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芍、赤芍均为来源于芍药属的常用中药,所含化学成分类似,但含量比例不同;药理活性相似,但作用强度不同。中医学对其功效的描述各有偏重,在中医临床应用上他们有明显的区别。探索比较白芍和赤芍药材各方面的共性与差异,对有效控制白芍、赤芍药材质量和确保药物临床疗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综述了二味药材在来源、中医功能主治、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等各方面的异同,旨在为临床更好地应用白芍、赤芍提供科学依据。芍药作为药用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在我国东汉名医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一书收载的个方剂中,有芍药的就有31个,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均有所用。芍药分赤白始于南北朝,但当时并未在药用时真正区分,其药用资源均来源于多种芍药属的野生植物?。宋代以根的颜色划分赤芍与白芍,元朝至清代以花的颜色为划分依据,近代则以是否栽培以及加工方法等为依据。从古代医家对二味药材的应用来看,《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中的方剂分别使用白芍、赤芍已很普遍删。此后的本草论著对白芍、赤芍的功效主治、加工炮制、分布栽培、临床运用等均予以区别,并有详尽记载。白芍、赤芍分用一直沿袭至现代,在历版《中国药典》中,它们亦被分列为不同的中药。作为传统常用中药材,白芍和赤芍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及临床应用很早就受到人们的







































北京那家医院治白癜风
刘云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ishaoa.com/bsgx/101.html