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三朝看牡丹,立夏三朝看芍药。微风吹来,花朵随风摇曳,芳香馥郁,放眼望去,此起彼伏,美不胜收。每年4月上旬到5月中旬,新源县芍药花次第绽放,吸引不少游客驻足。

5月13日,在别斯托别乡喀拉苏村芍药种植基地,正上演数万株芍药争相开放的美丽盛事,各色花朵镶嵌在绿叶之中,微风拂过,轻轻浅浅的幽香夹杂着泥土的芬芳沁人心脾,在这里可以真切的感受到人在花间走,沁染满身香。

时下,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更多的群众愿意走出家门,亲近自然,乡村踏青赏花游是不错的选择。芍药花引人入胜的不仅仅是花姿卓越,更重要的是芍药有着悠久的历史、也是诗文中的娇者。据载,芍药花是中国的传统名花,也是我国栽培历史最悠久的花卉之一。历代诗文中,芍药是“别离”和“多情”的象征,是当之无愧的“中国情花”。古代男女交往,以芍药互赠,表达结情之约或惜别之情,故又称“将离草”。有花有景,还有好寓意,自然就凝聚了游客的目光。

“趁着早晨光线好,我来拍拍晨光中的芍药。”摄影爱好者杜伟说。经过巧妙的构思和取景,杜先生的镜头下,一簇簇洁白的芍药在蓝天的映衬下,对比鲜明,清新可人;玫红的或怒放或含苞待放,在一丛丛绿叶的衬托下,格外鲜艳明丽。据花田老板介绍,最多的一天,亩的基地接纳了多位游客,为了疫情防控的需要,基地也按照相关要求严格控制接纳游客的数量。

芍药不仅是一种名贵的观赏花卉,更是常用的中药材。近年来,新源县按照以农造景,以景带旅,农旅融合的发展理念,整合各种资源,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充分发挥芍药花的独特观赏性,以花为媒,通过成立新源县超前特色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吸纳59户群众成为社员,发展芍药特色种植,为农民增收致富开辟新路子。

今年,张玉秋的亩芍药给她带来了可观的收入,这几天几乎每天都有-0元的收入,前来赏花的游客也是络绎不绝。据她测算,这20多天的花期预期有10万元左右的收益。除此之外,这些芍药也到了收获期,预计每亩可产鲜品3吨左右,按目前市场行情,新鲜白芍每公斤的收购价在3.5—4.5元,除去各类成本每亩收入近万元。在张玉秋眼里这是“钱”景广阔的万元田。

据了解,新源县现有芍药种植面积达多亩,有59户种植户,其中贫困户15户,芍药的种植在实现旅游收入价值的同时,也在药材种植上获得丰厚收益,真正实现了“双丰收”。

新源县融媒体中心董国梅别斯托别乡波拉提供稿

编辑:袁辉责编:张洁审核:冯金坡刘春香

投稿邮箱:

qq.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shaoa.com/bszz/53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