中均含有:龙骨、牡蛎。 21.逍遥散和真人养脏汤两方中均含有:白术、白芍。 22.玉屏风散和补中益气汤两方中均含有:*芪、白术。 23.真人养脏汤和四神丸两方中均含有:肉豆蔻。 24.麻子仁丸组成中含有:小承气汤。 功效 25.桑菊饮的功效是: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26.银翘散的功效是:清热解*,辛凉透表。 27.*龙汤的功效是:攻下热结,益气养血。 28.济川煎的功效是:温润通便。 29.增液承气汤的功效是:滋阴增液,通便泄热。 30.小柴胡汤的主要功用是:和解少阳。 31.逍遥散主要功用是:调和肝脾气血。 32.清骨散的功用:泻火养阴,退热除蒸。 33.竹叶石膏汤的功用:清热生津,益气和胃。 34.麦味地*丸具有的功用是:滋养肺肾。 35.青蒿鳖甲汤具有的功用是:滋阴透邪。 36.大补阴丸具有的功用是:滋阴降火。 37.杞菊地*丸具有的功用是:滋养肝肾。 38.玉女煎具有的功用是:清胃滋肾。 39.甘麦大枣汤的功用:和中缓急,养心安神。 40.朱砂安神丸的功用:清热泻火,镇心安神。 41.酸枣仁汤的功用:养血安神,清热除烦。 42.天王补心丹的功用:滋阴养血,补心安神。 43.归脾汤的功用: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44.四神丸的功用:温肾暖脾,涩肠止泻。 45.当归六*汤的功用:滋阴泻火,固表止汗。 46.真人养脏汤的功用:涩肠固脱,益气养血。 47.牡蛎散的功用:益气固表,育阴除烦。 主治 48.麻*汤的主治病证是: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而喘,舌苔白,脉浮紧。 49.桂枝汤的主治病证是:发热汗出,恶风,鼻鸣干呕,舌苔薄白,脉浮缓。 50.热结旁流,下利清水色纯青,腹痛拒按,口干舌燥,脉滑实,治当选用:大承气汤。 51.阳明热结阴伤,便秘,小便数多,趺阳脉浮而涩。治当选用:麻子仁丸。 52.大*附子汤主治:腹痛便秘,胁下偏痛,发热,手足厥逆,脉弦紧者。 53.济川煎主治:便秘,小便清长,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舌淡脉虚者。 54.脾阳不足,久痢赤白,脐腹冷痛,四肢不温,脉沉弦者。治宜选用:温脾汤。 55.脾约证,见大便燥结难解,小便数多,苔*少津,脉浮涩。治宜选用:麻子仁丸。 56.寒积便秘,腹痛,胁下偏痛,发热,四肢厥逆,苔白,脉弦紧者。治宜选用:大*附子汤。 57.纳谷不香,腹中雷鸣下利,心下痞硬而满,干呕而烦。治宜选用:甘草泻心汤。 58.外感初起,身热头痛,恶寒无汗,腹痛下利,舌苔薄白,脉浮弱。治宜选用:人参败*散。 59.主治病证以痞、呕、利三症并见为特点的方剂是:半夏泻心汤。 60.主治病证中以寒热往来,伴有口苦而呕,咽干目眩等症为特点的方剂是:小柴胡汤。 61.患者胸胁不舒,头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乏力,不思饮食,小腹坠胀,月经错后,临经腹痛,脉弦而虚。治宜选用:逍遥散。 62.患者带下,色*而稠,小便浑浊,阴肿阴痒,舌红苔*腻,脉弦滑。治宜选用:龙胆泻肝汤。 63.白头翁汤最适用于:热*血痢。 64.六一散最适用于:暑湿泄泻。 65.芍药汤最适用于:湿热痢疾。 66.白虎汤主治病证中的主症是:壮热烦渴。 67.小柴胡汤主治病证中的主症是:往来寒热。 68.青蒿鳖甲汤主治病证中的主症是:夜热早凉。 69.