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疗微信群 http://www.guanxxg.com/news/roll/1563799.html

来源:中国中药杂志

民间有一句俗语,“气大伤身”,是说过于生气或者长期处于生气的状态,就会影响身体,甚至生病。

这也很符合中医中讲的“怒伤肝”,不管是生闷气而独自闷闷不乐,还是暴怒而与人争执不休,都会影响到具有调畅情志的肝。

肝作为调畅人体气机的枢纽,一旦肝气郁滞,气机不通畅,则会影响其他脏腑的功能。

暴怒会影响肝藏血的功能,使气血逆乱,常常会有一股热流轰一下子向胸部或者头部涌上来,大多会出现血压升高、头昏脑胀、面红耳赤。

闷闷不乐则会肝气郁滞,郁久化热,出现头痛、胁肋脘腹疼痛等症状。我一般用金铃子散,这个两味药的小方子来舒肝清热,行气止痛。

金铃子散

金铃子散出自《太平圣惠方》“主治热厥心痛,或作或止,久不愈者”。

说明金铃子散本来是治疗心胸痛的,现在大多用于肝郁化火、肝气郁结、脾胃气滞、肝胃不和等引起的胸、脘、腹、胁痛以及痛经等痛症。

生气则导致肝气郁结于体内,时间长了,郁滞不通则出现热症。多表现为: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

气血运行不畅,局部不通畅,且气血不能营养身体其他部位,不通则痛,不荣则痛,因此出现各种疼痛;随着情绪变化而起伏。治宜疏肝清热,活血止痛。

本方由金铃子、延胡索两味中药1比1组成,磨成细末,用酒或开水送服。应用时也可以采用汤剂的形式。

方解

中医认为疼痛的原因包括人体内气血、痰湿等瘀滞不通和缺乏营养两种情况。

这便是我们常说的“不通则痛与不容则痛”。金铃子散主要针对于第一种情况。当气机阻滞于身体时,不能帮助并推动血液循环于全身,导致血液瘀滞,因而出现疼痛的症状。

金铃子散中包含金铃子和延胡索两味中药。

其中金铃子又称为川楝子,具有疏通肝经气血,行气止痛的作用。它可以使人体内的气机通畅,散开淤堵于某个部位的气,从而具有止痛的作用。

延胡索又称为元胡,具有行气活血,化瘀止痛的功效。

本方中金铃子性寒,善于清泻肝经火邪,玄胡索性温,长于行气活血,增加金铃子止痛的作用。二药同用使气行血畅,疼痛自止。

慢性胆囊炎临床应用

慢性胆囊炎是胆道梗阻、胆汁淤积等原因引起感染,反复发作的炎症。中医将其归属为“胁痛”,多有右胁肋部疼痛,口苦,伴急躁易怒,心烦失眠等症状。

从经脉上讲,肝胆两条经脉的走行都会路过两侧胁肋部,可以看出,胁痛与肝胆有关。

肝郁气滞、肝胆湿热、肝胆火盛、肝肾阴亏都可以导致胁痛的出现。金铃子散可以疏肝清热,行气止痛。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金铃子散具有抗炎镇痛的作用。值得一提的是,川楝子可以增加胆囊运动,促进胆汁排出,加速肠道蠕动。因此,金铃子散治疗慢性胆囊炎疗效显著。

若右胁肋部胀痛重者,伴口苦,加柴胡、郁金1、白芍;

若伴多汗,大便质黏,小便色黄,加茵陈、金钱草、鸡内金;

若伴头晕目眩,腰膝酸软加牛膝、天麻、钩藤。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shaoa.com/bsgx/164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