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ge_ala

半剂“大柴胡汤”覆杯立止三天顽固性腹痛案。感恩仲师!

“闪光的伤寒论,不朽的经方”医院牛朝阳主任门诊经方医案分享:

大柴胡汤治疗小腹部坠胀疼痛案:患者何某,女,69岁。主诉:小腹部坠胀疼痛3天。现病史:患者3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胁部疼痛,自觉全身不适。于当地诊所给予输液治疗(具体用药不详),效差,遂于年11月14日求诊于牛朝阳主任门诊,刻下:小腹部坠胀疼痛,右胁部胀满、口干、口苦、心烦欲哭、食少乏味,眠差,大便干,2次/天,腹气不通,小便不利。舌质红,苔*腻,脉弦滑。

诊断:少阳阳明合病。治法:和解少阳,通下里实。处方:柴胡24g*芩9g炒白芍9g法半夏15g生姜15g炒枳实12g大枣12枚大*8g甘草6g3剂水煎服日1剂。年11月16日回访:1剂痛止,2剂诸证皆除,食欲大增,嘱患者清淡饮食,调养肠胃。

按语:大柴胡汤见于《伤寒论》条:“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条:“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与大柴胡汤。但结胸,无大热者,此为水结在胸胁也。但头微汗出者,大陷胸汤主之。”和条:“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中痞硬,呕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汤主之。”

本方由柴胡、*芩、芍药、半夏、生姜、枳实、大枣组成,与《金匮要略》中的大柴胡汤相比少大*一味,在其他药物的剂量以及煎煮方法上则完全一致。这一区别,王叔和在整理《伤寒杂病论》时即已发现,并在无大*条文后注:“一方加大*二两,若不加,恐不为大柴胡汤”。其中柴胡半斤、*芩三两、芍药三两、半夏半升、生姜五两、枳实四枚、大*二两,大枣十二枚,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温服一升,日三服。

本方柴胡、*芩和解少阳,疏调少阳枢机;枳实、大*为承气类方,通腑降浊、推陈致新,有右降之功;半夏、生姜降心包与胃肠之气,助柴胡、枳实、大*以推陈致新;芍药、大枣,为补阴血、阴津之药,配伍枳实、大*,防其攻下伤阴之弊,配柴胡、*芩,木郁达之而下源不绝。《伤寒寻源》认为,大柴胡汤是治“热邪结于阳明,而少阳证仍在”之证,将大柴胡汤看作是小柴胡汤(去人参、炙甘草)合半个大承气汤(大*、枳实)而成,具有和解少阳、通泻阳明的作用。

《伤寒赞论》曰:“此汤治少阳经邪渐入阳明之腑,……而加芍药枳实大*之沉降,以涤除热滞也。”汤中大*与他药同煎、去滓再煎,煎煮时间长,其荡涤之性大减,因此,汪讱庵认为是“表里皆治,下之缓剂也”。大柴胡汤的泻下作用似与张仲景所提的少阳禁下及“伤寒呕多,虽有阳明证,不可下也”的禁忌相左,其实不然,大柴胡汤之呕吐的发生机理为少阳枢机不利和阳明腑实、胃失和降两个方面所致,二者并重。

根据《金匮要略》“视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即愈”的原则,应予以和解少阳,通下热结,枢机开、胃气和降而病解。正如《医方集解》所言:“少阳固不可下,然兼阴明腑实则当下。”此案正和少阳枢机不利,阳明腑实结聚。和解少阳,通下里实,效如桴鼓。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shaoa.com/bscd/136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