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祛湿剂第四节温化寒湿剂
01 苓桂术甘汤(4味药) 苓桂术甘化饮剂,温阳化饮又健脾, 饮邪上逆胸胁满,水饮下行悸眩去。 (茯苓、桂枝、白术、炙甘草) 主治:中阳不足之痰饮 功用: 温阳化饮,健脾利水 配伍特点: 淡渗甘温合法,温而不热,利而不峻,为治痰饮之和剂 辩证要点: 胸胁支满,目眩心悸,舌苔白滑 02 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又名肾著汤)(4味药) 肾著汤内用干姜,茯苓甘草白术襄, 伤湿腰重与腰冷,亦名干姜苓术汤。 (干姜、茯苓、白术、甘草) 主治:肾著病 功用:祛寒除湿 配伍特点: 辛热温散以祛寒,甘淡健脾以渗湿,治在中州 辩证要点: 腰重冷痛 03 真武汤(5味药) 真武汤壮肾中阳,茯苓术芍附生姜, 少阴腹痛有水气,悸眩瞤惕保安康。 (附子、茯苓、白术、生姜、白芍) 主治: 阳虚水泛症; 太阳病发汗太过。 功用: 温阳利水 配伍特点: 辛热渗利合法,纳酸柔于温利之中,脾肾兼顾,重在温肾。 辩证要点: 小便不利、肢体沉重或浮肿,舌质淡胖,苔白,脉沉 04 实脾散(10味药) 实脾苓术与木瓜,甘草木香大腹加, 草果附姜兼厚朴,虚寒阴水效堪夸。 (附子、干姜、茯苓、白术、厚朴、木香、大腹皮(槟榔)、木瓜、草果、甘草、生姜、大枣) 主治: 脾肾阳虚,水气内停之阴水 功用: 温阳健脾,行气利水 配伍特点: 辛热与淡渗合法,纳行气于温利之中,脾肾兼顾,主以实脾 辩证要点: 身半以下肿甚,胸腹胀满,舌淡苔腻,脉沉迟 注:仅供学习参考 点小花花,让他们知道你“在看”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shaoa.com/bscd/5556.html
- 上一篇文章: 觉得体内有气乱窜这是什么病
- 下一篇文章: 乳腺增生手诊及丰胸缺乳回乳治疗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