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医四十载,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有人一直在吃药,却不知为何吃药。

现在高血压很常见,但形成的原因却各有不同。那么有一种高血压患者,经常感觉头晕,烦躁,焦虑,腰膝酸软、耳鸣等。

其实这是一种肝肾亏虚的表现,说白了就体内阴液不足了。为什么会不足呢?中医上讲“肝肾同源”,肝主木,容易着火;肾主水,要用肾阴制约肝阳,不容易着火发炎。同时肝阳也制衡着肾水,使身体不至于太过寒冷。而当肾阴不足时,难以约束肝阳,就容易出现肝阳上亢。

不受制约的肝阳越来越亢奋,形成肝风,把气血都吹到头上去,从而导致眩晕。由此,中医上常把高血压归为“眩晕”的范畴。

针对此类高血压,中医大家们早有研究。著名近现代医学泰斗张锡纯有一著名的方子,叫作镇肝熄风汤,具有镇肝熄风、滋阴潜阳的功效。

之前我有一个患者,常年高血压,吃了很多降压药都未有效果,经常头晕脑胀、失眠,腰膝酸软,烦躁等。

我仔细观察了他的舌象和脉象,发现其舌质红绛,脉象弦长有力,这是肝阳上亢、风阳上扰的典型表现。

结合整体情况,我决定采用镇肝熄风汤进行治疗。

组成:牛膝、代赭石、生龙骨、生牡蛎、生龟板、生白芍、元参、天冬、川楝子、生麦芽、茵陈、甘草。

我跟患者解释道:“你的症状属于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治疗的关键在于平肝潜阳、熄风止痉。镇肝熄风汤正是针对这一病机而设,它能够帮助你平息肝阳,使血压恢复正常。”

他按照我的嘱咐,连续服用了数剂镇肝熄风汤。令人惊喜的是,他的头晕、头痛等症状逐渐减轻,血压也逐渐稳定在正常范围内。

这其中是什么道理呢?

镇肝熄风汤是中医经典方剂,主要用于治疗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所致的高血压病。

方中重用了生麦芽,我们都很熟悉它归肝经,可以疏肝行气,使肝条达,不再郁结恼怒,肝阳自然就会平息下来。再加上一些镇肝滋阴的药材,肝阳自然不会再上亢。

怀牛膝引血下行,折其阳亢,并能滋养肝肾;代赭石、龙骨、牡蛎潜阳降逆,镇肝熄风;白芍、玄参、天冬滋阴清热,柔肝熄风;川楝子、茵陈疏肝理气,清泄肝热;甘草调和诸药。

这样一来,问题自然就得到解决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shaoa.com/bsgx/157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