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价格再创新高中特估下,中药还有
今年以来,虽然整个医药行业遭到回调,但中药板块却逆势上涨,在医药板块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太极集团、达仁堂、昆药集团、九芝堂、江中药业等近10只中药股年内涨幅一度超过50%,其中,太极集团一度涨超%频频创下历史新高。 中药股表现强势,背后原因是多元的,政策利好、业绩支撑、“中特估”下的估值重构……多重因素助推中药股股价向上。不过,今年以来,上游中药材也是持续涨价,哪些因素导致药材价格持续暴涨?这一轮药材行情能否持续?对中药股又会产生何种影响? 中药材价格创历史新高 据中药材天地网,截至6月18日,中药材综合指数报.32,年内涨幅超25%,较去年同期涨超35%,创历史新高。 数据来源:中药材天地网 构成指数的个千吨级以上大宗品种里,约52%同比去年同期上涨,20%同比持平。从具体品类来看,常见中药材当归、三七、白术、甘草、栀子等价格涨幅居前。 其中,当归市场价格突破元/公斤,近一月涨幅高达75%;三七和白术的月涨幅也超过60%。此外,珍稀中药材的涨幅也引人注目,年天然牛黄价格是50万元/公斤至60万元/公斤,而近期天然牛黄的市场价格已突破万元/公斤。 事实上,按照中药材往年行情,5月以来天气渐热,是传统用药淡季来临的时候,但今年除了热点品种在5月有强力支撑外,还有一些前期在犹豫的企业和用药单位,对未来预期有担忧,害怕成本再度被抬升,开始进行备货,进而使得价格再进一步被抬高。 往后看,6月份,淡季不淡的情况恐怕还会延续,一方面是因为相关机构对今年天气的预期依然不太乐观,部分区域高温、干旱和洪涝等因素可能还会突发;再一方面是,今年流通商家群体的高亢奋性,使得资金面异常活跃,预计6月份中药材价格整体将保持高位震荡。 五大因素助推中药材暴涨 中药材行业中常有“三年小周期,十年大周期”的说法。 在中药材天地网指数监控期内,中药材价格指数曾在9-年,发生过超过点的最大涨幅。本轮行情爬升启动时间可追溯至年8月,目前已经接近三年的持续上扬,本轮涨幅已逼近点。 回顾此轮中药材行情,内外因共振的情况下,有五个关键因素。 其一,供应收紧(内因)。①部分中药材此前多年维持低价,因收益过低被放弃栽种,导致供应减少,如牡丹皮。②疫情期间流通不畅阻挠了需求,进而逆向影响了种植生产积极性,代表多是药食两用品种,如党参。③受高温、干旱、大雨等灾害天气影响,部分中药材确实有减产,如当归。 其二,需求放量(内因)。①中药在抗疫上表现亮眼,需求有所提振,代表药企的营收数据提升亮眼,华润三九、同仁堂、以岭药业、步长制药等业绩均有提升。②疫后经济与消费复苏,以药食同源为代表的中药材消费需求也有复苏,拉动行情,如孜然、高良姜等香料类品种,当归、党参等汤料类品种。 其三,物价成本(内因)。生产资料和人力成本是连年上涨的,部分品种生产成本涨幅达三成以上,如川芎,年采收雇工价元/天,年升至元/天,生产资料和人力两大关键成本的增长对中药材行情的抬升明显。此外,由于种植技术、采集来源等因素,中药材的供应量无法跟上需求的增长速度,难以回到上一轮行情的历史低价。 其四,市场流通异常活跃(外因)。随着行情的火热,以白术、白芍等为代表的大宗中药材价格高涨,市场流通异常活跃,理性的交易与非理性的交易交织,跟风购买氛围强,也有部分企业进行战略采购,进一步托底行情。 其五,热钱助推(外因)。在货币宽松政策的环境下,中药材行业积蓄了一定规模的资金,过去这些资金分散在其他收益渠道,市场交易火爆、行情高企,部分资金往产业回流,热钱在中药材流通领域集聚,对行情再次进行抬高。 对成药企业有何影响?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中药材涨价,同样有利有弊。 一方医院或者药企来说是很大的挑战,药材供不应求,成本端压力骤增。 但另一方面,中药材涨价表明了中医药市场在近几年的业绩突出,表现良好,逐渐受到各界人士的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shaoa.com/bsgx/15995.html
- 上一篇文章: 药材种植被称为懒人的药材,需求量大,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