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皮枫斗,手工艺之光文化
在铁皮石斛渐渐被世人熟知的背后,人们不会忘记,那些曾经以此为生的传统手工艺人。在业界,他们还有着一个共同的名字——药工。 半夏鱼鳞片、*柏骨牌片、厚朴指甲片、肉桂薄肚片……也许在旁人看来,这些奇形怪状的中药材只不过是药店里整齐码放的商品而已,然而在它们的背后,却体现了高超的传统医药手工技术。虽然在时间的长河里,古老手艺的传承终究无法抵挡现代科技前进的步伐,但值得庆幸的是,铁皮枫斗,这个历史悠久的中药材,它的故事仍然在继续。 加工药材是一种技艺 不仅影响着外形,还关乎药效 药材从地里被采收到市面上销售,其中有很重要的一环便是加工,更准确地说,应当称为炮制或修治。各种药材,由于质地、成分以及用途的差异,被老药工切成花样众多、厚薄适度的形态。在全国闻名的药都樟树还流传着“白芍飞上天,茯苓不见边,川芎蝴蝶双飞片,麦冬三刀成勺片”这样一句话。老药工抓起一把刚刚切好的白芍片,放在唇边轻轻一吹,薄如蝉翼的白芍切片,立刻像春风里的梨花一样,漫空飞舞,煞是好看。不过,如今这门绝活,许多已经被现代机械的自动化所取代。 关于药材为什么要加工,这个问题在古医书中可以找到答案,如除去杂质、便于保存、减少*副作用等。在我国 部炮制专著《雷公炮炙论》中,就记载了蒸、煮、炒、焙、炙、炮、煅、飞等常用方法。可以说,加工药材的工艺是否娴熟老练,不仅是作为评价药材优略的鉴别依据,也是能发挥药效的重要评判标准。 铁皮枫斗 跳动在指尖上的艺术珍品 铁皮石斛是如今市面上十分流行的养生珍品,却只有很少人知道铁皮枫斗就是铁皮石斛,只不过一个是干品,一个是鲜品。现代人追求绿色原生态,因此新鲜的铁皮石斛也让人更加信服。实际上,为了方面储存与运输,古人更多是食用其干品铁皮枫斗。 每当秋天枫叶红了,就是一年一度加工铁皮枫斗之时。老药工们从祖辈那里沿袭了这门手艺,并将之作为养家的经济来源。一名手艺好的药工,全年只需工作短短几个月,年收入就可以达到十至二十万元。当然,要做好这项手工活可绝不简单。 铁皮枫斗的加工过程复杂且耗时长,大致可以分为整理、烘焙、卷曲、加箍、干燥、成型六个个步骤。其中,选材环节就非常考验药工的眼力,必须是脂膏丰富的优质新鲜铁皮石斛茎条,同时清洗、去掉杂质和叶子,这样才能做出上乘的铁皮枫斗。接下来的烘焙,则需要充分掌握火候以及时间,以炭火微醺至茎条软化为佳。而卷曲、加箍应该说是加工铁皮枫斗的重头戏,如何卷出漂亮的螺旋纹,并且将其用牛皮纸固定,决定了铁皮枫斗的形态特征。 在行业内,铁皮枫斗 品有“龙头凤尾”之称。上个世纪的东南亚市场,“龙头凤尾”曾经一度高至50万元∕公斤。现今,铁皮枫斗的传统加工技艺,已经被收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如今,在各大药店里,铁皮枫斗的身影越来越常见,但绝大多数都是伪品。那么应该如何辨别呢?“可以从看、闻、拉、嚼四个方面来鉴别,最重要的一点是嚼,根据口感来判定。真正的铁皮枫斗,非常粘牙,无异味,几乎没有渣。”据龙石山铁皮石斛科普馆的馆长介绍,“市面上铁皮枫斗鱼龙混杂,如果市民难以判定的话, 还是选择专业的大品牌购买,比如龙石山品牌。” 也许,对于养生爱好者来说,铁皮枫斗早已经不是秋天与老鸭一同煲汤的简单食材,更重要的是,它已经变成了一种值得收藏的艺术珍品。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shaoa.com/bscd/1216.html
- 上一篇文章: 中医养生春花丛中寻养生
- 下一篇文章: 静益学堂每周学一味中药柴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