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学一方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北京看皮肤科的好医院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906/6508755.html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伤寒论》 [组成用法] 茯苓20~30g、桂枝10~15g、炙甘草3~6g、大枣15枚。水煎温服,每日三次。 [方证] 1.脐下悸动,或胸中窒闷不畅、心悸,或腹中痛。 2.眩晕、呕吐,或小便不利、胃内有振水声。 3.少腹部拘急,舌淡胖,苔白滑。 [现代应用] 1.以动悸、气上冲等精神神经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如癔病、神经衰弱、心血管神经官能症、腹主动脉瘤、奔豚病等。 2.包含“腹中有物上冲胸”的症状,表现为呕吐、腹痛的疾病,如慢性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消化不良、胃肠道功能紊乱、胃液分泌过多等。 3.其他方面:失眠、耳源性眩晕、妇女更年期综合征、心源性水肿等。 [经验] 例:一患者,患奔豚证(奔豚病是以阵发性地自觉有一股气从少腹上冲至胸或咽喉,气息急迫,痛苦万分,犹如欲死之状为特征的—种疾病),发作时气从少腹往卜冲逆,至心胸则悸烦不安,胸满憋气,呼吸不利,并见头身汗出。每天发作两三次,小便短少不利,有排尿不尽之感。舌质淡,苔水滑,脉沉弦无力。方用茯苓30g、桂枝12g、大枣15枚、炙甘草10g。服用两剂,则小便畅,奔豚气不再发作(《经方临证指南》,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除了这些表现外,奔豚病发作时还可表现为胃部、腹部的痉挛性剧痛,这种情况下用本方效果依然明显。如陈宝田治疗 例:一女性患者,因体弱感寒,开始呈阵发性腹痛,痛时无固定压痛点,继而从少腹如拳大的痛气上冲于胃脘,其痛难忍。患者咬牙闭目,紧皱眉头,紧握两拳,呼吸俱停,手足发凉约持续3~5分钟,经常发作。西医诊断为“胃肠痉挛,癔病”。投苓桂枣甘汤合桂枝加桂汤,2剂痛止,再投3剂以善其后。追踪1年多未复发(《经方的临床应用》,广东科技出版社,)。 例:一男子,身体瘦高,久患胃病。大约每年发作一次剧烈胃痉挛。偶然胃痉挛发作,胃急痛,闷乱而上逆呕吐,用药2—3次无效,苦于难忍如死之境,服苓桂枣甘汤而愈(《古方药囊》)。此外,苓桂枣甘汤加味尚能治疗眩晕。金慎之常用本方配伍夏枯草、钩藤等清热乎肝药治疗痰饮眩晕(耳源性眩晕),多能收到近期疗效(浙江中医杂志,;5:)。 例:顾某,男,63岁,年7月8日来诊。脐下动悸,其势下趋,时轻时剧,日夜不休,甚则影响入睡,如此已2月。精神疲惫,颇为叫苦。脉弦虚滑,舌苔淡*边有齿印,此为气血流行失畅,郁而求伸,因而脐下悸动。加味苓桂甘草汤:茯苓15g,桂枝6g,炒白术10g,炙甘草5g,大枣15枚,夜交藤30g,紫丹参15g,合欢皮12g,龙牡各30g,服药3剂,病愈十分之二。改方:茯苓18g,桂枝9g,炒白术10g,炙甘草6g,大枣20枚,龙牡各30g,准小麦30g,百合12g,生地12g,3剂脐下动悸完全消失,安然入睡已3夜矣。谁知停药后,又见小有发作,遂于7月18日再次就诊。自诉药后病情大有好转,但未见巩固。询之口不干,足见本方对证,效不变方,5剂而愈,1年后随访未复发。 [点睛] 1.发汗后,其人脐下悸,欲作奔脬,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i之。(65) 2.发汗后,脐下悸者,投仲奔豚,茯苓桂枝甘苹大枣汤主之。(《金匮要咯》第八篇第四条) 茯苓半斤、桂枝四两(去皮)、甘草;两(炙)、大枣十五枚(掰)。 上四味,以甘澜水一斗,先煮茯苓,减二升,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版权声明:我们注重分享 图文来源:网络 版权归作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图片 网络 请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shaoa.com/bscd/10895.html
- 上一篇文章: 伤寒论方解22桂枝加芍药汤桂枝加大
- 下一篇文章: 收藏常见中草药的英语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