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案例:

许先生,男,55岁,7月28日来我门诊就诊,患上糖尿病有10多年,高血压15年有余。舌黯红,苔黄厚腻,脉沉弦。有口干多饮,小便略艰涩余,性功能障碍,自述近4月体重下降4kg,无其他不适感。

自测血糖:空腹5.8,餐后未测;昨日体检报告未出。

朱教授望其面色红润,而手足冰冷,寸口脉寸脉浮弦数而涩,结合四诊合参,直指患者心脏冠脉很可能严重阻碍,实乃定时炸弹。

中医辨证为少阴心肾阳虚、血脉瘀阻、寒热错杂、阴盛格阳于上。而血糖控制基本达标,不是主要问题。嘱病友应尽快行冠脉CT检查,并开出寒温并用、扶正祛邪、收藏阳气的中药方,回家调服。

开方:干姜15g、苍术15g、红参片15g、炙甘草10g、桂枝15g、麻黄10g、细辛6g、黄芪45g、酒萸肉45g、白芍15g、生石膏0g、苦杏仁15g、桔梗10g、黄连片10g、法半夏15g、瓜萎皮15g、荆芥穗15g、滑石(包煎)0g;

共5剂,每日1剂,煎煮两次,每次水煎煮为-00ml,分两次温服。

?患者遵循医嘱于外院做了冠状动脉CTA检查:结果显示:冠心病(单支病变);左前降支近、中段弥漫性混合斑块(以非钙化斑块为主),管腔重度狭窄(70%~99%);远段显影浅淡;右冠状动脉中段局部显影中断。

医生建议以免病情加重,需及时干预。于8月8日在外院住院,8月15日放支架,一个成功,一个未成功,现已出院。

?许先生表示,幸亏医生发现的及时,去做了冠脉CT检查,不然后果不堪设想,特前来感谢。

?在现代社会,人老不是先老腿,而是先老血管,特别是糖尿病患者,据数据显示,糖尿病患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比例高达1/,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是一般人的2~4倍,我国冠心病患者中糖尿病患病率约为52.9%。

冠心病的全称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对于中医来说,冠心病是一种痹症,医书称之为胸痹。痹者,阻塞不通也,不通则痛,而心血管的不通,不仅会痛,还会要命。中医早在两千年前的《金匮要略》已经记载了胸痹、心悸的病理原因、治疗方案。

其实,冠状动脉就是从心脏出来的大血管,这些血管会分布在心脏的上方,就像皇冠一样,所以被称为“冠状动脉”。如果冠状动脉里面的血液正常运行,就像河道里面的水流一样,自上而下川流不息,心脏是不会生病的。

而动脉粥样硬化是形容动脉里的血液,由于一些代谢障碍的垃圾、斑块堵塞,导致动脉壁增厚变硬、血管狭窄,血液流通速度变慢变缓。

就像我们煮粥,一些黏糊糊的粥浆附着在锅盖上,我们的血管当中也会出现粥样的硬化,像被稠米汤糊住了一样,寸步难行。

血管的堵塞是一个很缓慢的过程,早期轻微的患者一般没有十分明显的症状。

当堵塞发生到一定程度,就会阻碍到血液的流动,患者会出现心口疼痛等症状。

一般来讲,冠状动脉当中堵了50%以上,就可以确诊为冠心病了,此时就会影响到心脏的供血,容易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梗,危及生命。

无论轻重,冠心病都是一件需要十分重视的事,越早干预越好。

?有人问:患上冠心病,一定要放支架吗?

支架在市面上最便宜的都要2万到万元,很多家庭都无法承担其昂贵的费用。但其实,中医在治疗冠心病非常有优势,它不但局部的治疗病邪,而且还能全身调理证候,整体恢复脏器的功能,恢复机体正常运转。

?痹症的发生,其病机在于心血瘀阻,血管痹阻不通!

中医认为,痹症的发生,多与寒邪内侵、饮食失调、情志失节、劳倦内伤、年迈体虚等因素有关。其病机有虚实两方面,实为寒凝、气滞、痰浊,痹阻胸阳,阻滞心脉;虚为气虚、阴伤、阳衰,肺、脾、肝、肾亏虚,心脉失养。

在现实当中,很多人的发病过程,大多是因实致虚,亦有因虚致实者。只有辨证清楚,才能瞄准其造成瘀滞的根本,把瘀堵、附着在血管里的斑块、垃圾,都清理掉,恢复动脉血管正常的血液供应。

有任何关于糖尿病的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我免费为你提供治疗方案。

大家好,我是朱章志,有40余年的从业经验,临床上擅长运用中西结合来治疗糖尿病,从事治疗疑难病症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尤其以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中医药防治为重点。做好传播及科普糖尿病相关工作,从源头杜绝及防治糖尿病的发生和延缓进展。

声明: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重在交流分享,非商用,若有侵权请留言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shaoa.com/bsgx/15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