泻白散主治病证中的主症是:皮肤蒸热。 70.清营汤主治病证中的主症是:身热夜甚。 71.小建中汤可用于:中焦虚寒的虚劳发热证。 72.吴茱萸汤可用于:肝寒犯胃证。 73.症见胁脘灼痛,呕苦吐酸,舌红苔*,脉弦数。治宜选用:左金丸。 74.症见胃脘冷痛,吞酸嘈杂,呕吐涎沫,舌质淡嫩,苔薄白滑,脉沉迟。宜选用:吴茱萸汤。 75.中焦虚寒,痰浊内阻证。选用理中汤,宜加:半夏、陈皮。 76.脾胃虚寒,脾虚不摄的多涎证。选用理中汤,宜加:乌药、益智仁。 77.中焦虚寒,兼外感风寒证。选用理中汤,宜加:桂枝、生姜。 78.脾阳不足,胃寒气逆证。选用理中汤,宜加:丁香、蔻仁。 79.六一散适用于:外感暑湿的身热泄泻证。 80.葛根芩连汤适用于:阳明协热下利证。 81.理中汤适用于:脾胃虚寒的腹满,吐利证。 82.半夏泻心汤适用于:中虚寒热互结的痞、呕、利证。 83.白术芍药散适用于:脾虚肝强的腹痛泄泻证。 84.心肾不足,阴虚火旺的怔忡失眠证,治疗宜选用:天王补心丹。 85.心火亢旺,阴血不足的悸烦不寐证,治疗宜选用:朱砂安神丸。 86.气血不足,心脾两虚的健忘失眠证,治疗宜选用:归脾汤。 87.肝血不足的虚烦不得眠证,治疗宜选用:酸枣仁汤。 88.脏阴不足,心肝脾失调的脏躁证,治疗宜选用:甘麦大枣汤。 89.感触秽恶之气,突然昏倒,胸腹满痛而冷,痰壅气闭者。治疗宜选用:苏合香丸。 90.高热烦躁,神昏谵语,痉厥抽搐,口渴唇焦,舌红绛,脉弦数者。治疗宜选用:安宫牛*丸。 91.高热昏谵,舌謇肢厥,舌质红绛,苔*,脉数有力者。治疗宜选用:安宫牛*丸。 92.神昏谵语,身热烦躁,痰盛气粗,舌红苔*垢腻,脉滑数者。治疗宜选用:至宝丹。 93.神昏不语,口张目合,手撒遗尿,汗出肢冷,脉微欲绝者。治疗宜选用:独参汤。 94.阴血不足,火旺气虚所致的自汗盗汗证。宜选:当归六*汤。 95.热伤气阴,阴液外泄所致的汗多证。宜选:生脉散。 96.心阳不潜,营阴不守所致的盗汗证。宜选:牡蛎散。 97.脾肺气弱,表虚不固所致的自汗证。宜选:玉屏风散。 98.肝肾阴虚,虚火外蒸所致的盗汗证。宜选:大补阴丸。 配伍意义 99.逍遥散中使用薄荷的主要意义是:疏肝调达。 .银翘散中使用荆芥、豆豉的主要意义是:解表透邪。 .痛泻要方中配伍防风的主要意义是:散肝舒脾。 .防风通圣散中配伍防风的主要意义是:疏风散邪。 .九味羌活汤中配伍防风的主要意义是:祛风散寒除湿。 .败*散中配伍柴胡的主要意义是:疏风散邪。 .清胃散中配伍升麻的意义涉及到:升阳散火。 .在补中益气汤的配伍中:柴胡使用宜小剂量。 .在痛泻要方的加减运用中:柴胡不宜使用。 .在大补阴丸方的加减运用中:柴胡应禁用。 .在小柴胡汤的配伍中:柴胡使用宜大剂量。 .在逍遥散的配伍中:柴胡使用宜中等剂量。 代表方剂 .辛凉透表方是:银翘散。 .辛寒清气方是:白虎汤。 .清热凉血方是:犀角地*汤。 .苦寒直折方是:*连解*汤。 .凉营解*方是:清营汤。 .治疗气虚发热的代表方剂是:补中益气汤。 .治疗血虚发热的代表方剂是:当归补血汤。 .治疗气阴两虚的代表方剂是:生脉散。 执业医师备考考试大纲免费送啦! 临床、口腔、中医、中西医四科全都有! 扫码识别最下方海报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shaoa.com/bscd/7342.html
- 上一篇文章: 执业医师89个必考知识点方剂最全总
- 下一篇文章: 综述萎缩性胃炎胃癌前病变的中医药逆转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